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國寫試辦第一題的評閱觀察2

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林明照 撰
此次參與閱卷工作,在試題及考生作答方面,有幾點意見提供參考。
首先,在試題方面,就筆者所評閱的第一題而言,題目要求考生試著分析四種與道德有關的行為背後的動機,包括馮諼焚毀債卷、朱家收留季布、士紳禮讓婦孺以及企業賣一捐一等。整體而言,題旨立意良好,能讓考生發揮分析的能力。不過,其中似仍蘊含思辨空間不大的問題。例如馮諼焚毀債卷及企業賣一捐一,前者因為多數考生已閱讀過或熟悉此典故,因此答題大抵不超出焚券以「市義」的方向;至於後者,考生答題內容亦多趨於一致,多數都朝企業欲透過公益形象,達致行銷目的方向回答。就此而言,此二題對於學生分析能力的辨識度其實不大。此外,由於此題實際上包含四小題,因此,在評分上也顯得較為複雜。綜言之,若題目能夠集中於一個有待分析的問題,並且具有一定思辨及討論的空間,則無論在評分或考生能力辨識度皆可能較為理想。
其次,在考生作答方面,就筆者所閱的答案卷而言,除了少數能清楚、明白地直接回答其所認為行為者的動機內涵,多數考生在答題上呈現過多不必要的敘述。例如複述題意、情境描述等。能夠針對題意要求,直接清楚、扼要地說明其觀點者並不多。其次,也有不少考生未能區別動機與行為意義,因而在答題時花不少篇幅解釋行為的意義或價值,甚而凌駕或取代了對於行為者動機的分析及評價。例如過多地說明鐵達尼號船上士紳禮讓婦孺的行為意義及價值,或是評論企業賣一捐一活動的社會影響及其價值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