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如何破解指考化學?!

國立臺南第一高級中學 化學科老師/林偌婷 撰
翻閱歷屆試題,總是能看到眼熟的、常考的題目,加總起來少說都有70、80分左右,換句話說,當你具備「課本」上各章節的觀念知識,面對一份指考化學科試題,心平氣和寫起來至少應該要70分起跳。關於這樣的說法,或許你會說「老師,你很誇張耶!」但這除了是老師的期待與祝福,也是你一定要知道的事實!一張考卷一定有基礎知識題,尤其是指考這類嚴謹的大型考試,選題更會注意難易度分配。這些都可以在寫過一回歷屆試題中得到驗證,當然,如果得到不及格的分數,別急著踢館反駁,趕緊回頭把不熟的部分再重新唸過!
除了基本題型,細看近幾年的指考題,總會出現一些勞形苦神的考題成為得分障礙,要如何破解這些在老師看來覺得精彩但學生看來覺得心煩的題目呢?以下是一些答題心得要跟考生們分享:
一、破解沉澱型科學推理題:
沉澱規則的題型常常推陳出新,從早期的樹狀圖(類似祖譜圖)到102年辨識標籤掉落的樣品、103年氧化還原、酸鹼反應、沉澱反應混搭入題、104年綜合反應挖空推理題(5個空格,如左下圖)、105年挖空推理題再進化(變成6個空格,如右下圖),可以發現題目難度不斷提升,這些具高度鑑別度的題目到底從何切入下手呢?(部分試題參考如下,完整題目請參閱大考中心歷屆試題)
濃度均為0.1M 的五種水溶液:AgNO3、NaBr、HCl、Na2S、Na2CO3,有如圖2 所示的相互反應關係, 亦即將圖中每條連線兩端的溶液等量混合, 都會有明顯可辨認的化學反應。試推演每一種溶液在圖中的位置。(104試題) 張老師給了學生五種水溶液:H2SO4、NaOH、CaCl2、Cu(NO3)2、Na2CO3與一小瓶金屬粉末,請學生以實驗結果表示這些物質之間的關係。學生交了一份報告:如圖7。 圖中的每一連線兩端的物質兩兩相加,均會有明顯的化學反應…..。(105試題)
主要分成理解和記憶兩部分:
(1)理解部分:
萬事起頭難,看到這種將含有無機離子水溶液混合的題目,首先要先想到常見反應類型,高中化學的核心無機反應不外乎沉澱反應、氧化還原反應、酸鹼中和反應、錯合反應等,就是往這些方向思考就對了,弄清這些反應的本質與差異,有助於快速解題。另外,考題的用字遣詞也要注意,從105年的題目敘述,發現命題者將取代反應有金屬析出視為有沉澱產生,如果一直誤以為是單純的沉澱反應,答題時可能會陷入膠著。
(2)記憶部分:
化學要背的好像很多,但常考的其實就那幾種,時間有限下,通常我都告訴同學基本的沉澱規則一定要會,進階內容如沉澱再溶解的例子就背幾種常見金屬即可(如鋁、鋅、銅、銀),否則口訣背了一大串,要用的時候還是傻傻搞不清,反而傷神啊!
以下列出一些歷屆大考常考概念,應考生一定要會的項目供參考,當然同學如果想完整學習,老師絕對舉雙手贊成!
     ①沉澱反應:
            AgCl白色沉澱、AgBr黃色沉澱、PbI2黃色沉澱、ZnS白色沉澱、碳酸鹽沉澱、氫氧化物沉澱等。
     ②酸鹼中和產生氣體:
            Na2CO3 + 2HCl → 2NaCl + CO2 + H2O,此反應為必會公式,破題都靠它!
      ③氧化還原反應:(活性大的元素可以置換出活性較小的元素)
            金屬取代反應如Zn + CuSO4→ ZnSO4 + Cu
            非金屬取代反應如Cl2 + 2NaBr → 2NaCl + Br2等。
二、破解新穎實驗題
一份考卷除了適量的基本題讓學生有基本分數外,通常會有幾題新穎題目穿插其中,才會讓整份考卷看來平易近人又不失創意,但考生最怕遇到完全沒看過的題目,尤其這些題目的長度通常會長到沒時間看第二次,到底該怎麼破解這類命題者絞盡腦汁發想的創意題呢?
主要是態度問題,切記要心細膽大!
(1)讀題要仔細:
以105年非選第一大題藍瓶實驗為例,部分題目如下:在500mL的平底燒瓶內,倒入濃度均為2%的葡萄糖與氫氧化鈉的水溶液各150mL,然後滴入亞甲藍液(氧化還原指示劑)數滴,亦即燒瓶並沒裝滿溶液。蓋緊瓶蓋後搖一搖燒瓶,溶液立即呈現藍色,試問此實驗的氧化劑與還原劑為何?在讀過題目後,可以找出反應物可能有葡萄糖、氫氧化鈉、水、亞甲藍,對,如果你只找出四種,那分數大概差強人意,勉強達標!但倘若你熟讀高中課本,就會確定題目所提及的物種只有葡萄糖是還原醣,可以是還原劑,其他如氫氧化鈉、水、亞甲藍等,從來就不是課本中常見的氧化劑或還原劑,當然就不可能是答案!所以我們還欠氧化劑,但在哪呢?記住,要卓越,就是得細心再細心,能人所不能,視人所不見。再看一次題目,發現一句不太有存在感的敘述了嗎?
「亦即燒瓶並沒裝滿溶液!平淡描述的語句怎麼可能出現在嚴謹的大型考試中呢?醒醒吧!同學!這不是寫週記湊字數,這是關鍵!答案就藏在裡面!沒裝滿溶液換句話說就是裝了空氣,空氣裡面當然就只有氧氣是常見的氧化劑囉!再提醒一次,乍看之下很難的題目,答案都很單純,從自己學過的內容去過濾題目篩選答案,提高成功獲得答案的機率。
(2)大膽下筆作答:
以101年非選第二大題為例,相當具有創意,相信許多老師也沒看過類似反應,更何況是第一次參加指考的學生。此題題目長達14行,但關鍵就在倒數2行:演示後陳老師說,電極上的附著物,是日常生活中可用得到的物質。其中之一用於電池;另一見於家用急救箱。因為此題是該卷最後一題,最後一哩路,就算看不懂題目,也要把所有空格都填滿。但絕不是毫無道理的瞎猜填空!快速分析如下,此題看起來是氧化還原反應的延伸,電極上的附著物之一常用於電池(此時腦袋中應該至少會浮現出勒克朗社電池和鉛蓄電池吧),此附著物非鋅則鉛,但現在因為環保問題故鮮少用鉛作實驗,要猜當然要寫鋅!另一個附著物則常見於家用急救箱(雖然家中未必有急救箱,但優碘這玩意兒應該是反射思考了吧),同時搭配很重要所以出現三次的黃褐色關鍵字,靈光乍現,此物質就是碘!沒錯,這麼特別的實驗,反應的主角只是很簡單的鋅和碘。再次驗證,題目愈冗長,答案愈簡單。同學!要相信自己的理科直覺,合理推測後,大膽寫下如此純粹又美好的答案吧!
無論課綱怎麼調整,用考試評鑑學習程度仍是升學必經之路,既然無法避免,必須抓到關鍵打到重點。及之而後知,履之而後艱,本篇獻給積極準備考試的你/妳,這裡傳達的是應考心法,三年磨一劍,要把高中所學在考試中發揮到極大值,了解出題者的想法當然很重要,就是脫離不了課綱內容,再次強調,熟讀課本一定足夠,搭配適量練習題,保留沉澱的時間,祝福你/妳,加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