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我的經驗我的路-物理奧林匹亞準備心得

畢業自國立武陵高級中學/謝豐仰 撰

  我很早就想來寫一篇有關物理奧林匹亞的準備心得,但一直都沒有機會,這次就藉著這個機會與大家分享。

  我之所以會踏入這個領域,一切都要追溯到高一下。一開始本來也沒有想過要考物理奧林匹亞當國手,只想要好好培養自己的一科專長。因此我從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中選了物理,之後就去買了物理的參考書,想說慢慢地自學。但後來被同學拉入了競賽的領域,所以除了參考書我又多寫了一些學校給的指考練習題,及一些物理奧林匹亞初賽的練習題。說一句老實話,那時我還蠻混的,參考書的題目常常都是寫寫停停,也要兼顧段考和平時考,感到有點力不從心。到了學期末時,才剛寫到三下的第一章,所以放假開始就拚一個禮拜,終於把高中的參考書寫完。那時我的準備方法大概是:先上網看看一些物理的教學(網路上真的有很多資源,要好好利用),再試著去寫參考書的題目。寫題目時先不要直接看答案,如果真的想不出來再看解答,看解答時一定要把解答的邏輯想清楚,再試著轉成自己的邏輯寫寫看,解答千萬不要用背的,用背的真的是下下策。當然,一些題目中使用到的數學技巧,如果不會當然要記熟。接下來就是高一升高二的暑假了,這段時間最為寶貴,因為既沒有學測的壓力,也不用準備段考,所以要好好利用。那時我寫了一些物理奧林匹亞初賽題和指考的講義,但寫的不多。高二上我就參加了學科能力競賽,學科能力競賽是比較小的比賽,不過也可以讓自己試試考試的手感。學科能力競賽跟物理奧林匹亞考試方向還是比較不一樣,如果沒有考得很好,有可能是題目的鑑別度不足,也不用太擔心。那時我是拿普物來看,不過裡面的題目我都沒有寫,看普物主要只是培養自己的物理感,基本上對解題的技巧不會有甚麼幫助。不過後來老師給了一本大學物理學,因此我還是把電磁學之後的題目寫完,電磁學之後的題目還是要寫一下,因為有些部分用到的技巧是高中沒用過的,還是要熟悉一下,力學的部分可能就還好。學科能力競賽比完之後,主要就集中在物奧上了。

  接下來講一下物理奧林匹亞比賽的順序。大概在十一月考初賽,大約是三千選三百。二月時再考複賽,這次就是從通過初賽的人中再選三十個出來進入選訓營,再加上學科能力競賽的全國前幾名及去年的一些推薦的名額,不過基本上就是維持三十個人左右。選手訓練營通常在三月底四月初舉辦,基本上就是先教學兩周再考試一周左右。成績排名前半的話就可以有推薦進入物理系的資格。如果能進入前幾名的話,就可以當國手,代表臺灣出國比賽,如果獲得獎牌基本上就會有保送。

  再來是我準備的方法。我認為初賽不需要刻意去寫很多考古題,只要有一些物理實力,要過應該不會有甚麼困難。複賽開始我才有寫考古題,因為初賽和複賽之後的考試都不太一樣,初賽基本上就是三十題填充,兩題手寫。複賽之後就全部都是手寫,通常是一個大題下面會有好幾個小題,各個小題可能會引導你繼續做下去。基本上複賽只要能寫出二到三題就是穩過了(總共六題)。我算是一個比較極端的特例,寫的題目算是非常少,還是建議多寫一些維持手感。

  最後分享我自己的看法。我認為準備物奧是一件很值得的事,不管你最後停在哪一關,對自己都有相當大的幫助。當然準備競賽還是有些缺點,首先需要消耗很多時間這點絕對是肯定的,而且因為考題不能變成單純大學的題目,所以題目有時可能就會變得過分刁鑽。甚至更糟的是,有時就變成像是在猜解答,給出一些不合理的假設,甚至還要選對近似的方法,有時問為什麼這個定律為何可以這樣用,大家也不知道是為什麼。當然,競賽所帶來的好處也是無法否認的,最直接的就是,如果你能獲得推薦或保送,就可以多出一年左右的時間(甚至更多),既沒有升學的壓力,還可以好好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此外,準備競賽對你的物理視野、分析能力、甚至是對事情的看法也可以有相當的進展,也可能可以在競賽的路上認識一些同好或是見識到一些神人,還有,對自己能耐有更多的認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