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打開對話、打開理解的政策參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系副教授 / 陳佩英 撰
目前考招長程規劃提出六個不同的方案,集中於考試的科目數與時程,其背後應是落在具體的考試程序之公平考量和招生時程之安排。高中教師對於考招制度最為關心的議題之一,便是考試與招生時程順序帶給教學現場中,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困擾與混亂。一些教師關心的是,考招新制是否能和107新課綱聯手,為新世代開拓新視界的學習空間。
大考中心於9月10日舉辦第一場擴大參與的開放空間討論模式(OST),企圖讓各方直接對話。約莫100位大學學者、高中校長、主任、教師,大學學生與高中生,學生家長,教育組織和非政府組織代表等受邀與會。所謂的開放空間是讓參與者各自擬出欲討論的題目,當天三場的討論時段共提出約有30個主題,大略可分為教育目標與學習價值,考招制度與社會觀點、12年國教的政策關聯,招聯會和高教司、大考中心的角色定位與功能,考招改制的六個方案之可行性評估等。
參與者在每個時段選擇自己有興趣的題目,直接進入圍圈參與討論,圍圈之內的主持者即開題者,多數參與者扮演蜜蜂,在不同的圈圈當中流動,進入圈內則專注於聆聽與分享。高中生、大學生的經驗語言或許和文謅謅的學院語言不同,但因為強勢政策語言的缺席,反倒釋放出各種語彙流動的空間,和能夠塑造多角度和多視框的語境。在這多聲語境之中,人們或許願意嘗試跳脫慣性且局限的經驗語言,藉由相遇和碰撞張開觸角,接受舒適圈外的訊息和感受。
我參與的那個小圈圈,高中生和大學生可以和家長代表侃侃而談,並與大學老師交換想法,對於指考或申請入學制度設計與學習目的脫鈎,提出了自身學習經驗的批判與反思,但他們也表示,因為聽見不同的反饋,因而擴大了自己的視角。會議最後的行動構想,讓大家可以收斂意見,找出打開可能性的構思。
兩次的OST也許沒有辦法真正達成共識,不過藉由打開對話和嘗試建立共同語言與趨近共同理解的努力,或許可讓參與者發展出理性溝通並能在協商中形成共識和形塑政策的素養。面對「持續學習」的世代,共創與演化學習DNA,就從OST的打開理解開始,未來所謂真正的考招公平制度或許還可以期盼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