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113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試題特色-【國寫】

一、前言

113 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國文考科(簡稱「學測國文」)中的「國語文寫作能力測驗」(簡稱「國寫」),是評量考生在閱讀理解的基礎上,展現語文表達的能力。考試時間 90 分鐘,試題共兩大題:第一題「知性題」測驗考生知性的統整判斷能力,第二題「情意題」測驗考生情意的感受抒發能力。今年的國寫試題在取材與題型的設計上俱見用心,也為高中國語文的教與學帶來啟發。

二、試題特色

(一)知性題談「標籤現象」,著眼於觀察與思辨

本大題聚焦於「標籤現象」的探討,共分為兩小題:

問題(一)要求考生閱讀甲、乙兩篇觀點互異的文本後,說明「標籤」概念使用於人身上的正面與負面作用。甲文指出,簡化與世俗化的標籤,往往會忽略一個人的實質,而形成主觀的刻板印象。乙文則舉例說明標籤對自我認知有強烈的影響,所以當人被貼上正向標籤時,常會形成激勵作用,因而有更多發揮個人價值的機會。作答時須擷取兩文的主要訊息,在 80 字以內的規定範圍中,精要並陳「標籤」概念使用於人身上的正面與負面作用。本小題旨在測驗考生歸納訊息、統整比較的能力。

問題(二)須寫一篇短文,舉例說明自己對標籤現象的看法。本題是測驗考生觀察與思辨的能力。作答時可依據親身經驗或所見所聞,選取適當的事例加以發揮。可以思考的面向,小自個人,大至族群、文化層面,例如:人們是基於什麼原因或心態為別人或自己貼上標籤?「被貼標籤」時會有什麼感受?特定的標籤現象引發了什麼效應或影響?可以如何因應?有沒有哪些標籤現象值得深究、省思與改變?上述問題無須全部論及,作答時宜掌握主軸,聚焦敘論,避免只有現象的敘寫或抒發自我感受,而欠缺觀點的論述。在題目規範的 400 字以內,明確而完整、深入地針對事例表達看法,就能完成本題的寫作任務。

(二)情意題「縫隙的聯想」,宜深掘感受與體悟

試題的引導文字改寫自禹鐘榮《樹木教我的人生課》。文中指出,環境擁擠、競爭激烈的森林,會逐漸死亡。為了使森林恢復生機,必須有足夠的「縫隙」,以確保樹木能夠充分接受陽光的照射,同時讓幼小的生命有足夠的生存空間,森林才得以繼續孕育新生命。至於如何形成「縫隙」呢?若是樹木壽命結束或因為意外災害而倒下,甚至是砍樹,都有利於森林的再生。由是,對森林而言,消逝或犧牲所形成的「縫隙」,也意味著開始與希望的空間。

考生作答時,最好能回應題目中的兩個問題:「為什麼森林需要縫隙?」由此而思考「人生是否也需要縫隙?」於是,如何定義「人生的縫隙」決定了全文的走向。它可以是空間、時間,或是哲學層次的概念;亦可以是人際關係、生活安排、生命情懷的選擇。這個「人生的縫隙」,或許是自己主動創造的,也可能是被動面對的。它可能是生活中短暫留白、喘息的空間,卻不意味著荒廢,因為在那「縫隙」之中,或讓人沉澱思考,或可以馳騁想像,因而看見新的可能,蓄積前行的能量。如同庖丁的刀在牛身體的空隙之間游刃有餘而常保如新、蘇軾和柳宗元在官場失意的人生縫隙中達到文學成就的高峰。

無論取材為何,都必須呈現當事人在人生的縫隙中之情境與作為(或無作為),並且表達考生自己的感思與體悟,以充分發揮此題所要求的「聯想」層次。

(三)題型設計開放,考生發揮空間大,且具鑑別度

知性題的短文寫作,考生在舉例方面,可以自由選擇以「貼標籤」或「被貼標籤」的實例敘述;在觀點方面,無論是正面或負面影響,都有值得發揮的空間,只要理路清晰、思辨深入,就能拿到高分。情意題「縫隙的聯想」中的「縫隙」,用在人生的情境中,是一種比喻,考生可以定義人生的縫隙是什麼,由實入虛自由發揮,展現感思與體悟的深度與高度,這亦是今年國寫的情意題鑑別考生程度的關鍵。

三、回饋高中的教與學

今年的國寫試題取材,結合現代議題,貼近生活與社會脈動,對於深化教學內容與活化教學現場,均有所啟發。

(一)知性題:從叔本華到現代企業的經營

知性題的引導文字中,甲文主要引用哲學家叔本華對「人就像商品一樣地被貼上標籤」的評論,以及標籤所形成的「刻板印象」,呈現標籤現象的「負面作用」。乙文則是先指出標籤對人的強烈影響,接著列舉蘋果(Apple)、星巴克(Starbucks)運用正向標籤激勵員工的事例,呈現標籤現象的「正面作用」。在強調「尊重個體」與「包容多元」的現代社會中,「標籤」對個人發展、性別平等、族群和諧與多元文化的影響,值得分辨與省思。

在教材中,可以與上述議題相連結的課文如:由〈范進中舉〉、〈孔乙己〉,探討以「中舉」與否的標籤評價一個人是否適當?以及它對一個人的命運有何影響?以〈陌上桑〉、〈畫菊自序〉,探討在「女性」的標籤下,羅敷與張李德和在性別角色上的侷限與突破。從〈諫逐客書〉、〈勸和論〉、〈戰士,乾杯!〉探討族群的融合、平等,與尊重多元文化的議題。

(二)情意題:從森林生態復育到人生的感悟

在情意題的引導文字中,作者以真切的實務經驗,呈現森林中的樹木從為生存而競爭,到因擁擠而失去生機,最後因縫隙而得以復育的歷程,同時體會到樹木的縫隙,是結束和開始共存的空間,也是由缺乏轉化為希望的空間。試題據此而引發「人生是否也需要縫隙?」的叩問。引文的取材對於當今「環境永續」與「生命教育」的議題皆深具啟發性。

在教材中,可以與上述主題相連結的課文如:由〈玉山去來〉、〈高尾山紀事〉領會自然之美帶給人的感動與啟發。從〈庖丁解牛〉看見「縫隙」中的養生哲學與處世之道。在〈始得西山宴遊記〉、〈赤壁賦〉作者的人生縫隙中,體悟物我合一、生命本體永恆不變的境界。

四、結語

綜觀今年國寫試題的引導文章和題目敘述,兼顧指引與示範作用,能提供考生謀篇的參考方向,又不至於侷限思考的空間。兩則試題皆是以日常生活的觀察或體驗為起點,表現自我的觀點或感悟。考生在平日裡若能培養理性思辨的能力,以及用心體察周遭事物的習慣,應能充分發揮題旨。

本年度國寫佳作已於 3 29 日公開刊登於本中心網站,提供高中教學與學生學習參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