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
授課節數
|
占總節數百分比(%)
|
1. 物理學與測量
|
3.5
|
1
|
2. 物質的組成
|
2.5
|
1
|
3. 物質間的基本交互作用
|
3
|
1
|
4. 能量
|
4
|
2
|
5. 宇宙學簡介
|
2
|
1
|
6. 力學
|
68
|
30
|
7. 熱學
|
12
|
5
|
8. 波動(含聲波)
|
20
|
8
|
9. 光學
|
23
|
9
|
10. 電磁學
|
45
|
19
|
11. 近代物理
|
24
|
11
|
12. 實驗
|
25
|
12
|
※註:各年級命題範圍的百分比例分配,約略如下:
高一基礎物理:0-5%、高二基礎物理二B:35-40%、高三選修物理:60-65%。
二、規劃讀書時間
有了正確的心態,接下來就是使用正確的方法來讀書。至少該做到分配時間複習高二基礎物理二B和高三選修物理上。
訂定每週進度,逐步完成。切記必須在高三下第二次模擬考之前熟讀一遍,並熟練各種基本題型。
高二基礎物理二B部分:著重在學測未入題的部分,例如:斜面運動、平面運動(平拋與斜拋)、靜力平衡與靜摩擦力、牛頓運動定律與動摩擦力、動量守恆與衝量、等速圓周運動、簡諧運動、角動量、重力位能與力學能守恆、萬有引力與克卜勒行星定律應用、碰撞(非彈性碰撞、二維碰撞)、力學實驗。
高三選修物理上部分:一般而言,高三選修物理上,因為同學大多專注於準備學測,以致於常常忽略此部分。其實,高三上的熱、氣體動力論、波與聲音和光學的基本概念,在準備學測時都已有涉獵,只要再花一點時間整理部分理論、公式,即可完成基本複習工作。其中要特別注意的是靜電與實驗部分,靜電學單元,應該先複習一遍,以便於高三下電磁學課程的銜接。而高三上的實驗,往往是指考取材的熱門單元,應該再針對實驗的內容,閱讀相關的資料,省思一下實驗的物理理論、進行方式、使用的儀器、測量的重點及相關的注意事項。
三、臨陣磨槍──考前衝刺準備工作
歷經學校的指考模擬考及段考,相信已經把高三所有物理課程「洗」了一遍,接下來由於考前時間有限,必須抓住要領來做最後的統整才最有效率。
1. 利用平時所做的綱要整理,迅速地複習一遍。
2. 準備近十年的指考試題,尤其從近五年的題目開始做起(99課綱),並模擬應考時的真實情況,以避免在考場中,因緊張而產生不必要的失誤。
3. 準備一本筆記本,將平時練習題、段考、複習考題、模擬考題、歷屆指考題當中所做錯的題目,收集起來,並簡單標明做錯的原因及補述正確的觀念和解法,考前瀏覽,事半功倍!
4. 部分物理學的觀念,課本所提不多,如:假想力、內動能、二維碰撞……等,這些對於觀念的了解及解題均有幫助,如有時間,能多下點功夫理解其中的物理概念最好,但考前可略過此類問題,以免浪費太多時間。
四、面對挑戰──入試應考技巧
進入試場,拿到考題先閱讀題目的說明事項、所給的公式或常數等資料,作為解題的參考,將整份考題瀏覽一遍。每一題在答題前先詳細讀題,看清題目所問為何、所給的條件或假設條件,並加以註記,了解出題方向,將有把握作答與較簡易的題目做記號。
整份考題必有觀念題和演算題,先答觀念題,掌握基本分數,再做非選題(計算題、問答題)。
做非選擇題的演算題時,先列出題目的已知條件,必要時要畫力圖(或分析圖),然後盡量將演算過程列出,引用公式時必須先說明來源定律或原理,將公式列出再代入數據計算。有時發現題目的解法不只一種,以不同的觀念或定理亦能導出相同的結果,應選擇最清晰簡潔的方式來作答,以減少繁複的演算過程,這樣可以避免計算上的失誤。
做問答題時,要將根據之原理、定律或定理稍加敘述,必要時列出物理公式配合說明,要直接切入問題核心,切記不要答非所問。
五、考試中,如何掌握自己的情緒
1. 發考卷時,閉上眼睛,調勻呼吸,盡量放輕鬆。
2. 拿到考卷時,應先迅速瀏覽一遍,找出自己會的題目。而在做這些題目時,提醒自己要更小心謹慎,掌握必得的分數。
3. 遇到不會寫的題目,告訴自己:「別怕,別人一定也不會」,然後大膽地嘗試解題。
4. 得出不太有信心的答案時,檢視自己的解題觀念、流程及所用的公式有無疏失,並注意計算上的粗心;若一切都沒問題,告訴自己,這就是標準答案。千萬不要患得患失,徒然浪費時間。
5. 全部題目做完後,檢查最後答案的單位,常常這個關鍵的步驟,就等於是做了一次驗算。若還有剩餘時間,謹慎從頭檢查一次,並保持情緒的穩定。
不要懷疑自己的能力!你只是沒有去做而已!
好成績不會憑空出現的!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