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105年學測國文考科非選擇題評分標準說明

研究發展處 潘莉瑩

105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國文考科(簡稱105學測國文)非選擇題部分,包含三大題:前二題以名為「改變與轉化」的學習成果展設定情境、綰合主題:由「候選素材說明」(占9分)、「參展素材分析」(占18分)組成;第三題則是「引導寫作」(占27分)。為了讓高中師生充分了解非選擇題評分標準與未來準備方向,本文將簡要說明各題評分標準與作答注意事項,並略述考生作答情況,提供參考。

第一題 候選素材說明


(一)試題



(二)評分說明

本題要求考生自行選取符合「改變與轉化」主題的一項事例,並說明所選事例與成果展主題之間的關聯,作答文長約100-150字。考生可參酌題幹所援引的事例,如落花化作春泥、咖啡渣成為製衣的原料、老屋再生為新的文化空間、或是改變耕作方式,重新找回土地的生命……等等,具體掌握所謂「改變與轉化」,即類似活化、再生、永續經營的概念,從自身見聞選取合乎主題的事例,並進一步說明所選事例何以符合「改變與轉化」主題的因由。

國文科非選擇題採用先判斷「三等九級」的等第,次而評定各等第細部分數的方式評閱。就本題而言,評閱重點,在於檢視考生能否選取合乎主題的事例,並提出合理的說明。凡能舉出一項「事例」,並清楚說明此一事例與「改變與轉化」的關聯,明暢精鍊,見解深刻者,得A等(A-、A、A+;7~9分);能舉出一項「事例」,並大致說明此一事例與「改變與轉化」的關聯,明白可讀,見解平實者,得B等(B-、B、B+;4~6分);雖能舉出「事例」,但對此一事例與「改變與轉化」的關聯,解說浮泛,或未進一步說明;或未舉出恰當的「事例」,內容浮泛者,得C等(C-、C、C+;1~3分)。此外,字數未足4行或超過8行者,或錯別字過多,均酌扣1分。

(三)考生作答情形

或許是受到近年來廢物利用、資源再造等環保意識的影響,考生多以寶特瓶回收、再利用轉變成紡織布料,製成排汗球衣、環保毛毯,或是寶特瓶改製成環保建材、化身為綠建築(如臺北花博流行館)等「垃圾變黃金」的具體事例,呼應「改變與轉化」的成果展主題。其次,也有不少考生提出舊聚落轉型為觀光聖地、老屋再生為文化空間等事例,例如臺南無米樂社區(原為傳統農村)、臺北四四南村(原為老眷村)、臺北華山文創園區(原為工廠)、彰化百寶村(原為埤頭鄉農會舊穀倉)、高雄駁二藝術特區(原為舊倉庫)等,從既有空間功能轉變或老舊建物翻新的觀點,說明所選事例與「改變與轉化」主題間的關聯。

此外,也有些考生並未順著題幹所提示的落花化做春泥、咖啡渣成為製衣原料、老屋再生為新的文化空間等「具體」事例的脈絡,而提出諸如時間流逝、心境轉變、情誼質變等「抽象」事例,雖不致完全偏離題旨,但仍須視其是否能提出合乎「改變與轉化」的合理說明,論其高下。再者,作答本題應兼顧「事例」與「說明」,然有少數考生僅陳述所選事例,而未能說明所選事例與「改變與轉化」主題間的關聯,或是未舉出任何事例,而僅在暢談「改變」或「轉化」意義。其實,答題首重「審題」,建議考生下筆前宜仔細閱讀題目,確實掌握作答關鍵,才不致遺漏重要訊息,而未能滿足答題要件。

就考後統計數據來看,本題得分在7分以上(A等)者,約占全體考生5.94%,較去年「看圖寫作題」的4.40%為高;其次,本題零分人數約占3.16%,反較去年的0.83%高出許多,可見要求考生針對主題、自選事例的考題難度高於看圖寫作,但若能舉出事例,且說明得當者,反而較能凸顯程度高下,故高分群比例相對於寫作方向可能趨同、難見創意的「看圖寫作題」,所占人數比例為高。

第二題 參展素材分析


(一)試題



(二)評分說明

本題依循「改變與轉化」主題的脈絡,假設某組參展同學選擇高中國文教材共同選文—琦君〈髻〉為素材,擬透過女子因青絲的改變,而心境有所轉化,來詮釋展覽主題。因此要求考生就〈髻〉的引述文字中,說明五叔婆、母親、姨娘的頭髮曾出現哪些生理上、髮式上的變化;其中反映出她們面對人生的哪些心態、感受,以及調適之道。

凡是能完整陳述五叔婆、母親、姨娘三人的頭髮變化及調適之道;深入分析問題,理路清晰,文筆通順明暢者,得A等(A-、A、A+;13~18分)。僅述及其中二人的頭髮變化及調適之道;分析問題大致正確,文意明白,文筆平順者,得B等(B-、B、B+;7~12分)。僅述及其中一人的頭髮變化及調適之道;分析不正確,理路紊亂,文筆拙劣者,得C等(C-、C、C+;1~6分)。至於引述或抄錄原文過多,幾乎沒有說明者,至多C+(5~6分)。其次,因本題設有字數限制,故字數不足10行或超過16行者,酌扣1分。另也會視錯別字多寡,斟酌扣分。

(三)考生作答情形

琦君〈髻〉是各版本高中國文課本共同選文,母親、姨娘髮式的變化與心境的轉變,本就是講述、研討課文時的重點,因此考生多能描述二人髮式上的變化,並分析二人於各個人生階段的心態、感受與調適之道。惟於列舉頭髮變化時,偶有缺漏,例如引文中母親的頭髮或髮式歷經「烏油油的柔髮」、「螺絲髻」、「鮑魚頭」、「把稀稀疏疏的短髮剪去」等變化,部分考生會遺漏其中一、二。

其次,於分析二人的心路歷程時,考生或謂母親不願意改梳較時髦的髮式,是因為性格傳統;或謂母親改梳「鮑魚頭」,是對父親心灰意冷的表現;或謂姨娘的髮式多變,意在爭寵,也表現出她不受傳統拘束的性格;或謂姨娘於父親死後,改梳「香蕉卷」,是絢爛歸於平淡的表現云云,大致皆能提出合理的見解。再者,除母親和姨娘之外,試題另要求寫出五叔婆頭髮的變化;由於引文一開始即針對五叔婆有清楚的描述,所以多數考生都能寫出五叔婆洗頭前後的變化,並分析五叔婆之所以平時要「用墨炭畫出一個四四方方的額角」,是基於「愛美」或「試圖抓住青春尾巴」的心理。

然而,由於本題要求寫出五叔婆、母親、姨娘三人的頭髮變化及其心態、感受與調適之道,難免會有部分考生只寫了頭髮變化而遺漏心理分析,或寫了心態卻漏了髮型。又,因本題答題條件較多,又設有字數限制,是以如何在有限的篇幅之內,簡要的描述三人髮式的變化,扼要的分析三人的心態、感受與調適之道,不僅考驗考生歸納、整理、分析資料的能力,也能藉此甄別文筆高下。

就考後統計數據來看,本題得分在13分以上(A等)者,約占全體考生8.84%,較去年的「文章分析題」(取材自曹丕〈典論論文〉、高行健〈文學的理由〉)的7.75%為高。其次,本題零分人數比例約為2.85%,亦較去年的3.43%為低,可見本題以單篇現代散文設計的文章分析題難度較低,考生較容易掌握。

第三題 引導寫作


(一)試題

國文非選3
本題要求考生以「我看歪腰郵筒」為題,寫一篇完整的文章,陳述考生對去年蘇迪勒颱風造成的「歪腰郵筒」所引發的現象或迴響,提出自己的看法、感受或評論。考生可以寫由歪腰郵筒而體現的人生哲理,也可以評論歪腰郵筒所引發的社會現象,無論正面陳述或反面批判皆可。至於引導文字「內容須切合『歪腰郵筒』所引發的現象或迴響」,則意在提醒考生切合歪腰郵筒所引發的現象或迴響寫作,切忌偏離題旨。

本題依據「國文作文分項式評分指標」(參見表1),從「題旨發揮」、「資料掌握」、「結構安排」、「字句運用」四項指標,加以評分。凡能就「歪腰郵筒」新聞及其迴響,提出個人的深切感受或允當評論,結構嚴謹,脈絡清楚,文詞優美者,得A等(A-、A、A+;19~27分);能就「歪腰郵筒」新聞及其迴響,大致提出個人的感受或評論,結構尚稱嚴謹,脈絡尚屬清晰,文筆平順,修辭尚可者,得B等(B-、B、B+;10~18分);題旨不明或偏離題旨,結構鬆散,條理雜亂,內容浮泛,文筆拙劣者,得C等(C-、C、C+;1~9分)。文未終篇,或一段成文,至多B+(18分)。另視標點符號之使用與錯別字之多寡,斟酌扣分。


(三)考生作答情形

「我看歪腰郵筒」一題取材自新聞事件,題幹已簡要說明形成「歪腰郵筒」的原因,以及民眾、外國媒體、中華郵政面對「歪腰郵筒」的反應,考生可據此陳述自己的看法、感受、或評論。就部分抽樣卷來看,不少考生順著題幹文字的引導,或認同「歪腰郵筒」帶來的小確幸,或抒發苦悶生活中應當要保持幽默感,或稱許臺灣人民苦中作樂的樂觀精神,或體悟「人生嘛,歪腰也無妨」的豁達人生觀,正面肯定「歪腰郵筒」所引發的現象。此外,也有不少考生抱持不同的看法,或認為民眾應該關心的是真正的受災戶,或主張幽默感不應該展現在災難之上,或批評媒體不該炒作兩個郵筒,或抨擊社會盲目跟從的歪風,反面批判「歪腰郵筒」所牽動的迴響。無論從正面抒發,或是反面評論,只要切合「歪腰郵筒」所引發的現象或迴響,理路清晰,鋪寫成篇即可。

然而,也有部分考生雖能就「歪腰郵筒」所引發的現象或迴響,陳述己見,然看法粗淺,文筆拙劣,自是難得高分。另也有少數考生忽略「歪腰郵筒」所引發的現象與迴響,或套用古人事蹟,或堆疊名言佳句,通篇漫談,則難免有離題之虞。

就考後統計數據來看,本題零分人數為2,240人,占全體考生的1.67%,為近年學測國文作文題中零分人數最高者;依據閱卷委員勾選的零分原因,可知零分卷中約有八成以上是空白卷,「完全文不對題或離題」、「完全抄襲試題題幹」或「文字不足成句」所占比例皆極少。至於本題得分在19分以上(A等)者,約占全體考生4.50%,較去年作文題「獨享」的6.93%為低,這或許是因為本題需要根據具體時事陳述看法,較之著重自我經驗的「獨享」,寫作難度較高的緣故。
yes本年度學測國文作文佳作將於105年3月30日刊登於本中心網站,屆時歡迎各界共賞佳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