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110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自然考科【化學】試題特色

高雄高級中學化學科教師/王景平、大考中心研究員/葉士肇 撰

一、前言

110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簡稱「110學測」)自然考科的化學部分共計17題,分別為第4~1027~2840以及47~54題,係依據103學年度實施之「修正『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基礎地球科學學科綱要」(簡稱「99課綱微調」)的內容命題,測驗範圍包括基礎化學(一)與(二)。自然考科的化學試題分為兩部分,第壹部分的測驗範圍以基礎化學(一)為主,第貳部分的測驗範圍則是以基礎化學(二)為主。以下就今年試題的幾項特色,進行說明。

二、試題特色

(一)著重基本概念理解

本年度試題主要測驗考生對於化學基本概念的瞭解與連結,涵蓋不同的章節。如:第5題為自然界碳循環的氧化還原,第6題為市售胃乳液與酸鹼試劑,第7題為有機化合物與球棍模型的認知,第8題為元素硼及其化合物的性質,第9題為物質反應熱的比較,第27題為化學計量與限量試劑,第49題為同價電子數的化合物性質的異同。這些試題,測驗考生著重基本概念的理解,進而推論與運用。

(二)注重實驗流程技能

自然科的學習不該僅有知識層面的理解,亦應加強培養學生探究與實作之科學素養。然而實驗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方式,可以藉此印證課程所學,同時也可以明白如何從操作的過程,培養實作經驗與分析所得數據進而得到科學推論。因此,了解實驗流程及操作技巧,是學習化學所必備。

以第28題課程實驗中濾紙層析法分析色筆染料為例,試題中引用與實驗器材相關的學術探究情境,並搭配色層分析顏色對照圖,學生必須知道濾紙(固定相)與水(移動相)對色素作用力差異,並確定結果成因,才能正確作答。題目旨在希望考生能從實驗結果,進而探究變因,最終達到合乎邏輯的形式運思。得分率[1]73%,屬於簡單試題;鑑別度0.57(高鑑別度),屬於鑑別全體考生優良試題。

(三)重視科學資訊演繹

自然科學習科學探究能力、養成科學態度,以獲得科學知識的理解與應用能力,其中「閱讀」為學習方式之一。藉由閱讀文本評量考生擷取與解讀資訊的能力以及思考與判斷力。本年度試題文本以順序、因果、結果解釋來表現科學性的解釋科學事件或現象,考生依循文本形式運思理解文本觀點、組織科學訊息與科學論證。以第53題富勒烯填充分子的科學探究為例,運用文本瞭解科學訊息,並進行分析與推論。

(四)融入跨科探究題材

面對周遭所觀察現象、社會議題以及新興科技等,跨學科整合運用對於理解不同視域是相當重要的環節。如:第5題提到自然界中的氧化還原反應,有生物呼吸以及光合作用、地科的沉積作用礦物形成等碳循環,需要化學、生物與地科的知識才得以理解。第40題以物理熱力學、化學能量守恆應用到討論生物學中能量轉移,進而探討其基礎代謝能量。

三、回饋高中的教與學

今年化學部分的試題平均取材自基礎化學(一)與(二)的內容,不偏重任一主題。除了著重基本概念的認知外,也運用了跨科統整、圖表閱讀、概念推理等命題設計,全面地測驗考生對於化學知識的瞭解與運用,同時也強化對實驗學習的重要性。具備探究與實作精神的試題,除實作經驗相關的評量方式外,今年更表現出探究方法(方法論)的面向。

舉例來說,第54題結合生物、地球科學及化學角度進行推論。太空探勘涉及眾多面向,其中對天體所觀測現象以及眾多訊息,仍需要結合先備知識,才可對已提供線索做出合理推論以及詮釋。藉由對金星探索了解其大氣的組成,並提供地球大氣層PH3的來源作為重要資訊。情境鋪陳的文本內容,更扣緊跨學科整合以及統整分析對於解決問題的能力之重要性。更重要的是,對於訊息分析並非可過度解釋延伸,而是須遵循科學思考提出合理解釋,亦為科學態度與本質中的一個要素。此類科學文本相關試題並非閱讀測驗單純擷取訊息,而是提供問題本身情境(課本未出現過的情境)和學術探究情境,進而以課內所學為基礎,加以消化理解,以達活用知識的要領。本題得分率為52%,屬於中偏易的試題。鑑別度為0.32(中鑑別度),為可鑑別中低分組考生之試題。

四、結語

110學測化學試題取材相當多元,如:光化學煙霧對於生活環境危機與挑戰、使用能源(勒克朗舍電池)時能源價值觀與資源耗竭、學習歷程中實驗探究(濾紙層析法)以及金星大氣環境的科學推論等,除了讓學生了解生活中各種現象的科學原理,亦有取材於先新材料富勒烯填充分子的科學探究試題,測驗考生邏輯思考能力,從科學文本與符號擷取資訊,組織脈絡並運用科學原理進行歸納分析與推論。

整體來看,整份試題架構符合測驗目標與課程綱要,亦符合高中化學的教學目標,強調認知理解與實驗操作並重,測驗考生閱讀與判讀資料的能力,難易度適中,且能適度區分不同程度考生,有助於大學選才。


[1] 本中心網頁提供的統計數據中,單選題的P值稱為「答對率」;多選題的P值代表全體考生的得分情況,以「得分率」稱之,詳見<一起來認識學測與指考的試題答對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