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大陸高校入學改革〝3+X〞方案的實行與變通 [選才 第90期 91.2.15]

1995年秋,大陸考試中心馬金科副主任等初次來本中心出席兩岸大學入學制度研討會,見到台灣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學科能力測驗的社會及自然兩個考科,是歷史、地理、主義及物理、化學、生物、地科的合科,產生極大的興趣,尤其對其中的綜合試題更是特別在意。

  兩年後,我們發現合科的綜合命題「炒菜式」不易,仍採「拚盤式」的分科命題,並在兩岸相關研討會上報告。而大陸考試中心卻已在其推荐保送入學中增設了「綜合測驗」,用一套涵蓋高中文理課程的試題,來過濾保送的浮濫。該套試題曾在本中心宣讀,給人創新的感覺。但在大陸也受到不少的質疑和批評,尤以高中老師為甚。不過他們繼續擴大試點,未知難而退。

  1997年夏,大陸考試中心主任楊學為和主管招生的主管王熾昌先生等來台,二度參加大學入學制度研討會。當次會議出席專家很多,討論問題亦很深切。大考中心的多元入學及兩階段考試概念,又給他們不小的啟示。此時,大陸也出現改革高中教育的呼聲,期望把積習己久的所謂「應試教育」導正為「素質教育」。大力檢討統一高考〔普通高等院校統一招生考試〕的利弊,提出高中課程與高校〔大學校院含專科部〕招考兩大改革方案。後者即所謂〝3+X考科改革案〞。這時,台灣的大學多元入學新方案,也決定自2ΟΟ2年正式施行。

  檢視兩岸的改革方案,共通的目的都在為學生創造發展潛力的機會,為大學選取適合的學生。運用的手段都是改變大學入學考試考科及命題,導正高中的教學。增大高校(等同國內之大學)招生自主權,藉求特色及優勢的發展。但在使用選才工具上仍有各自的設計,推動策略上亦有所不同。

  1999年2月,大陸公布高校入學考試〝3+X方案〞,第二年就在廣東、江蘇、浙江、山西、吉林等五省照方案原型試辦。所謂〝3〞係指語文、數學、外語三科為必考科目,〝X〞則指由高校另外指定加考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政治六科中的一科或數科,用合計總分劃線〔決定最低錄取分數〕錄取。實務上當年〝X〞選用一科者絕多,二科者亦有若干。至於學生,則選考二、三科者最多,也有學生創六科都考的記錄。

  第二年,2ΟΟ1年的試點地區,增加了上海、福建、廣西、陝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地區。〝X〞科目除了前述六科外,又把在保送甄試中試行的綜合考科,推向普通高考。綜合考科,包括文綜、理綜和大綜合三種。擴大了高校選擇考科的範圍和彈性。文綜指史、地、政三科的綜合命題;理綜為物、化、生三科的綜合命題;大綜則是以上述六科的材料綜合命題。至各種綜合考科在總分中所占比例,各省並非一致。

  據知,2OO2年大陸各省區將全面實行〝3+X方案〞。北京、河北、山東、江西、重慶、雲南、貴州、西藏、甘肅、寧夏、新疆、青海等均將加入。使改革方案舖向全國,結束〝3+2方案〞(語、數、外三科必考外,文組加考歷史、政治;理組加考物理、化學)的階段任務。留給省區和學校招生方式的選擇彈性大幅增加。除〝X〞所代表的科目和科數外,也可就計分方法、命題權責、甚或組織架構有所變通。如:

  青海和貴州都將於2OO2年試行〝3+文綜∕理綜+X方案〞,〝X〞選考科目由各校就六科中決定一至二科,也可以選用音樂、美術或體育等專業科目進行選才。但貴州省到2OO3年會開始實行〝3+大綜合+1〞的科目設置方案。

  江西省雖與山西省、天津市同年參加首批高中教材改革,但對〝3+X〞方案則落後自2OO2年起實行,且決定先採〝3+文綜/理綜〞型式辦理。到2OO4年改行〝3+綜合+1方案〞,同時數學不再分文理兩種命題〔廣東在2OO1年已取消數學分組〕,以配合新教材的首批高中畢業生應考,對外語則擬加考聽力測驗。

  廣東、河南、上海三地,雖仍如以往採〝3+文╱理綜+1〞方案,但又各有變項:廣東是以五科成績計入總分統一劃線;河南省的高考總分,只包括3+文╱理綜四科成績,〝+1〞作為學生選考科目,不列入全省統一劃線,由高校依專業需要自由決定錄取標準;上海市自己單獨命題已行之多年,2OO2年仍舊如此,綜合試卷則有文、理兩套,由學生當場選用。

  北京市雖續行〝3+文綜╱理綜〞四科總分分別劃線,但數學仍分文、理二卷,外語聽力則屬外語成績的一部分。北京在2OO2年的最大挑戰,應是自主命題。至於春季高考則仍繼續試辦。首都學生有兩次高考機會,外地生自是有些羨慕。不過同年上海、安徽省和內蒙古也要增辦春季高考。

  廣西自治區的高校招生,有結構性的改變。自2OO2年起把本科(等同國內大學部)招生與專科(等同國內二專或三專)招生分開辦理。本科仍用全國統一高考,該省屬高校專科部的招生考試,則延至全國統一高考錄取後舉行,由自治區考試委員會自行命題和考試,在省區內錄取。〝3+X〞定為〝3+綜合+2〞用於本科招生,〝3+綜合+1〞用於專科招生。

  由以上摘要,可以大概知道大陸高校2OO2年的入學考試型式,較以往要多樣化、分散化。考科內容較〝3+2〞時增加,顯然未從減輕學生考試壓力方面考慮。具體作法上有下列幾個特點:

一、
綜合考科及綜合命題,已在全國採行。文科綜合、理科綜合、六科綜合,已發展成高校入學的必考科目。〝3+X方案〞已演變成〝3+綜合+X方案〞。或可看出這幾年大陸考試中心在綜合考科命題上有其功力,才能受各地區高校的青睞。
二、
少數地區把美術、音樂、體育等術科也列入〝X〞的選科中,讓不是選手、不合保送條件但有術科興趣的青年也有追求理想的機會,亦屬突破性的作法。
三、
其課程改造中把數學分文、理組教學及考試,改回一套標準,則是一項難得共識的作法。
四、
高考的命題權責,由考試中心全權負責,統一命題,全國通用,走向有例外性的開放。先是上海,2OO2年北京也將自主命題。廣西自治區的高校專科部的招生考試,更將由該區自行命題並單獨考試及錄取。
  由上述資訊,初步可以獲得的印象是:大陸上對高中教育分流過早、不考不教的所謂「應試教育」,已有反省的認知。好像已把「綜合考科」及「綜合命題」視為測驗〝能力〞導向「素質教育」的有效工具。

  全國統一命題、統一考試、統一招生方式的中央集權式思維,雖已出現突破口,但在省區的統一又接了下來,距校系決定招生方法,學生選擇考科的型式,尚有一段路程。

  〝3+X〞變成〝4+X〞,語、數、外+至少三門課程的綜合考科+1至2個單科,顯較以往〝3+2〞時考得多。是否帶給學生更大壓力?更多彈性?或更緊的束縛?尚待以後的檢證。

  另一訊息是:醞釀已久的統一高考日期變更問題,已塵埃落定,2OO2年仍是7月7、8、9日,2OO3年起則提前一個月為6月7、8、9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