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從興趣的角度看校系選擇

新北市立中和高中輔導主任 / 陳玉芳 撰

隨著大學個人申請入學統一分發結果公告,考生一顆懸而未決的心總算塵埃落定。這份不確定感,從升上高三即細火慢煎,在獲知學測成績後持續延燒,實在很折騰,但卻也是人生重要的磨練。

許多考生躊躇著該如何選擇校系?我的興趣到底是什麼?在甄選應試後,也多有未能及早準備的懊悔感觸!陪伴考生經歷這段學習旅程,有些高三學長姊的寶貴經驗是值得高一、二學弟妹們借鏡的。

重點一:具體而微分析心理測驗的結果

心理學家皮亞傑曾說過:「一切有效的工作必須以某種興趣為先決條件。」而今在校系選擇上,一般高中生所考量的因素,大致包含自我環境、學校環境、學術聲望、未來就業、以及成績高低等向度。而自我環境部分,高中生普遍關切:「我選擇的校系對應到的學習內涵或未來職業,是否符合自己的興趣」。

究竟該如何知道自己的興趣所在呢?

多數學生在高一時曾做過「大考中心興趣量表」,高二下或高三上曾做過「大學學系探索量表」。如果你當初有用心完成這兩份心理測驗,那麼在釐清自己的興趣、個性適合哪一領域時,它們確實是寶貴的參考!

其中,在擇定校系的部分,可以擅用「大學學系探索量表」來協助自己瞭解大學科系的學習興趣,找到和興趣適配的「學類」。此量表以知識領域為架構,讓我們了解大學各領域都或多或少的需要三十種知識,並理解到平日學習的學科知識在未來可能會有比重不一的用途;抑或幫助自己釐清在喜歡的領域中,還有哪些個別的知識是較為不足,需進一步涉獵的?它與目前學科表現出的能力之間是否有關聯?這些都是引導自己更深入探究自我的訊息。

重點二:從「有趣」蘊釀「樂趣」,再聚焦「志趣」

從經驗中來發展興趣,你會發現興趣並不是一個靜止的概念,它隨著身心的成熟、經驗的增長,會表現出不同的深刻性,就以學習數學為例說明如下。

1.有趣:從自己對直觀的新鮮事物感到好奇開始,例如:從小就覺得數字遊戲蠻好玩的。這種「有趣」的感覺是短暫、飄忽不定的,但會讓人喜歡多算數學、多接觸與數字有關的事物,這是學習的美好開端。

2.樂趣:很多事在多學、多練習後,能力往往就帶動起來,所以常算數學的人,有了成就感後,會感到興味盎然,更熱衷於學習數學的過程。在這個階段,能力的提升是重點。

3.志趣:從樂趣到志趣的確定,關鍵是行動力和意志力。因為對數學產生求知欲,會自己設定標準,朝目標努力前進;甚至思考未來是否選擇與數學有關,或重視數學能力的校系。

陳之藩時空之海一書中曾說:「想要知道自己的興趣,從而把握它,那麼要:廣泛的認識,勇敢的割捨,耐心的堅持。」這句話對高一、二學生而言是極貼切的提醒,由廣而專,由多元探索而聚焦專精,正是找尋興趣的過程。所以趁著一、二年級時間較充裕時,多一些主題性的閱讀、選擇相關性的社團,篩選幾個喜歡的大學營隊去體驗、擇定想進一步探究的議題來撰寫小論文參賽、甚至參與科展或學科能力競賽…等,這些都是興趣探索的具體行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