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107學年度指考非選擇題評分標準說明-歷史

大考中心歷史科研究員/管美蓉、劉慧 撰
一、前言
閱卷時,每位閱卷委員均有一本「107學年度指定科目考試歷史考科閱卷參考手冊」作為依據,手冊中詳列各題評分標準及參考答案,包括滿分、部分給分參考答案及0分答案等內容。
延續過往原則,錯別字不扣分(除重要關鍵詞或專有名詞外),若文字表達不清晰,用字不當,酌予扣分,至多扣1分。
由於考生答案類型繁多,限於篇幅,在此無法一一列舉,以下謹就試題解析及滿分參考答案加以說明,並從文意理解、歷史知識、文字使用三方面,來分析考生作答中較常見的問題。
二、試題解析及滿分參考答案說明
下表是本年度非選擇題各大題得分情形,非選擇題總分為20分,本年度平均得分為10.9分,平均得分率為54.5%,比106、105年的46%高,但低於103、102年的59%、56%。其中第二大題的得分率最低,只有32.16%;第三大題最高,為75.25%。
表一、107年度指考歷史科非選擇題各大題得分情形

第一大題
(滿分6分)

第二大題
(滿分6分)

第三大題
(滿分4分)

第四大題
(滿分4分)

合計

平均得分

4.29

1.93

3.01

1.67

10.9

得分率

71.5%

32.16%

75.25%

41.75%

54.5%

第一題

(一)試題解析
本題三則資料和頭髮有關,旨在測驗考生能否理解日治時期臺灣人民對總督府推行斷髮運動時的反應。資料甲為潘雲菴詩作,從詩作中的「悔染陋風」、「奮然割去一時新」、「文明樣」判斷,可見對於斷髮是樂意的。資料乙中洪棄生提到「是何世界任戕殘,警吏施威六月寒」,可推知是被迫斷髮。資料丙是李春生言論,當中「素喜西制」、遊日時遭「擲石譭罵之苦」、「決意斷辮改妝,以為出門方便之計」,可見是出於個人意願,加上受辱的經驗,為方便而決定斷髮。
(二)滿分參考答案
1.日治時期;斷髮
2.甲、丙;甲:追求文明 或 去陋習,丙:喜西制 或 身體受辱 或(出門)方便
(三)評分及考生作答情形說明
從考生作答的情形來看,此大題得分率有71.5%,可見多數考生對日治時期推行斷髮運動並不陌生。至於答錯的情況,可由三方面說明:一、文意理解方面,部分考生對資料乙的理解較弱,誤以為作者為了「想做官」而主動剪辮;也有考生誤解「態度較主動」的意涵,故在回答第2小題時寫了「乙:日警施壓」。二、歷史知識方面,少數考生將第1小題誤答為「清朝薙(剃)髮令」,看來混淆了清初剃髮與日治時期斷髮政策。至於寫「日治時期剃髮運動」的考生,日治時期可得1分,但「剃髮」一詞並不正確,因此這一小題只能得到1分,其問題可歸類在三、文字使用方面。其他類似例子包括「剃頭」、「割髮」、「解辮」等,顯示無法運用精準的詞彙來指稱日治時期的斷髮剪辮。
第二題
(一)試題解析
本題利用考據學講究以漢論漢、依循過去時代所用名詞的原則,測驗考生是否能辨明同一詞彙在不同時代的不同意義。考生有《史記》作者為西漢太史公司馬遷的基礎知識,故讀了題目資料乙中,《史記》寫到周太史(史官)讀史記、孔子讀史記、孔子因史記作春秋,應會產生懷疑:如果「史記」是指《史記》,在司馬遷以前的時代(周朝),怎麼會讀到西漢才寫成的《史記》呢?合理的解釋就是,「史記」原是泛指記載歷史的著作,在司馬遷的作品備受後世推崇後,此二字才成為司馬遷著作的專稱:《史記》。
此二字成為司馬遷作品的專稱之前,司馬遷的作品原被稱為《太史公(書)》、《太史公記》,如《漢書.楊惲傳》中所稱。《漢書.藝文志》的「太史公百三十篇」,指的是司馬遷的作品有一百三十篇。
故資料丙王鳴盛寫道:「漢志史記百三十篇」不妥之處在於,《漢書》是用「太史公(記)」來稱司馬遷的著作,而不是用「史記」來稱呼。也就是說,儘管到了清代,《史記》已專指司馬遷著作,但若以考據學的觀點來看,回到漢代則並非如此,故應使用漢代的詞彙。
(二)滿分參考答案
1.司馬遷的著作 或 《史記》;古代史書
2.應改為「漢志太史公百三十篇」,因為西漢時「史記」一詞是泛指古代史書,並非專指司馬遷的著作。
(三)評分及考生作答情形說明
此大題的得分率只有32.16%,正確作答的比例明顯較低。第2小題作答常將問題誤解成漢書與史記的關係,例如回答「是太史公記百三十篇,並不是漢志」、「共百三十篇的是司馬遷所著的《史記》,而非漢書」、「因為百三十篇是在《史記》中而不是像王鳴盛所言的在《漢(書藝文)》中」。這種誤解(包括第三個答案中缺了「志」一字)可能源自考生不熟悉文言語法,不知道王鳴盛「漢(書藝文)志史記百三十篇」的意思與資料甲相同,是指《漢書.藝文志》提到司馬遷的史書有一百三十篇;換句話說,部分考生誤以為王鳴盛是說《漢書》記載歷史,共記了一百三十篇。
第2小題另一種常見的誤答是「不能確定是否有百三十篇」,這樣寫的考生恐怕是沒有理解題目中「從考據學角度來看」的意思。除了上述兩種誤解,文意理解方面的問題還有一個,即部分考生無法由資料乙四則簡短引文,理解到「史記」一詞是古代史書的泛稱,故在第1大題的後半寫了《尚書》等其他特定作品。
至於文字使用方面,第2小題需要考生較完整地作答,以便充分、清晰地傳達出個人想法。例如一位考生答道:「在資料甲中他是指太史公百三十篇而不是丙所說的史記百三十篇」,就不如另一位考生的答案來的清楚:「根據甲、乙資料,應將此句改為『漢(書藝文)志太史公百三十篇』以符合《漢書》原文,且若只寫『史記』,將不知是指《史記》中的史記(古代史書)又或是《太史公記》。」
第三題
 

(一)試題解析
本題透過兩則資料的比較,檢測考生能否理解羅馬時代對外族敘述中,其實隱含著書寫者個人的價值觀和特定標準。題目來自羅馬史家Ammianus Marcellinus的作品,當中「醜如怪物,看來像是站立的野獸」,明顯可見其對匈人態度輕蔑。而從文中批評兩個民族之處,可推知史家看重的要素,如:「沒有固定的居所」,對應出羅馬人有固定的居所;「沒有法律」,顯然劣於羅馬從共和到帝國的法律發展;「未以耕地為生」,則對照出羅馬人從事農耕。
(二)滿分參考答案
1.優越 或 文化本位主義 或 輕蔑
2.定居/農耕/法律
(三)評分及考生作答情形說明
本題得分率高,達75.25%,顯見考生大多能正確地閱讀理解題目,從中找尋答案,也能運用羅馬文明與周邊民族關係的背景知識。在文意理解方面,部分考生誤解了第1小題,以為需要對資料甲、乙各自作答,於是答了「資料甲用鄙視的心態,較主觀。資料乙用較客觀的心態,純敘述」;然而這樣的寫法是見樹不見林,忽略了兩份資料強烈的共通性。
由於本題需要將幾段敘述背後的態度或當中意涵加以概念化,故在文字使用方面精準簡短即可,不適合抄題幹,也不需迂迴描述。以兩個第1小題的作答為例:「史家認為這些外族比較缺乏紀律,沒有固定的住所,以有點輕視他們的心態來看待他們」、及「他認為兩個族群都是居無定所,沒有法律的野獸」。前者並沒有錯,但可以省略紀律與住所的部分;後者則沒有試著概念化,是較不理想的答案。
第四題

(一)試題解析
本題旨在測驗考生對近代以前撒哈拉沙漠地區貿易發展的認識。非洲的沙漠阻礙了交通、商業與文化交流,駱駝具有耐旱耐勞的特性,對於克服沙漠氣候地形有極大幫助。駱駝在運輸上的使用,引發了「沙漠運輸革命」,發展出大規模的長途定期商隊貿易,有助於商業發展,促進更多交流。西非的貿易原來是以沙漠南方的草原區為中心,當地居民將更南方的林區所產黃金向北運送,交換沙漠地區所產的鹽。南北跨越沙漠的貿易路線出現後,其他的物品亦紛紛加入貿易活動,尤其是高單價且較便於運輸的商品。商路向南北延伸,連繫起西非南部與北非地中海岸,渡海即是歐洲;順著沙漠以南的草原區亦可東行,前往埃及、中東地區。商業利益促成了西非的迦納、馬利、桑海等國先後興起。這些貿易路線也是中世紀歐洲黃金的重要來源,帶給葡萄牙探索西非沿海地區的一大動力。
(二)滿分參考答案
1.駱駝(商隊)
2.黃金/鹽(岩鹽)/奴隸/可樂果/象牙
(三)評分及考生作答情形說明
此題得分率為41.75%,屬於中間偏難。文意理解方面,此題文字雖長,但對部分考生而言不構成答題的障礙。歷史知識方面,由於大航海時期之前的西非較不常入題,有部分考生對此並不熟悉,在答第2小題時,寫的是中亞絲路的商品。還有些考生較不理解商品由駱駝背負橫越沙漠的條件限制,故作答時寫了沉重或是體積龐大的商品,如糧食穀物。文字使用方面,較普遍的問題則是錯字,例如關鍵的駱駝寫錯,不得不扣分,甚是可惜。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