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113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試題特色-【社會】

一、前言

113 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社會考科(簡稱「學測社會」)試卷共分二部分,第壹部分為 35 道單選題,每題 2 分,共計 70 分,內含 6 題組;第貳部分為混合題或非選擇題,本次共 9 組混合題組,內含單選題 19 題、非選擇題 10 題,總計占分 74 分,詳見表 1

1 113學測社會考科試卷架構

題數與題型

題號

科目

說明

占分

第壹部分

35 題選擇題

(含 6 題組)

1-3

公民單題

單選題 35

70

4-13

歷史單題

14-20

地理單題

21-26

公民題組×2

27-28

歷史題組

29-32

地理題組×2

33-35

史地公合科題組

第貳部分

9 組混合題組

36-38

公民混合題組

單選題 19

非選擇題 10

選擇題
38

非選擇題

36

合計 74

39-43

史地合科混合題組×2

44-53

58-64

史地公合科混合題組×5

54-57

地公合科混合題組×1

二、試題特色

綜觀 113 學測社會考科全卷,試題呼應課綱精神,取材兼顧生活情境與學術情境,設計強化主動表達與跨領域整合能力,輔以混合題型的編組,提升測驗的層次感與素養的實踐性。具體說明如下:

(一)合科題

61-64 題組為史地公合科題,命題情境介紹美國華人移工的歷史處境議題,引導考生思考如何改善旅途風險、如何從人權法治反思排華法案、對美國都市發展的影響、及華工勞力需求的歷史因素與華工多單身的原因等多元角度探究。

61 題公民題需由「誘因」角度思考各選項中何種改善作法符合;本題答對率64%,鑑別度 0.46,屬於中偏易且具高鑑別度的試題。第 62 題同為公民題則需思考各選項所述歷史教訓,何者是從「促進人權與法治」角度思考;本題答對率 52%,鑑別度 0.41,亦屬於中偏易且具高鑑別度的試題。第 63 題地理題測驗考生對題文提供資訊的理解結合美國洛杉磯地理環境的先備知識後做出推論;本題答對率 40%,鑑別度 0.36,屬於中偏難且鑑別度中等的試題。第 64 題歷史非選擇題則首先要求考生根據題文年代資訊連結先備知識,說明美國當時勞力不足的理由;再自題文資訊整理出早期美國華工多單身的原因。

(二)歷史題

本卷歷史部分有 18 道選擇題及 3 道非選擇題,內容涵蓋臺灣史、中國與東亞史、世界史領域,命題著重社會學科跨領域的知識應用、議題融入與問題探索等元素,能有效甄別各能力群的考生。就試題特色而言,本次歷史題目取材多元,除常見的文獻資料外,也引用圖像、表格、地圖等豐富素材,結合 108 課綱強調跨域互動的全球視野,構繪出強調統整思考的素養導向試題。以下擬舉第 4 題為例,說明歷史現象的跨域與互動。

本題以十七世紀歐洲國家在東亞地區的勢力競逐為背景,評量考生能否從西班牙官員的報告內容,研判西班牙、荷蘭在東南亞及臺灣的根據地。從考後統計分析數值來看,本題得分率 44%,鑑別度 0.45,屬中偏難的高鑑別度題。就測驗內容而言,本題主要評測歷史發展的基本概念,即十七世紀西班牙在臺灣的根據地是基隆,屬於部定必修歷史第一冊的知識範圍。然值得注意的是,由於題目並非直接設問西班牙或荷蘭在亞洲的據點,而是透過報告的文字敘述重建當時的歷史場景,進而詢問考生文中所指的港口和據點。由於命題設計稍微轉個彎,再加上一般學生普遍缺乏史、地融合的空間觀念,使得這道跨域互動的歷史題難度略微提升,也能兼具高鑑別度的評量效果。

(三)地理題

108 課綱施行以來,即期待學生能運用課堂所學的概念,並結合整合運用能力至生活中解決真實問題。今年的試題情境取材包含日常生活與學術研究,透過題文的閱讀、理解、推論與圖表判讀,期能評量考生跨科、跨領域的主題式設問與問題探究能力,無論是地理科單科與社會科合科的試題設計多仍繼續維持此精神。

在生活情境的命題取材方面,本卷地理部分試題情境強調生活世界與學科概念的關聯性,例如第 14 題以日本旅遊常見的景點與行程,判斷東亞文化圈擴散區域與形成的現象。東亞文化圈擴散至日本、韓國等地的影響包含漢字、典章制度與漢傳佛教的傳入,因此題幹中「參訪紫雲山佛寺」的景點最能說明東亞文化圈擴散的現象。本題考後數據顯示得分率 63%,鑑別度 0.47,是一道中偏易且高鑑別度的試題。另外,第 16 題以 COVID-19 疫情時期,出現網路宅配「在地小農自售多樣蔬果蔬菜箱」的風潮,以疫情產生的隔離與物流造成消費習慣變化為情境,判斷消費者透過網購購買內含小農生產多樣蔬果的蔬菜箱,這種產品不利於農業大規模單一化的專業生產現象。本題考後數據顯示得分率 46%,鑑別度 0.42,是一道中偏難且高鑑別度的試題。

由於試題多元的情境取材,跨冊、合科概念的融會貫通,閱讀理解、概念整合與判斷的題數增加,以及非選擇題評量考生邏輯推理、說明判斷理由等的層次提高,相信若對地理科概念清晰、社會科教材內容精熟的考生,作答上應能得心應手。整體而言,是一份具有相當鑑別度的試卷。

(四)公民與社會題

本次公民與社會試題特色,除維持自 111 學測以來的素養導向命題精神,多角度測驗考生的整合運用、閱讀理解、議題分析、反思評價、表達說明等能力外,特別強調活用跨領域/跨學科先備知識於合科題組或單題內,以解決題目呈現的當代議題。且亦有題目將選項設計成提問,除具備探究導向精神,也能測驗考生是否能夠對議題持有正確的問題意識,進而有能力分析議題、解決問題,契合 108 課綱精神。有前述特色的題目,以第 26 題以及第 33-35 題組為代表,下將詳述之。

首先,第26題位在 23-26 題組內,該題得分率為 87%、鑑別度為 0.27,屬於「易」、「中鑑別」的題目,也就是對絕大多數考生而言較為簡易,但仍能一定程度鑑別考生能力。該題組以 COVID-19 疫情期間的防疫政策為背景,第 26 題則以學者批評線上教學對偏鄉學生不利,要求考生判斷其依據。考生應以線上教學仰賴數位科技的特點,結合「數位落差」此先備知識答題,但同時也要運用地理科的先備知識,判斷出選項當中出現的時空收斂、生命週期等概念與本題不相關,形成考生需要在單題範圍內靈活運用其跨學科的先備知識。

而第 33-35 題組則為社會領域三學科的合科題組,以俄烏戰爭中的普丁言論、英美媒體與俄羅斯媒體對布查(Bucha)鎮慘案的訊息落差為背景。公民與社會科的題目為第 34 題,此題得分率為 76%、鑑別度為 0.26,屬於「中偏易」、「中鑑別度」題目,代表大多數考生能夠答對此題,且能一定程度鑑別考生能力。本題測驗生運用其媒體識讀能力,思考哪一核心提問,可協助分辨媒體訊息真偽。而這種結合先備知識以及問題意識,對社會議題提出關鍵提問的能力,明確彰顯了課綱精神與探究導向精神。此外,本題組的第 35 題,其試題內涵乃要求考生判斷那顆衛星拍攝之影像適合作為判斷媒體訊息真偽的佐證,與第 34 題的媒體識讀相互呼應,呈現在同一題組中,跨領域學科之間的交織互動,不僅是對題文資訊的解讀與掌握,也可體現在子題間的連結。

最後,本次公民與社會科試題的整體脈絡呈現對於民主與人權的關懷,從 COVID-19 疫情(第 23-26 題組)、烏俄戰爭(第 33-35 題組、第 51-53 題組)等當代重大事件對民主、自由、法治與國際和平的衝擊,到日本明治新憲對公民權之限制(第 44-46 題組)等,在在都提醒學生基本權利的擴張與保障有其歷史脈絡,而受限制的過去並不遙遠。

三、回饋高中的教與學

(一)歷史

1.回歸學科學習表現

由近幾次考試試題可以發現,歷史科試題絕少出現字句艱澀的史料或難懂的學術名詞,題幹敘述平易近人,卻又不是直覺式答題即可,還是要回歸歷史基本思維,對歷史事件要有明確時間概念(第481012 題)或時空特色(5111328題)才能正確作答。換言之,歷史教學中「變遷與因果」的核心能力是歷史學科能力測驗的基本指標,在教學現場中必須確認學生是否進入歷史事件的時空脈絡中。

2.生活處處皆歷史

本次考試試題取材多元,廟宇碑文、博物館藏品、時事新聞、課程設計、問題探究、統計資料等皆是命題設計元素,目的在於測驗考生能否透過資料分析進入歷史脈絡,詮釋文本的觀點,進一步綜整、反思、評價。尤其合科命題,在歷史事件的情境脈絡中融入公民領域、地理領域的問題意識,除了有助提升測驗內容的深度與評量指標的廣度,更是實實在在的生活即學習,處處皆歷史。

在歷史的教學現場裡,仍不乏看到努力製作補充講義、拚了勁趕課、安排小考,想把所知所學盡數傳授給孩子的令人感佩的老師,然歷史材料通古今跨東西,老師如何能在有限的授課時間內完成全部的教學?更何況在資訊發達的的現代,搜尋引擎啟動,潮水般湧入的知識絕非傾一師之力能與匹敵。更何況還有不少興趣缺缺、恣意神遊於另一時空的孩子,教室裡,臺上臺下兩個世界,老師如何抓住短暫交錯時綻放的火花,延續學生持續學習的火苗,應該就是探究與自主學習吧!經由學科教學引領學生進入學科情境中,發現問題後探究問題、認識問題進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換言之,找到能讓學生按下搜尋引擎的關鍵即是學習延續與深化的最佳良方。將學習從課堂帶入生活,期許以更具理性與寬廣的視野認識世界、省思自我,也許從大考試卷裡可以略窺一二。

(二)地理

1.善用在地素材,加強地理概念應用

113學測社會科地理考題出現兩題(第1718題)與地名相關的題目,考生要從地名的涵義中,解析區域特色、族群、地形與潛在環境災害。地名作為人類在地表互動的最佳證據,從最熟悉的地名開始探究,喚醒學生與土地的連結,從在地化的實例與學科能力結合。高一上的寒假,就可以結合學生在地圖與地理資訊系統所習得的地理技能,搭配百年歷史地圖、地名資訊服務網等工具,趁著寒假過年返鄉的時候,進行地名與環境變遷的探究功課。

2.區域地理:時事報導專題

時事結合地理課程是許多地理老師都會進行的課程融入,近年來國際關係的變化,牽涉到許多地理可以融入討論的題材。這次的學測考題中,第 53 題以俄烏戰爭為出發討論到關於土耳其的地緣政治的影響。在區域地理課程的作業選擇很多樣,從詼諧有趣的偏見地圖、展現想像力的想像地圖與時事貼文,可以讓學生選擇有興趣的區域進行相關報導的介紹,做成一份「圖文並茂」的報告,從一個良好的地圖呈現開始,將時事與各單元知識點之間進行連結,以學生的觀點來介紹時事,運用課堂約莫 5-10 分鐘進行課堂報告,可以實際運用課堂所學結合論述表達能力,將學習表現提升到議題與問題解決層次。

3.引導學習的策略

面對設計探究活動或作業時,最煩惱的大概就是學生的學習成就與基礎能力不同,在設計探究作業需要明確的評分規準與內容輔助鷹架輔助,一方面讓學生有機會應用課堂所學,更是給予學生依循進步的標竿,按部就班訓練思考可以聚焦收斂,讓學習成就不同的學生都有成長的空間。

(三)公民與社會

1.可靈活使用多元的非選擇題形式

本次公民與社會科試題可發現,非選擇題的作答形式相較以往出現更多變化,例如第 46 題要求學生完成表格,或如第 49 題採無勾選、開放考生自行以文字作答等方式。而過去較常見的勾選與手寫搭配的題型在本次試題中亦有出現,使整體變化幅度不致太大。但透過題型的變化,則可根據學生所需培養的能力,靈活調整試題側重於表達說明能力,或是題文資訊整合分析能力,又或是圖表判讀、製作等能力,使非選擇題測驗成為教學上的好幫手。

2.嘗試使用多元情境於教學或測驗中

本次學測社會考科公民與社會科部分,可發現使用的社會議題或情境更加多元化、擴大時空跨度,除當代議題如 COVID-19 疫情、烏俄戰爭以外,亦有 2022 年回看 1988 年動員戡亂時期的轉型正義(第 36-38 題組)、日本明治新憲、清代臺灣漢人墾殖過程(第 47-50 題組)、法國殖民地的奴隸身分變化(第 54-57 題組)等,範圍從古至今、從臺灣到國際,深度結合歷史與地理的素材,或可使學生自歷史材料中了解到當代社會制度、人權保障等重要觀念的發展脈絡與重要性,也可使學生從面向全球的地理觀點,對國際社會的互動與議題有更全面的了解。未來高中教師除當代時事議題以外,或可嘗試與歷史教師、地理教師合作,尋找在國際地緣互動或重大歷史事件等素材融入教學,培育學生跨領域或跨學科整合運用的能力。

3.從試題情境衍伸探討社會議題

公民與社會科試題經常自當代社會議題或現象中取材,自也可從試題情境衍伸探討社會議題。如今年公民與社會科試題的第 2 題關於繼承制度,該題情境其實反映臺灣現代社會在婚育觀念上的變遷。然而現行繼承制度仍以較傳統上的照顧被繼承者的直系為主,是否有可能會因前述變遷而有修改法律規定的必要?又或是立遺囑的習慣會更為盛行?甚至仿效其他國家給予寵物繼承遺產呢?以上這些思考都或許可以在師生討論此次試題第2題時作為延伸討論,未來高中教師也或許可以嘗試從其他試題情境,思考延伸探究社會議題內涵的可能性,使測驗能更完善發揮其教學的功能。

四、結語

本次社會考科試卷,若從 108 課綱新型學測實施第三年的角度觀察,可發現既有舊的延續,也有新的元素。延續的是社會考科強調培養學生探究、整合、分析、反思與應用能力,以及近年來持續著重的情境議題融入學科知識,並朝向跨學科、跨領域整合的素養命題;新的元素則包含非選擇題占分比例的微幅增加,與合科試題比例的提高,此既強化評量表達說明能力,亦符合領域內合科發展的教育趨勢,有助促進議題導向的合科教學設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