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111年學科能力測驗試題特色-【國綜】

一、前言

111 學年度學科能力測驗國文考科(簡稱「學測國文」),其中的國語文綜合能力測驗(簡稱「國綜」),就試題取材而言,既有符合學科本質的專業素材,又能顧及議題教育,收入政府公告與規章、法律判決文和外國譯作科普文章等多元題材,可謂廣度、深度兼具。就試題內容而言,除了基礎的語文知識、文化常識與學術思想外,多以閱讀理解為基礎,既評量文意的理解、探究、比較分析,也檢測高層次的反思和鑑賞能力。整份試題閱讀量適中,頗具鑑別度。

二、試題特色

(一)兼顧語文基礎與高層次閱讀素養

今年國綜試卷共 37 題,一則考察字音(第 1 題、第 9 題)、字形(第 2 題、第 9 題)、詞義(第 18 題、第 26 題)、成語運用(第 3 題)、語法(第 11 題、第 27 題)、修辭與寫作手法(第 6 題、第 33 題、第 36 題)、文學知識(第 6 題、第 29 題)、文化知識(第 23 題、第 25 題)、應用文(第 32 題)等語文基礎;再則考察重要篇章的文意理解與比較分析(第 14 題、第 16 題、第 33 題、第 34 題)。除此之外,本卷重視評量篇章文意或意象的深層理解與賞析能力,符合高中國文課程以篇章為媒介、從中認識語文知識並培養閱讀能力的學習目標。

(二)依綱不脫本,兼容五大文本的多元跨域閱讀素材

在教材選文方面,試題素材直接取用各版「A 類選文」文句者,包含〈諫逐客書〉、《論語》、〈畫菊自序〉、〈燭之武退秦師〉、〈鴻門宴〉、〈出師表〉、〈虬髯客傳〉、〈大同與小康〉、〈馮諼客孟嘗君〉、〈師說〉、〈勞山道士〉、〈項脊軒志〉、〈鹿港乘桴記〉。此外,第 5 題關於「不求甚解」的讀書態度、第 6 題涉及杜甫詩歌、第 9-11 題選文作者簡媜、第 11 題引述〈孔乙己〉、〈一桿稱仔〉與〈再別康橋〉、第 12-13 題涉及張岱(晚明小品文)、第 23-25 題涉及《論語》、《孟子》等文化經典、第 29 題提及《詩經》、《楚辭》、白居易「新樂府詩」等文學知識,亦均與課文學習高度相關。

課外素材方面,今年試題採用古典散文(第 7 題、第 8 題、第 12-13 題、第 14-16 題、第 18-19 題、第 30 題、第 31 題等)、古典詩歌(第 6 題、第 17 題等)、古典小說(第 33-34 題)、現代散文(第 4 題、第 9-11 題、第 28 題)、外國譯作(第 35-37 題)、法律判決文(第 27 題)、政府公告與規章辦法(第 20-22 題),在各類文本並陳的基礎上,評量學生閱讀理解、推論判斷、文本表述與反省思辨的能力。

就文本表述方式而言,本卷兼有「記敘文本」、「抒情文本」、「議論文本」、「說明文本」和「應用文本」。取材除了單篇文章,也有不同文章的組合,如第 14-17 題、第 20-22 題、第 23-25 題、第 33-34 題。多元化的閱讀素材形式,原即對應我們生活上類型眾多、訊息繁多的閱讀樣態;透過不同文本的互涉參照,尤具有「國文考科」深度閱讀的學科特質。其中,題組第 20-22 題組合了三筆資料,巧妙融合文言與白話、古典與現代、碑文與政府公告規章、國語文領域與跨領域概念(歷史)等多重元素,最為特殊。該題組透過「跨領域文本」,透顯了「在地化」、「日常化」的人文關懷,進一步說明如下:

題組第 20-22 題,聚焦於三則學術情境的觀點與生活情境的示例,採取多重文本並陳的方式,透過鄭崇和的遺命、當代的國定古蹟墓文介紹、墓碑文字,並參照《古蹟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測驗學生擷取訊息、文意理解與分析推論的能力。

鄭崇和為高中教材〈勸和論〉作者鄭用錫之父,鄭用錫為開臺進士,在新竹建有「北郭園」,為北臺灣文人聚會的重要園林,有著名的「北郭園八景」及八景詩。其為人寬厚,勇於承擔,於鄉里、文壇皆富聲望;漳泉械鬥時,更憂心忡忡,寫了〈勸和論〉,四處奔走調停勸和。題組延伸取材,以其父鄭崇和墓之介紹與碑文文字(國定古蹟)、遺命和《古蹟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相參照,得見鄭崇和遷臺之經過、家族來臺之發展及其為人之義行義舉,更可觀其不信風水、不與人奪地爭利之風範。此觀念無論在當時與現今都是非常進步的思想,令人敬佩。然事實上,鄭崇和的做法正契合古道,據《禮記‧檀弓上》記載,齊國大夫成子高即遺命死後擇不食之地而葬,而其時乃為戰國時期。故此題組之選文除了呼應高中教材十五篇選文之外,更遙與文化經典教材相應。

20 題聚焦於國定古蹟「鄭崇和墓」的相關說明與遺命,測驗考生文意理解與分析推論的能力。選項 (A)(D) 只須細心檢索訊息,即可獲得解答,然選項 (B) (C) 則需進一步統整與推論,方可判斷。(B) 鄭崇和墓介紹只提及「鄭崇和父以子貴,去世後也獲誥贈」,並未明言受封為何等官銜,必須參看墓碑部分文字,方知獲封的官銜是通奉大夫。有此良父,得以教養出「尊親」(使父母受尊敬)之良子,而獲封誥,此事已令人深深感動。選項 (C) 提及用鍾之貢獻,考生須由「實業」聯想到土地開墾,方得真解。第 21 題根據〈鄭崇和墓〉與《臺灣史研究》,針對鄭崇和「祀鄉賢祠」與子孫是否遵守其遺命一事進行推論,測驗考生文意理解與分析推論能力。第 22 題則就〈鄭崇和墓〉與《古蹟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以鄭用錫與王得祿為命題焦點,提出兩項推論,測驗考生文意理解與邏輯判斷的能力,同時讓考生有機會跨領域體驗古蹟審查經過,以更了解古蹟存在的意義,期待年輕一代能更珍視且更願意親近現有古蹟。

本題組屬於高難度試題,第 20 題至第 22 題的得分率與鑑別度均由低至高。但透過這組試題的設計,除了提供另一個了解鄭用錫的角度,及體會通過古蹟審查之不易,更讓人注意到家庭教育之影響與《孟子》所云家有「賢父兄」之可貴,體現了「評量即教學」的深刻用意。

(三)呼應 108 新課綱議題融入教育,混合題正式登場

今年國綜以閱讀素養教育為本,多處呼應 108 新課綱所關注的各項議題融入教育,如原住民族教育(第 4 題)、防災教育(第 8 題)、性別教育(第 14-17 題)、生命教育(第 14-17 題、第 28 題)、家庭教育(第 20-22 題)、法治教育(第 27 題)、環境教育(第 35-37 題)等。其中以第 35-37 題搭配混合題形式呈現最具特色。

混合題為本次學測國綜試題的新嘗試,旨在避免傳統選擇題可能出現的「猜答」現象,希望能透過適當引導,讓考生以文字敘述方式作答,俾利更準確判知其閱讀理解情況,落實「素養導向」精神。本次混合題共兩大題組,占 22 分。一為教材選文〈勞山道士〉與《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二》之比較,著眼於修行法術前的修為;一為跨域主題式設問,因應氣候變遷問題之反思,結合議論文的要素,透過問題引導以梳理文本要義,進而延伸應用,判斷當前局勢。設題的重點視測驗目標而定,以由淺入深為原則,未必選擇題優先,非選題居後。以第 35-37 題舉例說明如下:

35-37 題選用曾登上《時代》雜誌封面的美國知名作家強納森‧法蘭岑的散文,扣合近年全球矚目的「氣候變遷」議題,測驗考生檢索訊息、理解文意、推論觀點與延伸反思的能力。選文和命題的立意,不僅在於讓我們知曉氣候變遷議題正遭逢嚴峻考驗,同時也提供「反思」的空間。第 35 題從議論文的論點與論據切入,要求考生就篇名與關鍵內容進行觀點推論與論據的檢索摘要,測驗學生文意理解、推論與摘要的能力。題幹中有期刊論文的提示,考生應不難找到對應的答案。第 36 題則就「宗教」事例進一步提問作者欲說明的觀點,難度較高。第 37 題則是文本概念的延伸運用,透過各國新聞評量考生能否依據所獲取的概念進行判斷,屬於中偏難試題。

三、回饋高中的教與學

今年學測最大的變革便是於選擇題之外,多了混合題,亦即多了單選題與非選題組合而成的題組題。為了因應非選擇題的思考與實際作答狀況,作答時間已調整為 90 分鐘,整份試卷的總字數也略微下降,希望考生能安心且完整作答,順利完成語文基礎能力與理解探究能力的施測。同時,為了更全面評量考生的語文能力,以及更符合實際生活情境與閱讀經驗,今年試題取材強調兼容五大文本,融合各項議題教育,而兼有多重文本互參互讀的設計。

面對各種文本取材、組合與試題變化,其實只要能掌握國語文的學科本質,與文本篇章、文本表述、文化內涵等學習內容,確實培養閱讀理解能力,便能以不變應萬變,化有招為無招。以下則就三方面提出些許建議:

(一)注重閱讀理解策略的基本功

衡諸今年試題與大考中心公布的國語文綜合能力測驗考試說明所臚列的命題重點,無論是文句的邏輯與表層、深層或象徵意義,段落篇章的主旨、結構、寓意、分析與評述,或是各類文本的表述方式、寫作技巧,甚或文本所反映的物質文化、社群文化與精神文化內涵,在在說明文本理解與推論深究能力之重要,而均須適當的閱讀理解策略予以引導與訓練。

因此在課堂中,若是文言文,建議以高中教材核心選文為基礎,掌握教材概念,以主題相關、概念相關或作者相關之經典古文為延伸,藉由閱讀理解策略之熟稔與應用,內化為文意理解之素養,而可遷移應用於任何新題材,此類題目可以題組第 14-17 題取材呂碧城〈女界近況雜談〉與〈畫菊自序〉的對讀為例。

若為白話文,除了核心主題之掌握,各類文本之表述方式與功能尤其重要,接著便是摘要、分析甚至推理,即更深層地思考文本所傳達的概念或觀點,以檢測考生用自己的語言統整解釋文本訊息的能力。只要能適當運用閱讀理解策略,混合題之設題只是再現與確認理解的過程,自可無須畏懼。以第 35 題第 (1) 小題為例,正是透過題目引導檢索主旨之示範;第 (2) 小題要求尋找論據,綜而觀之,其設計命意便是議論文三要素中論點與論據的梳理,這是領綱中議論文本的學習內容,考生應能掌握。

(二)核心教材的加深加廣與應用

相較於課外素材,15 篇教材推薦選文也出現了 11 篇,若細心對應各題取材與 11 篇選文之核心概念與關聯,將會發現核心選文、文化教材、古典韻文與 A 類選文相關者,占比實不容小覷。建議以核心選文為圓心,而後由作者(如第 20-22 題)、主題(如第 33-34 題)、核心概念(如第 5 題)或時代背景向外延伸,擴充閱讀範圍與領域視野,連結生活情境,甚或進一步深化探究。另值得一提的是,關於作家作品、文學地位與風格的辨識,已漸轉為應用式的評量(第 29 題),因此,多閱讀各作家作品,從而掌握判斷風格的線索,為教學現場可著力之處;第 23-25 題帶來的啟發是閱讀文化經典時,亦可參列各家註解,讓學生於課堂中進行評析與思辨。

(三)關注時事新聞與各項議題

本卷諸多試題已回應新課綱的議題融入教育,以緊密連結社會脈動與生活情境,培養學生面對議題的責任感與社會行動力的期待,如第 4 題以斯卡羅族的部落發展連結「原住民族教育」、第 14-17 題以兩位女性作家對女性創作的看法連結「性別教育」、第 27 題以法律判決文連結「法治教育」,更有第 37 題以氣候變遷問題、第 8 題以曹操的紓困方案,回應當前的環境議題與新冠肺炎下的紓困措施,由此均可看出國文試題與當前時代脈動的連結。

教學現場中,教師自可透過社群,進行同年段或跨科合作,斟酌於一次段考或一個學期的時間,配合國文課的核心選文與學習重點,適時融入議題教育,共同規劃課程地圖。在逐步引導與討論下,帶領學生以實際行動回應當代議題,完成一份可觀的學習任務。亦可結合微課程、多元選修、校訂必修或加深加廣課程,在跨領域合作與問題導向的教學情境下,豐富學生的閱讀策略與視野,培養回應時代的問題解決能力。

四、結語

面對新課綱素養導向精神與大考試題的變化,今年的試題類型容或因應學習過程的評量而有所調整,然其測驗語文基礎能力與文意理解、推論分析、思辨探究的目標沒變,改變的步伐是漸進式的,故而對教學現場的師生而言,建議以課堂中的閱讀理解、提問討論及語文表達能力訓練為本,輔以新聞時事或議題的關注、養成課外閱讀習慣以拓展生命寬度;透過對學習與生活的主動參與和省思回饋,培養問題解決的能力;在實踐中激發對生命的熱情、對學習態度的後設覺察,與對生命價值的深刻體會,方是因應新課綱素養導向精神下各種課程與學習的不二法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