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各國大學招生重視what?

大考中心教育研究員/ 陳品儒 撰

當前國際招生趨勢,都傾向在統一的入學考試外,透過多元的參採方式,來了解個別學生是否適合申請的校系。因為,招生強調適性選才,大學招生不只要招收到能力好的人,更希望能夠招收到適合的人,經過大學的培育,能進入社會發揮所長。

過去研究指出,除了學業成就,動機、個人特質、人格性向等等都會影響個人未來的生涯表現 [1]。在招生時為了將這些因素考慮進去,就需要使用多樣化的評量來評估學生各方面的能力與特質。其實,一般公司及機構在選才的時候,不也會用各種方式來更深入的了解一個人嗎?

日、韓、大陸、美國大學招生重視多樣化參採

日本以及韓國當前都不只使用標準化測驗的考試結果來評量學生的表現。在考試入學的管道中,日本、韓國第一階段是考試,第二階段就由各校自行舉辦面試、小論文、實作等等評量項目。另外,日本也有推薦甄試入學及申請入學等多元入學管道。韓國近年來也鼓勵各校系自主,以多樣化及不同的標準來選取學生。因此各校引進招生專職人員,依學生學業表現、個人背景、潛力及性向等進行綜合的評估 [2] [3]。

大陸最近的招考改革中,也計畫納入綜合素質評價,將學生平時的表現納入錄取與否的考量。這些包含: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社會實踐等項目 [4]。雖然這些規劃都還在研議中,但是由此可知他們希望未來能從多元的管道,去評估學生多方面的表現。

在美國,除了SAT, ACT等標準化考試的成績外,高中成績、推薦信、自傳、小論文、高中的選課情形、校外活動與公益活動的參與情形,都是美國大學招生常見的參採項目。近來招生更強調非認知能力的表現,因此心理測驗、適性測驗等等也都逐漸受到重視 [5] [6]。

哈佛「扭轉趨勢」報告

哈佛大學聯合全美80幾所大學,在2016年發表了「扭轉趨勢」(Turning the Tide)​報告。主張大學入學應該更重視學生對於家庭、社會的關懷與參與,並考量家庭與經濟因素對於這些表現的影響 [7]。也就是說,在家裡幫忙種菜、招呼生意或是照顧重病的家人,和救援難民等,都同樣應該獲得肯定。相信未來美國大學招生時,將會更重視活動參與是否帶來有意義的貢獻。

事實上,目前臺灣個人申請入學第二階段的設計是與國際招生選才趨勢相近的。依現行招生規定,校系採計學測成績占甄選總成績的比例不能超過50%,此項規定正是為了讓校系以更多樣化的方式評量學生。以104學年度參與個人申請的校系分則 [8]為例,第二階段指定項目的審查資料,在1886個校系中,有93.11%的校系要檢視高中(職)在校成績證明,79.27%的校系要自傳(學生自述)與59.72%讀書計畫(含申請動機)。也就是說,各種不同專長特質的學生,都有機會透過這些多樣化的採計項目,展現自我特色,進入理想合適的大學校系!

參考書目

[1] S. B. Robbins, K. Lauver, H. Le, D. Davis, R. Langley & A. Carlstrom, “Do psychosocial and study skill factors predict college outcomes? A meta-analysi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pp. 261-288, 2004.

[2] H. J. Choi & J. -H. Park, “Historical Analysis of the Policy on the College Entrance System in South Korea,”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Studies, 6(11), 2013.

[3] 李佳靜,「臺灣與日本大學多元入學制度比較」,臺灣教育評鑑月刊,114-119, 2015。

[4]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加强和改進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意見」, 2016。

[5] R. Sternberg, “College admissions: Beyond conventional testing,” Change, pp. 6-14, 9 2012.

[6] The College Board, “Development of rationale and measures of non-cognitive college student potential,” 2011.

[7] Making caring common project, “Turning the tide: Inspiring concern for others and the common good through college admissions,” Harvard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 Cambridge, MA, 201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