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110學年度指定科目考試【地理】考科試題特色

一、前言

110 學年度指定科目考試地理考科(簡稱「指考地理」)取材多元,生活情境與學術情境兼備,圖片、表格、照片豐富,考生在判讀圖表照片等資訊時需靈活切換方位與空間尺度。試題內容重視概念的理解、統整與推理,考生需細心理解題幹給定之條件並類推,彰顯閱讀理解與資訊擷取之重要性。

二、試題特色

()地理時事與議題入題

2021 年春季臺灣水情吃緊,水庫蓄水量成為社會關注焦點,從地理角度出發,成為關注離槽水庫攔河堰的選址問題(第 38 題)。而且自水資源議題出發,不只關心臺灣,同時亦著眼世界重要河川的水權爭議問題(第 12 題)。

()重視圖表判讀與詮釋的能力

110 學年度指考地理中引用豐富圖片、表格、地圖、衛星影像,圖表題數達 22 題,占總題數 53.68%,且圖表、照片、影像類型多元,涵蓋統計圖表、等高線地形圖、暈渲圖、古地圖、日治時期地圖、衛星影像。考生需具備良好的圖表判讀與詮釋能力,且需敏銳地覺察地圖方位或空間尺度的切換。例如第 28 題表格呈現五個都市兩種連鎖商店數量的差異,考生需依連鎖商店數量反推人口數,巧妙整合中地理論與都市規模概念;第 32 題利用沖積扇等高線地圖分析水患威脅較少,適合發展聚落的點位;非選擇題第三大題則需套疊比對古地圖、日治時期地形圖與今日衛星影像圖,判讀臺南沿海地區地形演變,並分析變遷的原因。

()試題結合生活情境、學術情境

試題設計展現與生活情境、學術情境結合的精神,前者評量學生能否活用地理重要概念於真實生活的案例,例如第 15 題荷蘭風力排水設施的風車朝向,後者考驗學生在面對研究數據或圖表時,能否運用原理、原則歸納出數據或圖表的意義,例如第 13 題以百年重現週期降雨事件的降雨強度與降雨延時圖,引導學生思考氣候變遷對降雨事件的影響。

()強調閱讀理解、資訊擷取與類比能力

考題跨單元統整的程度高,評量考生對於相似或易混淆概念的比較。例如第 4 題天然資源分布圖,在水資源與森林資源空間分布有何差異成為判讀的關鍵;第 14 題,同樣是高腳屋的建築形式,在東南亞與俄羅斯出現所象徵的自然環境特色不同。非選擇題第一大題,以世界發生數量最多的美國龍捲風走廊為例,考生需先分析當地有利龍捲風生成的環境條件,再依所得的結論類推世界其他可能好發龍捲風的地區。

三、回饋高中的教與學

110 學年度指考地理考題在試題設計上重視跨單元概念的統整,及圖表資訊靈活運用的推理能力,以下就 110 年地理指考第 38 題與非選擇題第三大題第 3 題為例說明。

()閱讀理解與資訊擷取能力的精進—以第 38 題為例

38 題的答對率31%鑑別度0.28,是一道中等難度且中等鑑別度的試題。題幹先給出在槽水庫與離槽水庫的定義,考生需自題幹中擷取出離槽水庫需自鄰近河道「越域引水」、「重力輸水」等條件,並理解圖 12 與圖 13 兩圖空間尺度的差異。再依第 38 題題幹「集水區面積最大」與「地形高度最高」的條件,檢視圖 13 四個攔河堰的可能點位,何者兼備題幹給出的條件。由「越域引水」的條件排除己、辛,再比較戊、庚兩點位的高度與集水區面積。比對圖 12 與圖 13 ,判斷新竹苗栗地區主要河川流向大致為東南向西北流,推理庚點位的海拔高度較戊高,且戊位於流域河道相對上游位置、庚則位於流域河道相對下游位置,比較出庚的集水區面積大於戊,進而推理出離槽水庫攔河堰的可能點位為庚。

此題的命題設計並非要考生記憶臺灣各河川流域與集水區範圍,而是要擷取題幹所給資訊用於解題。題幹敘述中已鋪陳解題所需線索,若僅是快速瀏覽題幹,可能漏失重要訊息。而本題地形圖判讀需覺察到兩圖空間尺度與圖幅範圍的差異,考驗學生空間思考的能力。由於地理考題取材廣泛,教師可於日常地理教學中融入分析性文章,強化學生閱讀理解與資訊擷取能力。

()不同性質地圖特性的理解—以非選題第三大題第 3 小題為例

此題評量考生對不同時期地圖、衛星影像比對、判讀的能力。本題引用三種不同時期,不同屬性特徵的圖像資料:清代臺灣輿圖為古地圖,因未經實測,故圖上的位置與距離資訊並不正確;日治時期地形圖為實測地圖,具有比例尺,可與今日地圖套疊;衛星影像則可呈現今日地表地物分布情形。考生在判讀本題三張圖像資料時,需覺察圖 19 方位與圖 17、圖 18 不同,再依圖 18 的甲點位與安平古堡的距離關係比對出甲在圖 19 之位置,根據當地地表景觀出現格狀、具有白點(水車)等特徵,依臺南的區域特色,推理出該土地利用應為魚塭。

圖像資料的種類與特性為高一地理課程的重要概念,在地理教學上,教師可善用網路地理資訊系統的資源作為素材設計課程活動,提供學生實作各類地圖比對的機會。

四、結語

綜上所述,110 學年度地理指考考題「融合生活與學術情境」,重視考生具備「閱讀素養」、「資訊擷取」,以及「跨單元統整」與「空間思考」等能力,提供教師在未來地理課程教學設計的參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