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109年試辦考試 非選擇題評分原則說明—自然考科

大考中心研究員/蔡亦涵、周建儒、葉士肇、陳懷如

壹、前言

109年試辦考試自然考科的非選擇題共有8小題,題號為第3742454850525456題,每小題皆為4分,總計32分。其中,第37題屬於第37-39題的生物科探究與實作題組;第42題屬於第40-42題的化學科探究與實作題組;第45題屬於第43-45題的物理科探究與實作題組;第48題屬於第46-48題的地球科學探究與實作題組;第5052題屬於第49-52題的物理科與地球科學的探究與實作題組;第5456題屬於第53-56題的化學科與生物科的探究與實作題組。

本次試辦考試閱卷,各科分別聘任閱卷召集人、協同主持人及閱卷委員,採螢幕閱卷模式,進行「評分標準訂定會議」、「試閱會議」及「正式閱卷」三部份閱卷工作。閱卷召集人與協同主持人首先召開「評分標準訂定會議」,針對命題組提供的評分原則,逐題討論適切性,同時瀏覽試閱抽樣卷若干份,參考實際作答情況後調整評分標準,製作閱卷參考手冊,詳列各題評分標準及參考答案。

評分原則與給分方式會因每道試題的作答要求而有所差異,閱卷委員評分時,側重學生是否能夠清楚表達、解題的觀點是否符合題目所設定的科學情境。若學生能運用正確公式進行計算,有條理地闡述推論過程並且得到正確答案,方可獲得滿分;若學生的觀念正確、採用正確的公式,但論述或計算錯誤,則可獲得部分分數。

正式閱卷當日先召開「試閱會議」,由召集人向全體閱卷委員說明評分標準的訂立原則與注意事項。隨後全體閱卷委員進行試閱,並針對可能疑義處進行討論,俾以取得共識。正式閱卷時,答案卷採隨機配卷,每份試卷均由不同閱卷委員進行一閱與二閱,若兩閱成績相差超過設定的標準,將由召集人或協同主持人進行第三閱。若第三閱分數超過閱卷設定的標準,則會由閱卷召集人和一位協同主持人共同進行第四閱。

以下提供109年試辦考試自然考科非選擇題的滿分參考答案、評分原則、評分原則說明與學生作答情形。

貳、各題評分原則

詳見109年試辦考試 自然考科試卷             詳見109年試辦考試 自然考科答題卷

第37題

一、滿分參考答案:

 

掠食者

說明理由(擇一即可)

(1)河段甲

梭子魚

1.因為梭子魚體型較大,可捕食較大的古比魚。

2.因為梭子魚體型較大,體型較小的古比魚存活機率較高,故交配生下的下一代古比魚體型偏小 (或胚胎重量較輕或胚胎間距較短)。

3.因為梭子魚體型較大,古比魚被掠食壓力大,小魚逃脫速度快,較容易留下生存。

(2)河段乙

殺手魚

1.因為殺手魚體型較小,較難捕食較大的古比魚。

2.因為殺手魚體型較小,體型較大的古比魚存活機率較高,交配生下的下一代古比魚體型偏大 (或胚胎重量較重或胚胎間距較長)。

二、評分原則:

()兩河段「掠食者」各1分。

()兩河段「說明理由」各1分。

()「掠食者」均正確;且兩河段「說明理由」完整包含「掠食者體型」與「獵物族群特徵」的關係,得滿分4分。

()兩河段「說明理由」不夠完整,僅能得部分分數。例如:河段甲-因為梭子魚體型較大;河段乙-因為殺手魚體型較小。(說明理由部分僅共得1分)

()「掠食者」與「說明理由」皆錯誤或未作答,得0分。

三、評分原則說明

本題測驗學生擷取資訊、邏輯推理和運用文字描述推論結果的能力。學生須從題幹表格擷取作答所需的訊息,再結合課堂所學的天擇與演化等相關概念,由掠食者壓力的觀點,連結掠食者與其獵物(古比魚)體型特徵之關係。學生只要推論出「掠食者體型」與「獵物族群特徵」之間的關係,並符合演化的正確概念,便能得分。在「掠食者」的答案上,必須正確寫出對應的魚類名稱,才能得到該題分數,其他答案均不給分。兩河段的說明理由上,必須依照題意進行推論,同時寫到「掠食者體型」及「獵物族群特徵」的因果關係,理由部分才會得到完整2分;若是都只寫到其中一點,理由部分得1分。

四、學生作答情形:

部分學生未以「演化的觀點」進行推論,純粹認為大魚就該吃大魚,小魚就該吃小魚,這類作答無法獲得分數。正確推論出掠食者的學生中,多數在理由的陳述上不夠完整,僅寫出掠食者的體型或古比魚的族群特徵,未使用文字表達之間的因果關係,僅能得到部分分數;少數在說明理由時運用了一些擬人化的陳述(例如:魚心中的想法),這類非科學性的說明僅能得到部分分數;約有一成擁有相當好的說明表達能力,正確連結了「掠食者體型」與「獵物族群特徵」的因果關係,並以文字完整敘述推論的理由,獲得該題滿分。

第42題

一、滿分參考答案:

()(1)小題:水浴溫度對藍色色素分解(或褪色)速率(或時間)之影響。

()(2)小題:

1.水浴溫度應加上單位;

2.褪色時間應加上單位。

二、評分原則:

()需要有溫度與色素分解時間之關係,才可得2分;只寫其中之一,則不給分。

()1.寫出一點改進建議,正確給1分,另一點改進建議正確,再給1分。

2.水浴溫度加上,得1分;褪色時間應加上smin(秒或分),得1分。

三、評分原則說明:

本題測驗學生對於實驗研究之目標/定題的瞭解。就評分而言,第42題中第(1)小題要求學生寫出適合表格的名稱,並提供了「表4 雙氧水鹼性溶液濃度對藍色色素分解速率的影響」書寫的範例,學生可依樣畫葫蘆尋找表格內操作變因與應變變因,進而訂出適合的表格名稱。學生寫出「水浴溫度對藍色色素分解(或褪色)速率(或時間)之影響」得2分。若應變變因作答不夠完整(例:水浴溫度對雙氧水的鹼性溶液褪色速率之影響),但考量學生已了解操作變因(試管水浴溫度)與應變變因(褪色時間)之影響,故可得1分。若僅寫出應變變因(例:藍色色素褪色時間),則無法得分。

(2)小題對紀錄表中各欄位的表示方式,要求學生提出兩點改進建議。學生利用表4的內容,進而對表5紀錄表提供可改進的建議,學生能寫出兩項改進建議:A.水浴溫度應加上單位;B.褪色時間應加上單位,得2分。若僅作答出1項改進建議,得1分。若與表4比較後作答,改進建議「水浴溫度應加上單位」直接書寫為,得1分;改進建議「褪色時間應加上單位」直接書寫為s(秒)、min(分) ,得1分。

四、學生作答情形:

42題中第(1)小題,學生需閱讀與理解資訊內容,再提取適當資訊,並提出適合科學探究的問題。學生只要寫出正確化學名詞並符合設問要點,該小題可得2分。部分學生書寫「水浴溫度對雙氧水的鹼性溶液褪色速率之影響」,因雙氧水鹼性溶液為無色,且褪色變化來自於藍色色素,考量學生已了解操作變因(試管水浴溫度)與應變變因(褪色時間)之影響,但答案有瑕疵,因此無法得到完整分數。另有部分考生僅書寫其應變變因(藍色色素分解速率之影響),未能判斷出操作變因,則無法獲得分數。

(2)小題測驗的重點為探究與實作學習內容中規劃與研究收集資料數據,設計適當紀錄格式並詳實紀錄資料數據。學生作答時,須先與表4比較,且瞭解實驗數據需要附註單位,進而直接書寫為s(秒)、min(分),提出合理之改進建議,可獲得完整分數。部分學生作答時,書寫錯誤欄位(例:藍色色素水溶液體積),可能是因為對圖表資料觀察、比對有誤,或者是因為對表格的判讀錯誤,故建議考生於閱讀類似科學圖表時,應當檢核資訊中證據的異同,有條理地陳述科學資訊,再提出改善方案。

第45題

一、滿分參考答案:

類別

需滿足的條件

理由

力學性質

質量輕

慣性小(或:加速度大、容易加速、跑比較快、容易操作改變運動路徑)、所受重力較小,容易脫離星球重力影響

可調整帆面

方便對準太陽、改變航行方向、方便轉彎

具伸縮性或可壓縮性

方便收納、可減小酬載時的體積

帆持續面向太陽

同一表面持續接收太陽輻射取得動力

具彈性

(合理具體理由),因此不會造成損壞

堅固

(合理具體理由),因此不會造成損壞

帆的厚度要足夠

預防太薄而被壓力弄破

 

類別

需滿足的條件

理由

熱學性質

耐高溫

避免過熱、避免溫度過高

熔點高(耐熱)

避免高溫熔化

散熱快

避免過熱、避免溫度過高、避免升溫過快

比熱大(熱容量大)

避免過熱、避免溫度過高、避免升溫過快

不易吸收光

避免過熱、避免溫度過高、避免升溫過快

導熱快

避免局部溫度過高、避免形變

 

類別

需滿足的條件

理由

光學性質

容易反射光

較大的推力、較多的動量變化

不易吸收光

較大的推力、較多的動量變化

不透明(或漆成暗色)

光線不穿透產生推力較大、能吸收較多的能量

表面盡量平整無彎曲

獲得來自太陽輻射產生的合力較大

表面平滑

增加反射機會增大推力、避免漫射

大量吸收輻射(不反射)

將輻射轉為能量使船前進

顏色單一

受力平均,避免產生力矩

類別

需滿足的條件

理由

形狀

帆面的面積大

增加受光面積、獲得較大推力

厚度要薄

同樣的密度下,質量較小

形狀對稱(或寫出對稱的形狀:如圓形或正方形)

不易產生力矩、較穩定、較容易穩定對準太陽、使各面積收到的能量一致

二、評分原則:

()每個類別獨立計分,滿分皆為1分。

()左欄「需滿足的條件」與右欄「理由」對應正確得1分。

()左欄「需滿足的條件」與右欄「理由」對應錯誤者,將不給分。

()「力學性質」與「形狀」可能不完全為互斥概念,評分時可視學生實際作答情形酌予給分。

三、評分原則說明:

本題測驗學生表達說明的能力,根據物理學的知識,發揮自己的創意,思考太陽帆的設計所需考慮的面向。學生作答時,需根據題目的提示分別從力學性質、熱學性質、光學性質、形狀等四種類別出發,寫出設計太陽帆需滿足的物理條件及其理由。

學生作答時須言之有物,所敘述之理由要有物理基礎背景的意義,且應符合左邊欄位所列出之條件,不必然需要長文描述,精準寫出關鍵即可得分;但若理由欄敘述空泛、述不符合物理概念、不符合情境等,則無法獲得分數。

四、學生作答情形:

學生作答的樣貌非常多元,只要言之有物,寫出關鍵即可得分。例如在形狀中,需滿足的條件寫「截面積大」,理由欄寫「取得較大動力」,理由與條件相呼應,準確描述,可得滿分。

部分學生理由欄描述不正確或不完整,則無法獲得分數。例如光學性質中,若需滿足的條件寫「反射好」,但理由欄寫「行走更順暢」,難連結這兩者之間的關係,敘述空泛;例如熱學性質中,需滿足的條件寫「黑色的帆」,理由欄則寫「易吸熱,增加熱能」,但並未說明如何有利航行,且熱能並不能有效率得轉為動能,不符合物理概念;例如在力學性質中,需滿足的條件寫「帆的質量不可太大」,然而理由欄寫「質量大,使摩擦力增大,影響航行時間」,雖然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正向力有關,太陽帆在太空中,並無貼著某物質表面滑行前進,因此這理由並非相當恰當,不符合情境。

第48題

一、滿分參考答案:

二、評分原則:

()每一橫列獨立計分,滿分皆為1分。

()前三橫列有寫到固定樁間距離「增加/減少」等同義詞,回答正確且符合題意得1分。

()第四橫列勾選題,單勾選逆斷層得1分,其餘不給分。

()答非所問或未作答者不給分。

三、評分原則說明:

本題測驗學生科學資料和圖表的理解能力,學生作答時須結合斷層相關的知識進行推論。表格前三橫列請學生思考在題目的實驗設計下,三種斷層在固定樁間距離的數據上會如何表現。答題關鍵在學生能否將斷層型態的知識應用於實驗設計上,只要能正確地表達出數據會如何變化,便能得分。接著利用表格前三橫列不同斷層的數據差異,引導學生推導出表格第四橫列的答案,在水平變形量數據不斷增加的情況下,判斷出此斷層最不可能為何種斷層。

每一橫列的滿分皆為1分。表格中前三橫列以第一橫列(正斷層在「固定樁間距離」的數據上會如何表現)的為例,固定樁間距離「增加」的同義詞有:變長、變遠、變化量正、拉大、上升、差距變大等,只要是回答正確且符合題意皆能得該列的滿分。然而在此實驗設計之下,此斷層最不可能是逆斷層,故第四橫列僅勾選逆斷層便可以獲得該列滿分。

四、學生作答情形:

學生在前三橫列的作答上使用的詞彙種類非常多元,但不外乎是「增加/減少」的同義詞,只要是符合題意且正確的字詞,便可以得到該橫列的滿分。部分同學在平移斷層的表現上寫的與正斷層不同,甚至和正斷層及逆斷層的回答完全不同,可見同學對於平移斷層的活動機制掌握度不足。另外,部分學生直接回答斷層的定義,或是繪出斷層模型,這些回答不符合題目的要求,因此無法獲得分數。

第50題

一、滿分參考答案:

二、評分原則:

()海洋冰與海冰獨立評分,各2分。

()每種冰評分有四要項如下,若考生作答不完整,只能得到部分分數:

1.顏色勾選是否正確;

2.含有氣泡與否的描述是否正確;

3.兩者體積大小的描述是否正確;

4.光線的表現或機制描述是否正確。

()若兩種冰皆猜相同顏色且沒有書寫理由,得0分。

()答非所問或未作答者不給分。

三、評分原則說明:

本題測驗學生資訊的擷取與解讀能力,以文字敘述海洋冰及海冰顏色的成因。學生需要從題幹擷取關鍵片段,針對兩種冰呈色的原因做整理,包含氣泡、體積,以及這兩個因素造成光線在海洋冰與海冰中的表現不同。

本題四項評分點都是獨立給分,但仍需注意左欄與右欄答案的連貫與一致性,若勾選正確且理由完整,則能獲得該列滿分;若理由敘述不正確或是不完整,僅能獲得部分分數。以第一橫列海洋冰為例,若學生能正確勾選呈現藍色,理由的部分亦書寫到不含氣泡、體積夠大、吸收大部分紅光等關鍵或同義字詞,即可獲得滿分。若作答不夠完整或是論述不精確,例如僅寫到氣泡和體積的因素,則只能獲得部分分數。其中,若兩種冰都勾選相同顏色,但是沒有書寫任何理由,經過閱卷委員們的討論,認為這是明顯帶有投機成分的猜答,故這類情況會以0分計算。

四、學生作答情形:

大部分學生都在勾選顏色的部分都能正確作答,但理由的部分可能只有寫到其中一至兩項,其中學生最常忽略的是光線表現或是機制,必須要將氣泡與體積對於光向的影響一同描述,才算是完整的回答呈色的原因。

部分學生在書寫理由時,僅直接從題幹擷取關鍵字詞,卻未能進一步將其關聯性串接起來,便會造成理由的敘述不夠完整,例如僅寫到壓力的大小,但未能與是否含有氣泡做連結;另外也有部分學生擷取到無關的字詞,例如鹽度或是CDOM;這些都是不完整的作答,僅能獲得部分分數或沒有獲得任何分數。

第52題

一、滿分參考答案:

()(1)小題:氧化鐵含量、冰的顏色。

()(2)小題:冰的氧化鐵含量由低變高時,其顏色會由藍白色變成綠色。

二、評分原則:

()若作答不完整,僅能得1分。

()若因果關係描述錯誤,將不給分。

三、評分原則說明:

本題測驗學生閱讀理解與分析推論的能力。學生作答時,需判斷應選擇哪些變因,並在支持該假說的情況下,預測變因之間應有何種關係。

作答第(1)題時需明確寫出主詞,以及需要測量的變因,若無法判斷主詞,或無明確說明需要測量的變因,僅能獲得部分分數。作答第(2)題時,需明確寫出變因之間應有何種關係,以驗證「氧化鐵含量夠高,故冰山會呈綠色」,若作答不完整,僅能獲得部分分數。

四、學生作答情形:

部分學生作答第(1)題時,只寫出「含量、顏色」,並無明確寫出主詞,無法判斷是何種物質含量與何種物質顏色,僅能獲得部分分數;另外有部分學生只寫出「氧化鐵、冰」,但未說明需要測量的變因,僅能獲得部分分數。

部分學生作答第(2)題時,只寫出「冰山顏色隨氧化鐵含量改變」,但並未說明如何改變,僅能獲得部分分數;另外有少部分學生作答「氧化鐵含量低,冰山呈藍白色」,但因本題是要驗證「氧化鐵含量夠高,故冰山會呈綠色」,反面表述並無法說明當氧化鐵含量高時,會導致冰山呈現綠色,僅能獲得部分分數。

第54題

一、滿分參考答案:

                 正確作答「二氧化碳」;且清楚說明二氧化碳占有量遠高於甲烷這個原因(下表說明原因擇一即可)

何種氣體影響全球暖化較顯著?

說明原因(擇一即可)

CO2 (二氧化碳)

(1)雖然單一分子的甲烷對全球暖化的潛勢是二氧化碳的34~86倍,但二氧化碳的大氣有量是甲烷的200多倍,故二氧化碳的影響較顯著。

(2)二氧化碳占有量較高。

(3)二氧化碳占有量遠高於甲烷。

二、評分原則:

()何種氣體部分正確作答「CO2」或「二氧化碳」,得2分。

()正確說明原因(擇一即可),得2分。

()說明原因僅提到有量而無高低比較,得1分。

()氣體名稱與說明理由皆錯誤或未作答,得0分。

三、評分原則說明

本題測驗學生閱讀理解、擷取資訊和分辨問題重要性及優先順序的能力。學生需要從文章內容中瞭解:雖然甲烷的全球暖化潛勢較二氧化碳高,但考量到兩者在大氣中的有量,則是二氧化碳影響全球暖化較顯著。在「何種氣體」的答案上,必須正確寫出二氧化碳或CO2,才能得到2分,其他答案均不給分。在說明理由上,同時比較「單一氣體分子」及「氣體有量」的兩個因素,或是明確寫出二氧化碳有量較高的理由,才會得到完整2分;若是都只寫到有量,卻沒補充說明有量的高低,則只能在理由部分得到1分。

四、學生作答情形:

少部分學生未同時評估「單一氣體分子」及「大氣有量」,僅由文章中擷取甲烷全球暖化潛勢較二氧化碳高的敘述,而選答甲烷,故無法獲得分數。另外的大部分學生皆可瞭解氣體在大氣中的有量影響較大,也正確選答二氧化碳,但理由僅寫「有量較高」,而幾乎沒有學生完整地寫出單一分子與有量兩個影響原因(參見說明原因第一項)。

第56題

一、滿分參考答案:

()(1)小題:

1.與後續測試時間點的結果作比較;

2.寫出做比較、對照實驗()、空白實驗、參考點、時間為0的實驗。

()(2)小題:

1.未加氧化裂解劑的生物可分解塑膠袋抗拉應力之數值為   

2.傳統塑膠袋抗拉應力之數值為     

二、評分原則:

 ()(1)小題:

需寫出後續時間比較、對照實驗的正確概念,可得2分。

()(2)小題:

1.寫出一組抗拉應力數值,答案正確得1分;寫出另一組抗拉應力數值,答案正確再給1分。

2.未加氧化裂解劑的生物可分解塑膠袋抗拉應力之數值為14-18,得1分;傳統塑膠袋抗拉應力之數值為17-21,得1分。

3.只寫一個數值,若在範圍內,可得1分。

三、評分原則說明:

本題評量學生對塑膠可再生資源之認識,及閱讀文本和分析圖表的能力。第56題第(1)題為測驗學生對於實驗設計的瞭解,學生需利用探究與實作中實驗方法進行分析資料與呈現證據。第(2)小題,測驗學生閱讀圖表的能力。

(1)題參考答案為:與後續測試時間點的結果作比較,正確寫出答案者,得2分;若寫出做比較、對照實驗(組)、空白實驗、參考點、時間為0的實驗,因考量學生瞭解實驗設計中需判定問題相關影響因素,進而預測目標並經由測試結果檢視最重要之比較(對照組)的要領,故均得2分。第(2)小題,參考答案為未加氧化裂解劑的生物可分解塑膠袋抗拉應力之數值為  ;傳統塑膠袋抗拉應力之數值為寫出正確答案者,得2分。僅作答一組正確抗拉應力數值,得1分。因考量有效位數之判讀,未加氧化裂解劑的生物可分解塑膠袋抗拉應力之作答數值介於1418者,得1分;傳統塑膠袋抗拉應力之數值之作答數值介於1721者,得1分。

四、學生作答情形:

針對第56題中第(1)小題而言,學生需判定問題相關影響因素,進而預測目標並經由測試結果檢視最重要之比較(對照組)。學生於此題答題情形相當多元,其文句本意符合設問重點,可得小題完整分數。建議學生於閱讀科學圖表時,應當具有合乎邏輯的推論(瞭解各數值間差異及成因),進而提出科學性科學資訊。

(2)小題為測驗學生閱讀科學圖表的能力,在有限刻度下,進行數值量測。大部分學生作答未加氧化裂解劑的生物可分解塑膠袋抗拉應力之作答數值介於1418;傳統塑膠袋抗拉應力之數值介於1721。此外,有部分學生僅書寫「1619」兩組數據,未明確寫出「未加氧化裂解劑的生物可分解塑膠袋抗拉應力之數值」及「傳統塑膠袋抗拉應力之數值」僅可得部分分數。另有學生書寫「161819」三組數據,因無法推出數值對應為何者,故不予計分。建議學生作答時應針對題目設問回答重點並完整論述,若因為表述不恰當而失去分數,實屬可惜。

參、結語

綜上所述,109年試辦考試自然科的非選擇題評分是正確答案與答題過程並重,閱卷委員會依學生得到答案的理由或過程評估應給之分數。因此,學生應以有條理的論述,盡量寫出自己的想法或所知的相關學科概念。

建議學生在平日接觸科學知識、現象、學說或原理的時候,進一步去了解背後的機制或原因,並嘗試簡單的用文字做描述、統整。如此一來,在加深自己印象的同時,也能提升說明與表達的技巧。在練習非選擇題作答的時候可以注意幾個要點:(1)回答是否切合問題、(2)文句表達是否清楚、(3)科學知識是否運用得當、(4)科學符號或專有名詞是否精確等等,都能夠讓自己更熟悉作答非選擇題的方式,並在正式考試的時候發揮實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