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108學年度指考非選擇題評分標準說明-歷史

大考中心歷史科研究員/胡雲薇 撰
閱卷時,每位閱卷委員均有一本「108學年度指定科目考試歷史考科閱卷參考手冊」作為依據,手冊中詳列各題評分標準及參考答案,包括滿分、部分給分參考答案及0分答案等內容。延續過往原則,錯別字不扣分(除重要關鍵詞或專有名詞外),若文字表達不清晰,用字不當,酌予扣分,至多扣1分。由於考生答案類型繁多,限於篇幅,在此無法一一列舉,以下謹就試題解析及滿分參考答案加以說明,並從閱讀理解、文字表達、歷史知識三方面,來分析考生作答中較常見的問題。下表是本年度非選擇題各大題得分情形,非選擇題總分為20分,本年度平均得分為11.03分,平均得分率為55.15%,較107年54.5%或106年46%為高。其中第二大題得分率最低,只有38%;第三大題最高,為71%。
108年度指考歷史科非選擇題各大題得分情形

第一大題
(滿分6分)

第二大題
(滿分6分)

第三大題
(滿分4分)

第四大題
(滿分4分)

合計

平均得分

4.15

2.28

2.84

1.76

11.03

得分率

69.17%

38%

71%

44%

55.15%

♦第一題

►評分標準說明
本題選用三則有關早期噶瑪蘭「結首制度」的資料,旨在測驗考生透過文本閱讀和資料論證,辨析清代學者姚瑩所說的「蘭人」內涵。題幹徵引姚瑩《東槎紀略.埔里社紀略》認為「結首制度」源自「蘭人」的敘述,而後甲、乙兩位學者針對姚瑩的記載提出不同看法。甲學者認為姚瑩所謂的「蘭人」,應指荷蘭人的簡稱(省稱);但乙學者則根據噶瑪蘭及臺灣的舊志,指出當時多簡稱噶瑪蘭人或地區為「蘭人」、「蘭地」,而稱荷蘭人為荷蘭人或紅毛人、紅夷。另外,過去「噶瑪蘭人」農耕所使用的「結首制度」,曾廣泛運用於今宜蘭地區,也在當地留下歷史痕跡,諸如「二結」、「五結」的地名。
(一)參考答案
1. 第1小題
甲:荷蘭時期、荷蘭人;乙:噶瑪蘭拓墾、噶瑪蘭人
2. 第2小題
兩者對「蘭人」的解釋不同,乙學者認為「蘭人」、「蘭地」乃是噶瑪蘭人或地的簡稱;而荷蘭人在舊籍中多稱為「紅毛人」、「紅夷」。
3. 第3小題
與噶瑪蘭人拓墾的「結首制度」有關
(二)考生錯誤作答情形
從考生作答的情形來看,此大題得分率有69.17%,可見多數考生對結首制度並不陌生。至於錯答的情況,主要有下列三種情形:一、文字表達不清,部分考生未能針對問題回答到重點,比方在第2小題問根據的理由,卻回答「蘭人不是荷蘭人」,未知其所云。二、因果錯置的理解,部分考生能讀懂學者甲、乙的論述,卻未能詳細分辨前因後果,例如第1小題問學者甲、乙對結首制「起源」的不同解釋,卻誤答成「甲認為蘭人是荷蘭人,乙認為蘭人是噶瑪蘭人」的讀後結論。三、歷史知識的混淆,少數考生在敘述中錯把噶瑪蘭人視同後來的「噶瑪蘭族」,忽略「族」的使用與歸類乃人為建構,出現時代亦晚,顯示書寫者無法確切把握歷史實況;又或者經過三份資料的閱讀比對,卻仍將結首制度視為荷蘭人所創,顯見考生無法精確地理解文本。
♦第二題
►評分標準說明
本題選用三段史籍記載,旨在測驗考生閱讀史料的能力,並運用時序觀念和魏晉南北朝的族群關係等歷史知識,分析蜀地僚人的可能起源。資料一「蜀土無僚,是始從山出」與資料二「從牂牁引僚人入蜀境」,皆認為僚人乃由外地移入;資料三「渝州蠻,古板楯七姓蠻,唐南平僚也」,則以為渝州蠻即南平僚,亦即源於當地土著。就成書時代而言,《華陽國志》、《益州記》撰述於南北朝時期,對當時南方蜀地族群的記載相對原始而可信;元朝編纂的《宋史》,成書時間較晚,對僚人的記載也相對簡略,可信度偏低。
(一)參考答案
1. 第1小題
原居蜀地、自外地移入  或  土著說、外來說;資料一、二
2. 第2小題
自外地移入  或  外來說  或  資料一、二;資料一、二時間較接近十六國時期  或  撰者為蜀當地人
(二)考生錯誤作答情形
此大題的得分率只有38%,能正確回答者的比例明顯偏低,究其原因,可能考生對文言文與傳統史籍的記述方式相對陌生,以致於難以分辨三者內涵之異同。就誤答情況而言,一般考生因無法正確把握文意重點,容易將資料一、三視為同類,誤以為「是始從山出」與「唐南平僚」皆屬土著說;僅將資料二「從牂牁引僚人入蜀境」視為外來說。
其次,多數考生未能將現象概念化,提煉出「土著說」、「外來說」的詞彙,而使用指涉含糊的「蜀有僚」、「蜀無僚」,或是「起源自貴州、雲南、廣西」、「起源自川、陝」,乃至於「從山裡來」、「皇帝搬來」等不甚明確的用語。甚至也有部分考生僅將三段資料進行分類,含混地說某、某為一類;另一類為某,毫無回覆提問所言的「兩種不同說法」。
其三,承上述文字表達的部分,第2小題相對需要完整的說明能力,但部分考生因無法正確掌握史料內涵,以致於選擇「土著說」或「外來說」何者可信時,已先判斷錯誤。再加上,無法區辨三種史料的性質差異,使得撰寫可信度的理由時,判斷依據相對薄弱。如果考生能耐心、仔細地研讀題幹所提供的訊息,不難發現史料撰述者的生卒年代、活動地點,已經提供重要的答題線索。若能回答「成書時間較早」或「作者為蜀當地人」,都較語意模糊的「記載較詳細」或「具體事例較多」,來得清楚準確。
♦第三題

►評分標準說明
本題主要透過兩則資料的比較,測驗考生能否理解作者對印度分治的看法,加以分析二者著眼點的差異。資料甲為1940年巴基斯坦「國父」穆罕默德.真納(Jawaharlal Nehru, 1889-1964)在「全印穆斯林聯盟年會」上的部分演講詞;資料乙則是印度獨立後的首任總理賈瓦哈拉爾.尼赫魯(Jawaharlal Nehru, 1889-1964)在1946年出版的著作節錄。穆罕默德.真納強調印度教徒與穆斯林實質上是「屬於兩個不同的文明」,主要論據在於:兩者的宗教哲學不同、社會習俗和文化不同、理想與觀念互相衝突,因此,才會形成兩個不同的文明。至於反對印度和巴基斯坦分治的賈瓦哈拉爾.尼赫魯,主要考慮的方向有二:1.印度教徒與穆斯林混居印度各地,實難以分開;2.印度也有其他宗教團體,無法向其他宗教團體交代。
(一)參考答案
1. 第1小題
兩者的宗教哲學不同,社會習俗和文化不同,理想與觀念互相衝突。
2. 第2小題
印度教徒與穆斯林混居印度各地,難以分開或印度也有其他宗教團體,無法向其他宗教團體交代
(二)考生錯誤作答情形
本題得分率高達71%,顯示考生大多能正確地閱讀理解題文,並能根據問題從中找尋合適的答案。在文意理解方面,第1小題部分考生無法直擊重點,從真納的演講文找到印度教徒與穆斯林實質上「屬於兩個不同的文明」的主要論據。有考生回答「不能通婚、不能共同用餐」或「信仰不同」、「兩個不同的獨特世界」等,都不如「兩者的宗教哲學不同,社會習俗和文化不同,理想與觀念互相衝突」的寫法,涵蓋面更廣且更能回應提問。第2小題也有同樣的狀況,考生可能簡單寫道:「造成國家動盪或分裂」的推論結果,而無法實際從尼赫魯的著作中找到反對的具體理由,如:「印度教徒與穆斯林混居印度各地,難以分開」或「印度也有其他宗教團體,無法向其他宗教團體交代」。此外,也有考生回答「無法分離兩個族群的追隨者」,卻沒有指出何以無法分離的原因,未能進一步帶出是因為他們混居於整個印度。
♦第四題
►評分標準說明
本題旨在測驗考生對十九世紀後期歐洲新帝國主義的歷史認識。1870年代,探險家史坦利受比利時國王委託,深入非洲內部探險,在剛果地區為比利時取得殖民地。同時期,英國利用埃及財政危機,掌握了蘇伊士運河的經營權,並於運河周圍建立軍事基地,方便從英國直接航行至地中海,再經由蘇伊士運河抵達印度洋,縮短到印度殖民地的航程,以更有效地控制亞洲殖民地。
(一)參考答案
1. 第1小題
2. 第2小題
3. 第3小題
控制蘇伊(彝)士運河,確保英國至印度(或亞洲)航路的安全或控制蘇伊(彝)士運河,確保英國在近東地區的政經優勢 
(二)考生錯誤作答情形
此題結合歷史與地理知識,從地圖判讀比利時與英國在非洲的殖民地,進而了解英國何以積極控制蘇伊士運河的源由。本題得分率為44%,屬於中間偏難的題目。第1、2小題都屬基本知識題,對錯一見分明,無有疑義。第3小題考驗學生能否進一步分析英國控制此區後,有何「重要戰略價值」,以強化其在亞洲的利益。多數考生都能清楚指出控制蘇伊士運河,有助於確保英國在近東地區的政經優勢或通往印度的航路安全,依序回答出地理位置與具體優勢之所在。但閱卷過程中也發現,有些考生僅從地理特性回覆,例如連接地中海、溝通歐亞、交通要道之類,無法具體指出運河名稱與英國得以確保對殖民地印度的統治,回答相對不夠完足。
結語
歸結本年度考生的作答情形,有幾處觀察可供往後學生作答參考。
一、就文本閱讀而言:短時間內需掌握文章要旨,並能根據問題提取證據來回答,係屬考驗學生理解、分析的綜合能力。當中尤需注意的是,通徹讀完資料後,應針對提問,思索答案的正確範圍。閱卷現場經常可見考生並非不懂文本大意,答題時卻往往出現文不對題的跳躍性,問A答B,未能扣緊問題完整回覆。
二、在文字表達方面:不少考生措辭隨意,文句不通順,思考邏輯顯得錯落不明。不同於上述問A答B的文不對題,本處考生原想,也以為自己是問A答A,卻因辭不達意,書寫不夠精準,導致回答缺漏不全,無法讓閱卷者明瞭其敘述。這類考生通常也不擅於表達想法,習慣直接抄襲題幹,棄守自我論述的能力。然而,隨著未來素養導向的命題增多,不能從文本中提煉出概念化詞彙,像是今年的「外說來」、「土著說」,或無法正確把握資料要旨,乃至於有條理地表述判斷依據,都易使答覆未臻理想。
三、對於歷史知識的統整能力:指考非選擇題雖以資料為依據進行提問,但並非脫離知識背景的閱讀測驗,考生完善答題的關鍵更在於如何展現其對歷史知識的駕馭。比方今年非選第一大題的第2小題問道:「學者乙不支持學者甲的說法,主要的理由為何?」即需運用史學方法,判別文本的證據推論是否合理。又如非選擇題的第四大題,沒有長文的題幹鋪陳,考生需能藉由地圖資訊與提問,結合所學的歷史知識,才能充分有效地回答。
簡言之,建議考生在平日練習撰寫非選擇題時要掌握3個要點,即是否回答到問題?表達是否清楚?是否統整所學歷史知識?若能熟悉作答非選擇題的方式,相信考生更能充分發揮實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