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到大,考試就像埋藏在記憶深處的壓縮檔,時不時就讓我們在夢中重啟考試人生。不管你現在是正在準備考試的學生,還是已脫離考試壓力的社會人士,考試總是「不離不棄」地陪伴著許多同學的青春歲月。
有鑑於考試對我們的重要性,本刊將推出「考試鮮事多」專欄,採不定期出刊,希望能以有趣、有料的短文,穿越古今,今昔相映,共同回味古代科舉故事與體會現代大考經驗。考試這條路──有青春的你、有年少的我、還有古老的他,一起交織出生命的光彩。本期首先登場的是〈活到老、考到老之大考報考資格〉
活到老、考到老之大考報考資格
依依過完暑假升上高三,她正和輔導老師討論重考生的報名人數。
依依:「這幾年重考生好像愈來愈多耶,重考可以考到幾歲為止啊?」
老師:「學海無涯,回頭是岸,喔不是,唯勤是岸,只要符合報名資格,想考都可以報名考試的。」
依依:「所以超過30歲也可以報名嗎?」
老師:「妳有聽過『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嗎?這是用來形容進士科難考,50歲能考上進士算是年輕呢。日本學者宮崎市定為了說明「科舉考試很難通過,因此常常有老年考生參加」,曾寫下一則軼事:
大意是,南宋福州有位讀書人陳脩在州郡層級科舉考試的卷子,很得宋高宗賞識。後來殿試及第唱名,宋高宗特別與他閒話家常,在曉得他年逾古稀尚未娶妻之後,詔令一名施姓宮人相嫁,並賞賜豐厚嫁奩。這可以稱得上美事一樁,當時民間流行起兩句話:「新人若問郎年幾,五十年前二十三。」
依依:「50+23,是73歲啊!這到底是人生七十古來稀?還是人生七十才開始啊?」
老師:「是活到老、學到老!終身學習!」
依依:「所以說古代科舉是沒有年齡限制的。」
老師:「現代大考也沒有最高年級限制,重考也沒有次數限制。以前有長輩為了陪晚輩苦讀,還一起報名大考。不過,報考資格在簡章上可是有規定的:要是高三在學學生、畢業生或具同等學力者才能報名。」
依依:「哇,如果我媽要陪我考大考,等她考上了就是『三十年前二十三』耶!嗯!我要加油!」
老師:「我猜,妳媽應該不會欣賞這個照樣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