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考中心 第一處】
100學年度全國公私立大學校院教務主管聯席會議於101年5月28、29日假逢甲大學舉行,教育部邀請各大學校院教務長及教務同仁出席,以「優質國教十二年,大學選才更多元」為今年度會議主軸,並研討教務及招生相關議題。本中心黃璀娟處長受邀於會中以「英聽?英聽!──大學採用的重要性」為題進行專題報告。報告內容摘要如下:
100學年度公私立大學校院教務主管聯席會議邀請本中心黃璀娟處長針對英聽進行專題演講。【攝影/逢甲大學】大考中心英聽測驗進程
自88年起,教育部同意大學推薦甄選第二階段加考英語聽力;之後, 100年1月招聯會常會同意大考中心辦理高中英語聽力測驗(簡稱英聽測驗);101年3月,招聯會大會決議在102、103學年度,各大學可將英聽測驗成績納為甄選入學審查資料;自104學年度開始,將英聽測驗成績納為入學檢定項目。
大考中心英聽測驗簡介
大考中心英聽測驗主要是以普通高級中學必修科目英文一至四學期(適用95暫綱及99課綱)為範圍,涵蓋生活化、實用性的主題,詞彙範圍以高中英文常用4500字詞為主,符合高中生之生活與學習經驗。測驗內容包括:看圖辨義、對答、簡短對話、短文聽解;題型分為單題及題組,皆為四選一之單選題。成績採等級制,以A、B、C、F四級表示。考試報名費為350元(集體)或380元(個別)。
自101年起,英聽測驗將採一年兩試,於每年10月、12月舉辦,考生可擇次考試,或二次皆考並擇成績優者使用。為使各次測驗的考生成績得以比較,考試結果將以測驗統計方法進行成績等化。
大學採用英聽測驗成績的重要性
教育部積極推動高等教育國際化,大學普遍積極營造雙語化校園,延攬國際師資,促進國際學術交流,開設全英語授課課程以建立國際化學習環境;此外,許多大學為培育人才,精心規劃核心課程,建構多元學習環境,以期能提高學生學習成果。若學生英語聽說能力提高,將能受益於國際化校園,提高參與國際性活動意願,擴展國際視野,吸收新知,並提高未來職場競爭力。因此,在推動高等教育國際化與提升學生職場競爭力的同時,普遍性加強學生的外語能力是重要關鍵。
對照於高等教育積極推動國際化的同時,根據大考中心99年針對高中進行的問卷調查(回收205份),高中平日教學於聽、說、讀、寫的排列順序隨著年級卻有所調整(下圖)閱讀能力於高中三年間皆受到極大的重視;聽力與口說的重視程度隨著年級而遞減;寫作則隨著年級增加而遞增,合理推測可能受到學測與指考未評量聽力與口說能力的影響。
考試畢竟影響教學,大學若能支持英聽測驗,應可鼓勵高中教師重視聽說教學,落實課綱中聽說讀寫並重目標,另一方面,也可提高學生循序學習之動機,以普遍性增強學生之英語聽解能力。
事實上,見諸鄰近台灣的其他亞洲國家,為培養國際化人才,早已於大學入學考試的英文科中納入聽力題型,如韓國始於1993年、日本始於2006年,中國大陸自1999年起推廣,目前多數省分皆於高考試題中加入英語聽力題型。
討論與回應
報告結束後,本中心牟主任接受各大學教務主管建議與提問。
開南大學建議:大考中心是否能將模擬試題大量公布在網站上,提供考生練習,更能使一般學生接觸英聽試題。
牟主任回應:目前大考中心尚未建置英聽題庫,未來會陸續將英聽的考試說明及參考試卷公布上網,以提供考生參考。大考中心所有試題,皆被社會以放大鏡檢視,因此所有推出的試題必定是精益求精,歷經千錘百鍊,秉持辦理學測與指考的精神來發展英聽的試題。
東吳大學提問:英聽成績是否可跨年保留成績?
牟主任回應:英聽測驗成績可跨年使用。由於考生絕大多數為應屆高三學生,當年成績即可使用,但部分考生若當年度未能進入心中理想的大學,英聽成績可繼續保留並使用,但須視各大學科系招生簡章而定。
大考中心依據大學需求提供英聽測驗,其考試範圍與學測一樣,皆以高一高二課綱為命題依據,因此應不會拉大城鄉差距,而在教育部兼顧優質與均質高中的政策下,將會在設備與師資方面提供高中必要的協助,此舉正有助於改善英語學習環境。我們應該面對與解決城鄉差距問題,帶好每一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