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英聽測驗不只是一個升學測驗

大考中心 / 管美蓉、黃璀娟 撰
本中心正式辦理高中英語聽力測驗以來,一年二試,考生若報考兩次,成績可擇優使用。自102至105學年度,經兩次擇優之後,每年度A等級考生比例大致維持在20%至22%,B、C、F等級考生比例則每年略有差異。106學年度的考生是十二年國教第一屆學生,其整體表現要等二次考試後,經擇優計算,再行觀察。
大學校系重視學生英語能力
各界關切,106學年度以英聽成績設為檢定的校系數相較於105學年度又為減少。我們了解,由於檢定是各管道招生的第一輪篩選,校系確實可能在考量將影響未來可招收學生的特質(不同的學科成績表現)後,傾向保守。不過,比較近三年招生簡章,雖然設為檢定系組數減少,但設為個人申請第二階段審查資料則為增加,由104學年度共計170系組增為105學年度186系組,106學年度亦有將近180系組,其中以臺灣大學41系組,占全校六成五以上為最多。由此看來,大學校園在推廣國際課程與國際環境下,學生的英語文能力有其重要性。事實上,部分大學已使用學測、指考英文科成績與英聽成績做為入學後大一英文免修或分班的審查條件之一。
英聽測驗不只是一個升學測驗
完整的英語教學應該包含聽、說、讀、寫四大面向,以往礙於設備不足,臺灣英語教學偏讀、寫,輕聽、說。101年開辦的英聽測驗,所代表的意義不僅是一個升學測驗,更改變了臺灣高中英語教學只重讀寫的現象。高中老師說:15年前只有少數高中重視英聽的教與學,但現今各高中教室裡的師生彼此都正歷經一種改變;學生說:「不考英聽,我們的競爭力會下降」(選才電子報263期)這個教學現場的變化是集合眾人之力共同完成的英語教育的里程碑。我們很努力,只希望有成效。
消弭城鄉,補助校園設備大步走
為了消弭城鄉高中設備落差,國教署與各縣市政府於103-104年總計投入經費九千萬以上,補助168所高中職校園播音設備與改善工程,獲得高中教師高度肯定,得以讓學生校內學習更為活潑,也可提升校內英語聽力測驗施測技術(選才電子報263期)。同時,若學校有心,偏鄉離島也可推動學生學習,如澎湖馬公高中,五年前闢了三個英聽自修教室,學生可在午休或放學時段,從圖書館借英聽教材,到自修教室播放練習,且有老師排班指導;該校另闢四間英聽教室,規定每周四節的英文課,至少一節到英聽教室上課(聯合新聞網2015/10/12)。城鄉發展有落差是事實,但重點應在於致力弭平落差,我們看到許多學校的努力,也看到許多不同團體致力於協助偏鄉學校進行翻轉教育,更看到主管當局對於學校的支援與資源投入,這就是一種成效。
不做,可能不會怎麼樣,但做了,肯定會不一樣!
教育部統計處於105年7月7日公布2015年亞洲國家托福成績概況分析,我國托福成績為80分,略高於亞洲平均分數79.6分,排名亞洲第12位,其中閱讀、聽力、口說、寫作能力成績平衡發展。再觀察近年成績概況,從2012至2015年亞洲托福成績排名,臺灣在亞洲30國當中,由17名升到12名;聽力成績由19分到近三年都達20分。雖然沒有直接證據,但與近年開始辦理英聽測驗,學校英語教學開始重視聽、說能力,應有相輔相成之效。
與世界接軌,英語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工具。臺灣學生未來的舞台不是只有在兩千三百萬人的臺灣,而是全世界。誠如國立臺灣大學校長楊泮池於2014年天下雜誌《走出學術巨塔 國際化不能等》專訪中所言,臺灣人才,要站上世界舞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