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膽大心細,自我行銷:審查資料的三個吸睛法則和三個實作項目

“審查資料要花多少時間製作才足夠?”這是學生考完學測後,最常問我的問題。對於熱切期待上榜的同學來說,審查資料將是決定錄取與否的最後一哩關鍵路。有些科系在第二階段指定項目中,採計審查資料高達30%-50%的比例,細微的分數差距都會成為錄取的決勝關鍵。所以建議同學們,愈早開始愈好,邊準備才會發現,有許多細節還是得預留時間作調整,而這些過程通常比自己預估的還要耗時。

製作審查資料前,務必詳閱(一)校系分則查詢、(二)學校課程地圖、(三)大學科系網站等相關資訊,對於要申請的科系條件和限制,才有足夠的了解;其次,不妨蒐集學長姊過往的經驗談、製作的範例與建議;然後,再開始動手敘寫、設計與編排。此外,建議同學閱讀下列“三個吸睛法則,將其精神貫穿運用於製作資料時,可收事半功倍之效。另本篇文章,也將拆解三個審查資料最難敘寫的項目,包括多元表現綜整心得(N)、學習歷程自述(OPQ)、以及其它篇。這些功法將有助於提昇審查資料的質地,塑造出獨特的個人風格,能穩穩地捉住審查教授的眼球。

 

三個吸睛法則

要讓審查資料吸住審查者的目光,首先得從內容著手。雖說一般人都知道相同特質的人具有相互吸引的魅力,但卻不知如何善用這樣的吸引力法則。

  • 同好者會相互吸引,尤其是知識同好(閱讀偏好、思辨方向、問題解決方式)
  • 喜愛者會相互吸引,當你覺得自己是被喜歡、被關注的,好感度也會增加
  • 歸屬感會相互吸引,在生命中,你總是會吸引到那些你所關心、在意的社群

因此第一個吸睛法則,呈現你和這個科系領域裡的專家,有些什麼同好;不論是考試能考得出來的學科知識能力,或是一般紙筆測驗之外的多元能力。

  第二個吸睛法則,事前有足夠的校系認識和探索,此時正好表達你對這個科系的了解與喜愛。可以想像一下,當你對另一方有事前的瞭解並充滿期待時,對方通常也會對你有初步的好感。

第三個吸睛法則,也是吸睛術的最高境界,創造一種“歸屬感”。就像我們會互相關注彼此的需求和問題,試圖往對方靠近,創造共同努力的方向。這看起來有點抽象,其實就是「我選你,因為這個科系是我心所屬;你選我,因為我們能創造未來」的信念。

這裡有兩個範例,同學們可以比較看看為什麼第一種寫法只有一顆星的價值,而第二種寫法能獲得三顆星以上的期待。

【一顆星寫法】

我對未知充滿好奇心,對於已知更是擁有上進心。另外,我也了解如何團隊合作和溝通思考。在杜鵑花節的參與和生涯探索後,我覺得我的特質能在電機系盡情發揮,在貴系優良的師資和多樣的資源培育下,我一定能在科技領域找到自己的專業能力,並持續探索發展,貢獻社會,成為一流的人才。

 【三顆星寫法】

電機…實現夢想的地方(同好吸睛)

從小我就對日新月異的科技興趣濃厚,尤其是物理、數學等學科,未來想研究人工智能相關領域,高中曾修習機器人導論、數位邏輯設計等選修課程。

/電機…一流的師資和多元的課程(喜愛吸睛)

貴系擁有國內首屈一指的師資,包含多位IEEEACM Fellow;課程也是全國之最,除了紮實的必修課程外,還有跨領域專業選修課程,以及彈性的外系選修。

/電機…交換學生和企業實習(喜愛吸睛)

貴校和許多工業大國的大學,如:美國、日本、德國等有更多交換學習的機會,同時也強調產學合作,讓學生能到許多大企業實習,縮短學用之間的落差,現今不少產業界的洨洨者、企業家、中研院院士都是本校校友。

/電機…良性競爭與砌磋學習(歸屬吸睛)

高中時同儕間的競爭學習,讓我在不自覺間實力漸漸成長,因此我認為在充滿頂尖學生的環境中砌磋競技,是非常珍貴而不易得到的校園經驗。

簡言之,若想吸住審查者的目光,所有的呈現內容雖然都是在陳述你為什麼要申請這所學校、這個科系,以及你為什麼適合讀這個領域,將來還想學些什麼?但文本表現的層次卻有不同的感受。把握好同好吸睛、喜愛吸睛、歸屬吸睛的三原則,是一種值得參考的作法。

 

三個實作項目

● 多元表現綜整心得:通常以800 字和三張圖片為限,敘寫格式不拘。

多元表現包含高中自主學習等八個子項,大學參採最多的前三項是「高中自主學習計畫與成果」、「特殊優良表現證明」、「社團活動經驗」。以多元表現綜整心得,能恰如其分地說明,自己參與這些活動的動機、行動、感想和成果。以下提供三W的敘寫架構供同學參考:

■ What 提供哪些多元表現資料?如:自主學習、社團活動、競賽表現等。

■ Why 為什麼提供這些資料?如:表達動機、行動、興趣、特質、能力等。

■ How 和申請校系的關連性?如:能邏輯地串連作品資料和校系間的關連性。

此外,同學應盡量說明這些多元表現成果與所申請校系之間的關聯性,才能有效地幫助審閱教授從眾多同質性過高的資料中,快速地找到你才是適才適性的申請者。

● 學習歷程自述OPQ

學習歷程自述包含高中學習歷程反思(O)、就讀動機(P)、未來學習計畫與生涯規劃(Q)三個子項目。但在審查資料上傳時,申請者需自行依校系簡章規定將幾個子資料(有些校系只採計其中一、二個子項目)整合成一份學習歷程自述(合併過的)的PDF 檔上傳,因此申請者可以考慮將幾個子項目的內容,爬梳成有脈絡的文本,加上適度的版面編輯,會更有利於審查教授快速閱覽。

舉例來說,若某考生擬申請某數學系…

1、在學習歷程反思中,他可以說明過去數學學習成就表現(成績、修課、社團、競賽、作品等)、通常用什麼方法學數學。除了教科書,還學過哪些相關的知識及相關的能力培養(魔方、程式設計、益智遊戲等),曾自學過哪些內容,學習過程和心得…等。

2、在申請動機方面,可以說明自己從何時開始學習數學?為什麼喜歡數學並選擇數學作為志願?到目前為止最喜歡的數學定理、公式或理論是什麼?學習數學對自己的意義和影響是什麼?為什麼選擇該校的數學系為志願?

3、在未來學習計畫與生涯規劃中,不妨大膽想像未來在數學上的理想是什麼?而這些理想該用哪些方法或步驟去實現?關於未來學習和生涯規劃不再只受限於過去的讀書計畫。

  上述以數學系為例的敘寫方式,主要把歷程反思、申請動機、未來學習和生涯規劃作了一些區隔,但區隔中又有貫穿的主軸表述,既不會淪為一直重複說一樣的事件,又能符應大學校系想參看的內容。

● 其它(個人資料表、自傳、推薦函、小論文、作品集,其它有利審查資料)

  ■ 個人資料表:不論科系是否要求,都可以考慮製作個人資料表。這張簡表能在最短時間內,快速傳達出申請者的特質、能力、興趣和生涯期望等有效資訊。不論放在其它項首頁或自傳前頁,都很適合。

  ■ 自傳:有「編年法」、「大事紀」、「類別篇」…等各種不同寫法,每種寫法各有優點,端看自己在自傳中想要強調的重點是什麼。例如:對有豐富比賽經驗的人而言,大事紀是不錯的寫法,強調出「○○能力競試」、「○○選手選拔」等過程。若是多元表現很精彩的同學,就不妨採用類別篇的寫法,強調出「溝通合作的能力-幹部與社團」、「大自然休閒-戶外野營」等。

  ■ 推薦函:如科系要求推薦函,申請者應有足夠時間提早準備。推薦人不一定以知名人士為佳,能和科系領域相關又了解自己特質的師長,便是合適的推薦人。

  ■ 小論文:撰寫小論文需文獻整理、論述主軸、觀點評論、結尾重點,且依據小論文的正確格式來寫,絕對不是維基百科的複製貼上而已。建議同學在完成後,送請師長過目並提供建議。

  ■ 作品集:繪本、文本、影音等作品,除了影像及文字說明外,若有網址可提供連結。

  ■ 其它有利審查:語言能力證明、專題研究摘要、社團課程簡報等。

 一以貫之:風格、字體、色彩等版面編排,具有耐看好讀的一致性

通篇版面的賞心與易讀,首重格式一致,字體適中,編排大方,行距間留有可呼吸的空間,並且每個符號及文字都在傳遞有效的訊息,最忌諱視覺訊息的雜亂和不知所以。例如:過多的字型變化降低了文字閱讀的舒適性,有圖片卻不知圖片在表達什麼訊息,色彩多變導致訊息接收干擾。建議同學們多觀摩學長姊的優秀範本,也許其中就有適合的風格可以仿作學習。

最後,我想分享《贏家才知道的心想事成秘密:成功者的吸引力法則,讓全宇宙都來幫你》這本書中所提到的概念,「沒有目標的人,就像沒有舵的船,隨著潮汐和風向任意飄蕩。一個目標明確的人,就是一艘有舵的船,可以直達目的地。一旦有目標,會很驚訝自己的運氣扶搖直上。」若想如願申請上理想校系,最重要的就是清楚地知道自己在眾多科系中最想要什麼,並條理分明地寫下來,用熱情逐步地完成它,就能大大增加得到它的機率。

祝福正航向目的地的你,心想事成!當然也要努力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