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好公民養成班

國立彰化高級中學 公民與社會科老師/ 陳勳慧 撰

學生:「公民老師,我考試時把『關機的手機』放在抽屜裡,竟然和把『開機的手機』放在抽屜裡的處罰一樣都是0分,這樣的處罰有沒有問題?對於這種處罰我該怎麼辦?」

老師:「公民老師,教育部這樣規定,我們還可以因為學生服儀不整問題,讓他進行愛校服務嗎?愛校服務是管教手段還是處罰?」

出版商:「公民老師,我從貴校網站取得期中考題,請別校老師幫忙寫解析後再出版,有侵害貴校出題老師的著作權嗎?」

家長:「公民老師,我女兒和別人發生性行為了,我可以告那個人嗎?」

公民老師走在校園裡,動不動就被許多人的問題給「砸到」,看到電視上有什麼熱門議題,大家都會想聽公民老師的意見,說明了公民與社會科和真實社會的高度關聯性,說穿了公民與社會科就是對如何解決生活大小事的評量。我們可以從「如何培養自己成為一個現代社會稱職的公民」談如何準備公民與社會科的考試,也就是課綱所提的「充實社會科學與相關知識」、「培養多元的價值關懷與公民意識」、「增進參與民主社會的行動能力」。
一、關注公共議題,多做思考訓練
社會上的議題大多與本科有關,因此要多想想議題為什麼會發生、議題發生的過程是什麼、議題可能的困境為何、解決該議題的可能方式。學會從多元管道蒐集資料、整理,建立自己對該議題的想法或價值觀,對照社會對該議題背後論述的基礎是什麼,最忌諱就是直接接收網路上別人整理好的懶人包資料。就像每次有殺人案件發生時,社會大眾就會高呼「為了伸張正義趕快判死、不能廢死」等,對於相反主張的就會說「等你家有人被殺死了,你就不會主張廢死」,又或是當被害人家屬呼籲大家要重視犯罪的根本原因、要求政府改善社會的結構問題時,大家又會說「被害人家屬腦袋有問題」。這些爭論其實就是刑罰理論的內容,如果大家能了解為什麼刑罰會從應報理論,到一般預防理論及特別預防理論時,再回來檢視我們的社會,是否就能知道對於預防犯罪這件事我們缺少了什麼、有什麼需要改進的?而不是用最簡單的方式解決問題,給了政府卸責的空間。
二、培養權利意識,承擔責任,關懷與重視少數族群
了解公民權利與救濟管道。享受權利時要履行義務,對自己行為負責,也對其他人、事表達關心,對於公共事務理性溝通、積極參與。要注意公共社會下多數暴力問題,因為大家都是「多數」的一份子,所以當看到臺南台鐵東移反拆遷民眾抗議時,很多人常只會聯想到「一定是住戶覺得補償金額太少」,我們常用功利主義、結果論來界定何為公益,但是否應多參照審議式民主討論尋求共識的精神,從少數族群面向出發,尤其這些人常不受媒體關注。又或是當藝人小S在金曲獎上一直叫蘇打綠樂團主唱「峰姐」,大家都覺得好笑,沒有人對這種性別氣質的偏見感到不妥,這就是異性戀霸權。透過媒體放送有加乘的效果,進一步強化性別刻板印象及偏見,對少數族群的隱藏性歧視無所不在。
三、培養並提升媒體識讀能力
傳播媒體的個人社會化過程的影響力不容小覷,在觀看接收媒體資訊時,一定要時刻和學科知識作連結。要知道媒體對某一議題呈現的方式,會影響閱聽人對該議題的解讀方式與責任歸因(框架效果),例如媒體報導嫌犯所說的「殺一個人不會死」,讓大家對法官判死刑與否聚焦在殺人的數量,卻忘記法官要依法量刑(刑法第57條)。再以是否刪除7天國定假日為例,勞動基準法施行細則裡面公教人員只紀念不放假的國定假日,除了孔子誕辰紀念日(09/28)之外,還有革命先烈紀念日(03/29)、臺灣光復節(10/25)、先總統蔣公誕辰紀念日(10/31)、國父誕辰紀念日(11/12)等,但媒體只挑出教師節,做出「怪!教師節,老師不放假、勞工卻放假?」的標題吸引閱聽人眼球,引起教師與勞工階級的對立而不自覺。因此要知道新聞是媒體加工過後的產品,要注意媒體對我們潛移默化的影響,了解影響媒體報導內容的因素,做個自主性的公民。
四、搞懂課本上名詞、原理原則概念及程序規定
公民與社會考科喜歡使用時事入題,或是模擬生活情境,讓學生運用課本所學的原理原則。例如殺人事件發生時,檢察官求處重刑、未求處死刑,民眾就罵恐龍法官;或是民眾認為犯下社會矚目案件的嫌犯沒有被羈押,就批評檢察官,這就是混淆檢察官和法官職權以及沒有充分了解刑法「罪刑法定原則」。因此當我們在看社會現象或各種議題時,就是多與課本內容做連結,與他人多做討論。若是涉及較抽象、不易理解的原理原則,可再透過優良試題練習,了解核心概念、區辨異同。
要考好公民,先學會做一個好公民。村上春樹說:「在高大堅硬的牆和雞蛋之間,我永遠站在雞蛋那方」,以此共同勉勵。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