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112 學年度分科測驗公民與社會考科延續 108 課綱素養導向命題的精神,試題結合生活情境或學術探究情境,強調分析推論與歸納資料的探究實作技能,並以混合題/非選擇題測驗考生活用公民知識與清楚表達說明的能力。
考後數據顯示,本卷試題的整體平均得分率為 56.58%,難度中等。與 111 分科測驗相較,因難題比重提高,致頂標、前標略為下降,頂標由去年 53 級分降為 51 級分,前標由去年 48 級分降為 47 級分,均、後、底標則完全相同。不過從各級分人數百分比分布來看,則與近年接近。鑑別度方面,高鑑別度試題占 27.9%,中鑑別度試題占 55.8%,低鑑別度試題占 16.3%,高鑑別度試題比例稍低於 111 年,但高於 110 年。
從試卷組成來看,全卷共有 43 小題,同樣分為第壹部分選擇題(占 66 分)及第貳部分混合題或非選擇題(占 34 分);其中第貳部分含 4 小題非選擇題,配分 22 分,符合《考試說明》非選擇題占 20-30%的規範。值得注意的是,全卷共有 32 小題是以單選題題組或混合題組的方式設計,延續近年公民與社會的題型特色;題組除可提供較完整的作答情境脈絡,也提醒考生將所學公民知識活用於各種社會議題或情境中。
二、試題特色
以下分別由試題取材與題型設計,分析本卷試題特色。
(一)試題取材
1.總綱議題適切融入
108 課綱總綱實施要點規定,課程設計應適切融入性別平等教育、人權教育、原住民族教育、法治教育、資訊教育等議題,綜觀本卷取材如第 11-12 題題組討論網路上的隱私與言論管制議題、第 40-43 題題組思考身障者文化平權等,確實將上述各議題融入試題中。
2.取材媒體報導與生活情境
社會領域加深加廣課程希望「引導學生從生活現象的議題或問題出發,培養社會科學探究與實作能力」,本卷由貼近學生生活情境(第 2 題學生成績、第 36-37 題題組家庭遺產),漸次進到社會環境(第 5 題警方記者會、第 11-12 題題組兒少個資保護、第 15-16 題題組廣播換照)、國家政策(第 13-14 題題組原住民族權利、第 27-30 題題組國際賽事、第 40-43 題題組音樂廳整修),乃至於國際政經局勢(第 17-19 題題組美中競爭)等皆有涉入。如果考生平時關心時事,會有似曾相識之感,甚至可以明確意識到是哪件新聞事件抽象化後的改寫。當然,試卷皆會提供充分答題線索,即使未關注到該則新聞或生活體驗情境(如第 6 題社群軟體的使用),亦不影響作答。
3.落實探究與實作深化素養學習
本次試題也強調對資料的分析推論與歸納,例如學生蒐集調查結果(第 2 題學生成績)、統計資料(第 33 題國會選舉結果)、學者觀察研究(第 1 題家務勞動、第 3 題教育與職業聲望、第 32 題社運觀察)或研究報告(第 34-35 題題組公民會議)等,將本科領綱探究與實作欲培養社會探究能力的四個要項:發現與界定問題、觀察與蒐集資料、分析與詮釋資料、總結與反思,轉換設計為題目選項,評量考生相關技能。
(二)題型特色
1.結構層次具多樣性
檢視整份試卷,以性別議題為例,由現象觀察(第 1 題)、界定問題(第 34-35 題題組主題文),再到延伸反思(第 35 題作答),展現出同一議題的不同層次;關於平等權概念亦有類似的設計,即先關注到不足、不平等現象為何,漸次如何觀察或評價,最後是有無積極改善的做法。這樣具有層次的設計頗值得讚揚與鼓勵。
2.測驗考生不同論述能力
非選擇題四題分涉社會、政治、法律與經濟,但作答要求從基本學科出發,經過擷取資訊、摘要題文後的理由陳述(第 37 題法律、第 39 題經濟)以及理解後的歸納論述(第 35 題政治、第 43 題社會)等不同作答方式。又題目有要求「10 字內」、「25 字或30 字內」,即分別要求一句話要說完,或者以段落方式論述,是否能精準有效的表達,也是要評量的能力。
3.跨單元打破四大領域界線
本卷呼應 108 課綱跨範疇,打破社會、政治、法律與經濟四大領域的明確區分。比如傳統審議民主的討論會從政治角度切入,但本卷是從社會現象的不平等命題(第 34-35 題題組);又比如身心障礙議題,傳統上會偏向社會學思考,但本卷也從政治學、法律學角度,考立法程序與依法行政(第 40-43 題題組),在命題與議題上呈現跨學門的整合。
三、回饋高中的教與學
根據前述試卷特色以及 108 課綱運作精神,以下分享教學現場可以參考的做法。
(一)師生對話互動情境入題
本卷第 38-39 題題組(師生對資料的不同解讀)的對話情境即為模擬校園師生對話,呈現教學現場狀況是可以入題的。如果學生有不同的想法(不一定是「錯誤的想法」),經過教學現場的對話與討論後,就可以成為選擇題或非選擇題的素材,所以命題的來源也可以直接來自於教學現場發生的互動。
(二)從試題進而思考、討論現實社會現象複雜性
公民與社會科的教學從學生個人、家庭、學校生活,擴展到社會、國家、區域,而到全球局勢,素材即是對各項議題的觀察與反省。不過社會議題一定有標準答案嗎?大考題目卻須有標準答案,其他就是錯誤選項;雖然答錯有可能是學生觀念錯誤,但現行命題常是要求在「依據題文」或「最適切、最可能」等情境或條件限制下判斷,而其他選項或許本身敘述無誤,卻是因為未切合題意或非最適解釋,所以不是正解。環顧許多時候,必須選擇時,是否也常面對不同的限制或條件?
回到關於現實複雜人生的討論,就是「現實人生未必有標準答案」。考試時間緊湊,但平時教學現場如果有學生提出疑問,除了依據大考中心的解析外,不妨反問學生:為什麼會覺得錯誤選項是正確選項?何以將錯誤選項判斷為正確選項?什麼條件或情況下,錯誤的選項就會是正確的選項?甚至進一步跟學生討論:人生面臨到的議題有這麼清楚充分的條件可以提供作出選擇嗎?這也就可以啟動學生的自主學習甚至探究活動,因為至少下一個重大的選擇就是要選填志願,條件不同,答案就會不同。教學與考試是一時的,但自主學習行動思考卻是一生的。討論試卷題目可能不有趣,但是題目中的議題與情境,或者選項的對錯,卻是人生課題可能要去面對的,也才是課綱希望培養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
四、結語
今年分科測驗公民與社會試題取材多元,多結合社會議題及生活情境而設計,並測驗考生重要的學科知識和技能;在不超綱、不偏本的大原則下,合乎本科所欲達成之測驗目標。建議同學持續在情境中運用所學知識或整合跨單元的知識,並注重依據資料推論、歸納、佐證等重要的社會探究能力,這些都是考試成績之外,面對未來生活挑戰真正重要的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