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110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社會考科【地理】試題特色

國立臺東女子高級中學地理科教師/柯芝群、地理學科研究員/林心捷

一、前言

110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簡稱110學測)社會考科的地理試題在取材上通論與區域地理並重,延續長久以來地理科試題特色,分析圖、表的試題數量占地理科試題總數約二分之一,試題設計亦強調重要核心概念的理解與應用。由考後數據顯示,今年試題以中偏易為主(占46%),其次為中偏難(占33%),且多為中、高鑑別度試題(占67%)。外界對於今年試題普遍給予正面評價,全教會認為:「取材新穎不落俗套,題目靈活挑戰性高」、「非常素養導向,文本分析與地圖判識高度結合,題目靈活」、「歷、地、公三科高度整合,相得益彰」,全中教認為:「本卷整體圖表題集中於地理科為主,回歸學生該有地理技能」、「地理科測驗題難易度整體中間偏易」、「地理科只要掌握基本概念均可作答。」整體來說,110學測社會考科試題地理部分具有試題情境化、重視閱讀理解及圖表分析、跨科整合的試題特色,以下僅以今年地理科試題為例,進行說明。

二、試題特色

(一)試題情境化-以第33題為例

地理學科的特性強調「地理即生活」,因此從生活或時事中蒐集選擇適合的素材是試題情境化的重要的關鍵。第33題以全球正在經歷的COVID-19疫情為試題情境,引導學生思考臺灣的監控系統如何針對列管者活動範圍進行規劃及告警,結合地理技術GPS的定位及GIS環域、疊圖分析的應用,回應真實生活中的防疫需求。本題答對[1]59%,鑑別度0.34,為中偏易、中等鑑別度的試題,學生作答時需思索最符合規劃需求且適用的地理技術,也是課綱中期待學生能達到「了解地理資訊在現代社會重要性」的具體目標。

(二)強調地理技能的應用-以第3542題為例

不同於其他學科,地理科教學及試題設計著重於地圖、圖表、照片影像的判讀。蒐集地表現象的各種地理資料,整理簡化、歸納分類成可判讀地理資訊的統計圖表,因此地理試題利用圖表呈現已是常態。例如:第35題的圖1結合柱狀及折線的統計圖,呈現日本就業人口高齡化的現象、第42題的圖5郵票中隱含西非國家缺乏水資源的困境。第35題答對率80%,鑑別度0.25,為中鑑別度之易題,期能引導考生辨識統計圖表中呈現的重要地理資訊,進行分析並推論該國應採取之策略。第42題答對率45%,鑑別度0.50,為高鑑別度且難易適中的試題,期盼考生能利用照片、影像發現地理事實與現象,以上這些都是學生應該具備的判讀分析能力。

(三)跨學科、跨領域方向-以第67-69題為例

107年開始,學科能力測驗的社會考科跨科整合試題開始成為命題趨勢。從生活中蒐集並選定適合的素材情境,透過社會學科間的共通性及互補性設計試題,希望學生在面對學科間整合的題組,能應用不同學科的知識內容與核心概念,解析題文中的情境。例如第67-69題組,以每年臺中大甲媽祖遶境作為試題情境,從歷史科日治時期推動皇民化的拆毀廟宇、公民科的文化權保障、地理科以GIS的分析功能取得有效空間資訊等,結合了三門學科主要概念來設計試題的方式可做為將來跨科命題的參考。第69題地理試題答對率37%,鑑別度0.47,為中偏難且高鑑別度試題。從D1值(前20%考生的鑑別度)達0.24可知,此題對於前20%考生尤具鑑別效果。據此顯示,本題無論在生活情境取材、跨科整合試題、地理基本概念運用與試題鑑別度,都是一道優良的試題。

三、回饋高中的教與學

新課綱已在108學年上路,未來學科能力測驗社會考科的測驗目標,以「社會領域課程綱要」的「學習表現」作為設計試題的依據參考,以「部定必修」課程中的「學習內容」為學科能力測驗社會考科的測驗內容,可以「探究實作」的課程內容作為設計試題的情境素材。

因此除了課堂上講述「學習內容」,教學活動的設計及操作,如何引導學生整合各領域學科核心概念,以進行「探究實作」的能力也顯得重要。除了引導學生能夠產出學習歷程檔案外,更期望能讓學生融入情境中靈活思考、理解判斷、歸納分析、反思評價,以面對未來素養導向的命題趨勢。

未來學科能力測驗社會考科的試題題型,除了傳統的單選題,增加了非選題(填充題、問答題、繪圖題、製表題等)及混合題型題組(包含選擇及非選題),並以素養導向為命題的方向,強調知識的整合運用,結合閱讀理解、邏輯推論、圖表資訊判讀、證據應用等能力。其中,圖表資訊判讀尤其是地理科試題的重點,從歷年社會科學測試題中地理試題的許多圖表試題可知,地理科早已將素養導向試題納入學測試題中。

透過今年學科能力測驗地理試題的啟發,未來教學現場可以思考的方向如下:

1.以臺灣生活經驗或結合國際時事的環境議題為情境,透過課堂中的文章及媒體報導提升學生識讀能力,教師利用不同層次提問並分組討論激發學生思考,以建構學生知識概念。例如以110學測社會考科第33COVID-19疫情為發想進行媒體識讀,引導學生分組討論以學術或生活情境為探究實作的地理議題。

2.108課綱的加深加廣課程「探究與實作」可跨科跨領域整合,透過教師共備規劃課程及設計活動,結合學生自主學習,引導學生透過觀察、發現問題、資料蒐集、歸納分析、擬定行動策略及反思評價,培養學生具備「帶得走的能力」。例如110學測的地理試題第44-45題組,此題組為公民、地理整合命題,以球隊罰款規定的策略,及罰款總額反映出的美國都市階層差異的內涵,引導學生反思及評價。

3.利用108課綱的加深加廣課程「空間資訊科技」,引導學生操作地理資訊系統,將地理資料整理歸納為圖表,透過分析功能以呈現出重要地理資訊並深化學生的空間判釋能力。例如以110學測的社會考科第69題將拍照地點的經緯度點資料套疊行政區的面資料為例,可以引導學生結合自身觀光旅遊的經驗來實作。透過操作了解基礎概念,吸收轉化後進而實作以解決問題,也呼應了新課綱中使用技能的能力。

四、結語

110學測社會考科的地理試題取材多元,能評量出考生是否具備整合相關學科核心概念來解決真實生活問題的能力,維持往年「情境化」、「地理技能的應用」、「跨學科/跨領域」的命題特色,亦具備「素養導向」的命題設計理念,銜接了108課綱,為高中教學現場帶來以「問題導向」做為教學活動設計的具體方向。

不論是通論或區域、自然或人文、深耕在地或全球視野、社會環境議題或空間資訊科技,地理科長久以來維持著重視閱讀理解文本及圖表的判釋、引導學生運用科學研究方法與邏輯思維、探究議題並擬定解決問題策略的教學模式。新課綱上路後,將有更多彈性學習或自主學習的時段可引領學生進行探究實作,面對未來學測中出現高層次的試題時,相信學生有足夠的核心素養及能力去面對更靈活的題型變化。


[1] 本中心網頁提供的統計數據中,單選題的P值稱為「答對率」;多選題的P值代表全體考生的得分情況,以「得分率」稱之,詳見<一起來認識學測與指考的試題答對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