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113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試題特色-【英文】

一、前言

113 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英文考科(簡稱「學測英文」) 111 學測、112 學測試卷架構,從內容取材、著重的面向,以及難易度的設定,都有共通之處,如選文主題廣泛、重視閱讀素養以及貼近生活情境等,整體而言,難易適中且具鑑別度。

如同 108 課綱的英語文領綱內容所列的學習表現與素養,113 學測英文試題呼應領綱強調第五階段,學習者在閱讀方面可應用閱讀技巧與篇章知識於廣泛閱讀中,也包括對語言能力的「讀」與「寫」(含讀寫綜合應用能力),以及「文化理解」與「邏輯思考、判斷與創造力」等多個面向指標的評量。

二、試題特色

113 學測試題的取材,從來源、內容、主題三個方面來分析,皆呼應新課綱精神,並呈現以下特色:

(一)取材來源廣泛多元

1.題材來源廣泛

本次試題選文來源大多來自網路文章或新聞報導等,搭配不同題型與測驗目標,將數篇資訊裁剪、濃縮、融合後,進行改寫,產出符合測驗目標的文章,但仍保留原文新知內涵,足見命題用心。選材涵蓋面相則廣泛多元,包含商業經營、歷史發展、人文關懷、運動醫療、科普新知、環境資源、動物行為等,內容兼具知識性及趣味性,可讀性相當高。

2.兼具人文關懷與科學素養

從內容來看,選文屬性兼顧人文與科學的面向。人文方面,包括英國在鬧鐘普及前負責叫顧客起床的人力鬧鐘(human alarm)、日本 311 震災後出現助人走出悲慟的風中電話(wind phone)、畫家Thomas Moran如何促成美國黃石國家國家公園(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設立等。科學方面,取材包括了受傷後不能運動的迷思、魔鬼粘(Velcro)的發明與發展、冰島 100% Fish計畫與環境資源利用、群居動物(如jackdawsturtle ants)如何發揮集體智慧應對危機等。

3.貼近生活與豐富新知

從題材主題來看,不論是人文或是科學的屬性,都貼近日常生活,也有很多新知軼聞,題材多樣。以詞彙題為例,試題題幹的情境有身材保持、觀賞日出、公車到站、天氣溼熱、兵役義務、搶奪功勞、呼籲捐血等,符合生活化情境的素養導向命題精神。非選擇題的語境也與生活習習相關,中譯英主題切合時事,內容是選舉期間政治人物走訪各地廟宇有關;英文作文則請考生發想如何借助機器人小幫手之力,解決青少年經常遭遇的問題。

自上述三點來看,113 學測試題落實英語文領綱所強調,學習者應能以英語文「閱讀不同體裁、不同主題的文章」(學習表現3-V-11),體現英語文廣泛閱讀的重要性。

(二)試題內容重視閱讀素養

113 學測延續 111 學年度起學測試卷架構,包含:詞彙題、綜合測驗、文意選填、篇章結構、閱讀測驗、混合題、中譯英與英文作文,評量素養導向閱讀理解與讀寫綜合應用等能力,呼應英語文領綱所列相關學習表現。

1.重視長篇閱讀,呼應課綱重視閱讀素養理念

113 學測延續過去命題精神,重視長篇閱讀理解。文意選填、篇章結構、閱讀測驗、混合題文章字數皆為 300 字以上長文,評量考生是否熟悉閱讀技巧,進行長篇文章之分析、整合、比較與判斷等閱讀能力。

2.混合題型突破選擇題型的命題框架

混合題提升評量層次,以評量考生英語文讀寫綜合能力為命題重點,包含「能針對各類選文,以口語或書面回答相關問題」(學習表現5-V-4)與「能以適切的英語文說出或寫出談話或短文的摘要」(學習表現5-V-12)。以113學測為例,分別在混合題第 47-48 題、第 50 題評量考生能否掌握讀寫綜合應用能力。除此之外,混合題型也評量邏輯思考判斷能力。本次試題以跨文本兩篇短文形式呈現,考生閱讀後應能進行比較、分析與推論(學習表現9-V-1),才可正確作答第 49 題。

(三)測驗目標著重閱讀技巧、篇章功能、文化理解與邏輯創意思考

從試題的測驗目標探究,可以解讀此次學科能力測驗的重點方向包含:1.著重閱讀技巧的運用;2.著重篇章功能的應用;3.著重邏輯思考與創造力的發揮。

1.著重閱讀技巧的運用

由各大題的評量目標,可見熟悉各種閱讀技巧的重要性,考生必須「能利用字詞結構、上下文意、句型結構及篇章組織推測字詞意義或句子內容」、「能熟悉各種閱讀技巧(如擷取大意、推敲文意、預測後續文意)進行快速閱讀並有效運用於廣泛閱讀中」、「能從圖書、圖示或上下文,猜測字義或推論文意」與「能分析及判斷文章內容,了解敘述者的觀點、態度與寫作目的」。這些目標正是 108 課綱在第五階段的學習表現中所強調的閱讀素養指標(學習表現3-V-123-V-15)。

2.著重篇章功能的應用

篇章功能的概念應用是課綱強調的重點,也是學測考試的重要評量目標。 以文意選填題型為例,文章主題與死亡有關,文中有許多字詞指稱死者,卻鮮少重複,即是應用篇章中強調的詞彙聯結(lexical cohesion)。第 21 題評量考生能否掌握此概念,閱讀上下文後選出符合語意的字詞。再以篇章結構第 31 題為例,本題位在第二段第一句,評量考生能否掌握段落主題句(topic sentence)的篇章功能:段落主題句不僅啟下揭示段落主旨之外,也可能具備承上接續前一段功能。第 31 題考生須先理解文章第一、二段文意,再從選項找出適合承上啟下的句子當作段落主題句。除了單詞與句子的篇章應用,也有評量全文組織架構試題,例如:閱讀測驗第 46 題考生須閱讀題幹所提供的一個句子,判斷可作為哪一段的總結,考生如能掌握段落大意,即可正確作答。

除了上述篇章評量目標,其他還包括全文主旨句(thesis statement)、主題句與細節之間的關係、細節與細節之間的關係、從上下語境判讀指代詞或詞組等。以上這些目標,分散在不同題型進行評量,包括綜合測驗、文意選填、篇章結構、閱讀測驗、混合題,處處呼應課綱重視篇章功能的閱讀能力,對於篇章教學與學習能產生正面的回沖效應。

3.著重邏輯思考與創造力的發揮

113 學測英文作文題目為引導式的看圖寫作,內容有關青少年如何善用機器人小幫手,解決生活中常面對的困擾與挑戰(First HeartbreakCaring What Others ThinkMood Swings),考生須根據作答提示,寫一篇英文作文。文分兩段,第一段說明最想解決哪一個問題,並解釋原因。第二段說明希望這個機器人小幫手具備什麼特質或能力、可以如何一起分工合作來解決此問題。主題貼近考生的生活經驗,但能否寫出符合主題、語意連貫且組織完整的段落,說明想解決的問題跟機器人小幫手具備的特質以及如何分工合作解決問題,考驗考生文字駕馭能力,也評量考生是否有足夠的創意與邏輯思考能力。

(四)整卷難易適中,有鑑別度,能有效區分不同能力群考生

整份試題標的詞彙基本符合大考中心詞彙表一至五級字詞(約占 85%),句法結構屬高中常見,不為難學生;文章連貫性佳、內容易讀,作答訊息充足。整卷試題難易適中,難度配置上有難有易,對於不同能力群考生具鑑別效果,對選才端具參考作用。

以閱讀測驗第 35 題為例,選文第一、二段提供充足作答線索,考生若能結合圖示理解文章內容,即可選出正確答案;試題難度屬於容易(P=81%),整體鑑別度佳(D=0.46),對於後 20%考生具鑑別(D4=0.40)。詞彙題第 3 due,試題屬於困難(P=23%);選項皆發揮誘答力,其中高分組考生誤選選項(C) bound與選項(D) docked分別為 28% 31%。由此可見,考生若未能充分區分字詞的語意及其使用情境的差異,恐不易選出正確答案,本題對於前 20%考生較具鑑別(D1=0.10)。第 49 題,考生閱讀兩則短文後須進行比較、分析、整合,方能選出多選題正確答案,難度中等(P=57%),整體鑑別度佳(D=0.61),具鑑別各種能力群考生能力。

三、回饋高中的教與學

從教學的角度來分析 113 學測英文試題,教師必須理解 108 課綱重視素養導向學習的精神,予以調整課堂上的教學與評量,幫助學生學習。在此提供以下幾點參考:

(一)培養學生素養導向閱讀理解

113 學測英文試題自文意選填起,每篇都是文長 300 字以上的選文,因此如何幫助學生有效學習閱讀技巧與篇章知識,應用於廣泛閱讀,仰賴教師引導教學。建議教師可先參閱英語文領綱第五學習階段所列相關學習表現,思考預定培養學生的閱讀目標。接著,教師可思考這些閱讀目標,如何轉化成閱讀技巧在課堂落實。最容易上手的方式,就是透過各校選用的英文教科書。教師可先針對每一課內容,思考適合融入哪些閱讀技巧(例如:擷取大意、預測後續文意、猜測字義等),於課堂中透過教師提問,提供機會供學生反覆練習、內化所學,使學生未來得以應用在廣泛閱讀。

篇章知識也不是漫無章法、隨機介紹,而是有系統地透過教師引導與學生持斷練習,使學生得以深化應用。教師可先思考各課內容適合介紹的篇章知識,包含語法關聯性(cohesion,如:代名詞、指示詞、同反義字、連貫標記等)或語意連貫性(coherence,如:全文組織、段落架構、文章主旨、段落主旨與細節、細節與細節之間的關係等),使學生不斷透過教師介紹與相關文本練習,日積月累內化篇章知識,未來在閱讀時不但能迅速理解文本意旨,寫作時也能根據對文章結構與發展脈絡的理解,產出一篇主題明確且具連貫性的短文。以 113 學測試題為例,文意選填第 21 題評量詞彙聯結的篇章應用,在現行各版本教科書即可找到適合的選文於課堂中引導練習。

最後提醒老師們,儘管現行各版本教科書都附有閱讀技巧或篇章概念的單元活動,但學生掌握知識應用並非一蹴可幾,還是仰賴教師不斷透過教材或其他課堂活動訓練學生,長期下來學生才會將這些知識內化成自己的基本功,進行廣泛閱讀。

(二)培養學生閱讀深度與廣度

每年學測英文試題取材均十分多元,足見拓展學生閱讀素材與視野的重要性。例如今年的學測試題,從亞洲日本風中電話的設立(文意選填第 21 30 題)到北歐冰島 100% Fish 與全球海洋永續資源利用(閱讀測驗第 43 46 題),都可以看得出文章主題與地區性的廣泛。因此教師除了透過英文教科書幫助學生奠定詞彙、語法、閱讀技巧、篇章知識基本功,也要培養學生英語文閱讀深度與廣度,現行高中普遍指定學生閱讀英文學習雜誌,就是一種常見的方式。教師也可從教科書出發,視學生語言程度,提供廣泛真實文本(authentic material),例如:期刊、雜誌、新聞、各類網站資源、科學教材、文史哲文章等,進行相關延伸閱讀、主題探究、跨域學習,也同時擴展對「文化理解」面向的加深加廣。最重要的是,教師可藉此引導學生,將英語文當作是知識吸收的工具,而不只是考試工具,才符合 108 課綱發展學生自主學習與終生學習的目標。

(三)培養學生邏輯思考、判斷與創造力

108 課綱延續 99 課綱內容,將「邏輯思考、判斷與創造力」列為九項學習表現類別之一。以混合題第 49 題為例,考生須比較jackdawsturtle ants兩種動物,從選項敘述選出正確敘述,其實就在評量考生能否把多項訊息加以比較(呼應學習表現9-V-1)。英文作文請考生發想機器人小幫手具有什麼特質或能力,與其一同合作解決青少年經常遭遇的問題,考生須發揮創造力,寫出一篇通順達意,符合題意的文章,也在評量考生能否整合資訊,合理規劃並發揮創意完成任務(呼應學習表現9-V-8)。因此,除了閱讀技巧的引導、篇章知識的介紹、閱讀內容的加深,教師還要能提供學生思考能力的訓練。例如,給予學生文本或跨文本的多項訊息加以比較、歸類、排序等;或者,透過現有訊息或不同資訊,請學生預測可能發展或提出合理判斷建議。長期下來,學生才能逐漸養成高層次思考能力。

(四)培養學生從讀到寫綜合應用能力

檢視過去三年英文學測試題,可以看出混合題提升評量層次,測驗英語文讀寫綜合能力。若要培養學生從讀到寫綜合應用能力,尤其「能針對各類選文,以口語或書面回答相關問題」與「能以適切的英語文說出或寫出談話或短文的摘要」,建議教師於課堂訓練學生主動表述的能力。舉例來說,針對課文內容,教師可以口頭提問或設計書面學習單,讓學生口頭回答或書寫作答。除此之外,也可以在課堂中逐步引導學生如何掌握文意主旨。例如:閱讀段落文字,請學生圈出關鍵字詞;或者,閱讀全文後,以簡短句子口述文章主旨,或者根據關鍵字詞寫出摘要,先從寫一句開始,逐漸增加至寫一小段內容。也許剛開始學生會覺得這樣的學習任務窒礙難行,但長期下來學生會知道如何掌握文意主旨,對文章的閱讀理解能力也會跟著進步。

以上四點除了課堂實施之外,也建議各校教學團隊形成共識,於校內定期考試進行相關內容融入評量,考試結束後也能針對相關試題進行分析與意見交流改進,如此才能檢視教師課堂教學以及學生學習是否有效。

四、結語

113 學測英文科延續素養導向命題精神,強調跨域素材、篇章概念以及英語文綜合能力評量的趨勢。整體試題設計面向多元,符合情境化原則,並且全面評量考生之邏輯思考、整合、分析等閱讀理解,以及英語文讀寫綜合能力和創造、表達說明的能力,符合並延續英文考科素養導向命題的精神。

本年度英文佳作已於 3 29 日公開刊登於本中心網站,提供高中教學與學生學習參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