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我的經驗我的路—找到定位,向著彼岸前行

對於升學,找到自身定位最為重要,包括明白「我是誰?」、「我想成為誰?」等問題,進而找到欲就讀的校系。有了目標,無論選擇何種升學方式,都能更下定決心的奮鬥,不再迷惘、毫無動力。

而我亦然,我曾申請某大學特殊選才之學士學位學程,在失敗後,繼續準備學測,並在個人申請階段錄取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我認為之所以有失敗和成功之別,部分可歸因於有無找到自身定位,以下將詳細說明。

申請學位學程時,我受其跨領域、多元學習的特色吸引,因為自己樂於探索各領域知識,不過對如何運用該校系的資源並不了解,也尚不明白選擇的核心課程——傳播科技,與他校傳播課程的差異,及何者較能幫助自己達成生涯目標。可見當時我對自身定位十分模糊,以至於撰寫備審資料時,提出的學習經歷難以佐證申請動機,以及是否適合學位學程,於是在第一階段便遭淘汰,而這成為我往後個申時,選填志願、準備備審和面試的前車之鑑。

學測一階放榜後,我依循兩方針選填志願。第一,依興趣和生涯規劃選填,如我對社會科學、新聞領域感興趣,因此條列相關校系,並詳細了解各自特色和職涯,大略得到十個候選校系。第二,依成績優勢選填,我報考國英數AB社,國英社成績近滿級,但數學成績不理想,因此我便從十個校系中,篩選出看重國英社,且超篩不篩數B的科系,同時參考近三年一階篩選標準,排除成績要求恐超乎自身的科系,最大化自身優勢。上述兩方法,使我選填的校系不僅符合志趣,更幾乎皆通過篩選標準,而這便需要「找到自身定位」,一旦明白自己想要、適合和擅長什麼,就能在此階段做出合宜決定。

而製作備審和準備面試時,我會為自己設定一個形象,例如我是關心並想改善社會問題的人,再從學習歷程中找到能證明的例子,並將此形象連結到該校系的課程和特色,再論述我如何在就讀該校系後,運用所學達成我的生涯目標,使申請動機富有說服力,同時能讓教授從資料和自我介紹中找到值得問的問題。另外,設定鮮明的形象,也能使教授對自己更有印象。

綜上,我想給學弟妹的建言仍是開頭那句「找到自己的定位」,高一、高二時多方摸索興趣和志向,高三時確定何種升學方式對自己最有利,並在其中發揮特質和優勢。升學之海無涯,我們都擠破頭地想要上岸,但唯有知道岸的方向再向前游,我們的努力才會化為使我們到達彼端的動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