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109年試辦考試 非選擇題評分原則說明-社會考科

大考中心研究員/廖淑雯、陳俊佑、胡雲薇、蔡侑達

壹、前言

109年試辦考試社會考科的非選擇題共有11題,包含公民與社會科的第49506263題;歷史科的第535661題;地理科的第39404552題。其中除第3952題為2分,其餘每題皆為4分,總計40分。

本次試辦考試閱卷,各科分別聘任閱卷召集人、協同主持人及閱卷委員,採螢幕閱卷模式,進行「評分標準訂定會議」、「試閱會議」及「正式閱卷」三部份閱卷工作。閱卷召集人與協同主持人首先召開「評分標準訂定會議」,針對命題組提供的評分原則,逐題討論適切性,同時瀏覽試閱抽樣卷若干份,參考實際作答情況後調整評分標準,製作閱卷參考手冊,詳列各題評分標準及參考答案,包括滿分、部分給分及不給分的參考示例。

正式閱卷當日先召開「試閱會議」,由召集人向全體閱卷委員說明評分標準的訂立原則與注意事項。隨後全體閱卷委員進行試閱,並針對可能疑義處進行討論,俾以取得共識。正式閱卷時,答案卷採隨機配卷,每份試卷均由不同閱卷委員進行一閱與二閱,若兩閱成績相差超過設定的標準,則由召集人或協同主持人進行第三閱。若第三閱分數超過閱卷設定的標準,則會由閱卷召集人和一位協同主持人共同進行第四閱。

以下提供109年試辦考試社會考科中,非選擇題各題的滿分參考答案、評分原則、評分原則說明與部分學生作答情形。

貳、各題評分原則

詳見109年試辦考試 社會考科試卷                                                                                        詳見109年試辦考試 社會考科答題卷

第39題

一、滿分參考答案:

8

24

53

217

1106

1177

2104

3249

2970

2293

670

10

24

144

560

550

1375

2184

3283

1962

1671

578

2

41

278

479

1074

2001

2460

2319

2670

1271

550

10

88

91

522

1291

611

2357

2410

1649

969

254

6

29

75

264

418

1576

2484

2157

1687

287

564

19

87

221

277

777

2189

1911

2711

988

173

88

16

72

50

101

185

1674

2189

1249

255

375

6

82

35

68

714

1785

2079

1904

294

124

二、評分原則:

  等級2(完全給分)

網格標示與滿分參考答案相同。

  等級1(部分給分)

網格標示與滿分參考答案有1格不相同。

  等級0(不給分)

網格標示與滿分參考答案有2格以上不相同。

三、評分原則說明:

本題組以東亞某地區數值地形模型(DTM)網格資料作為試題情境,評量學生能否以課堂所學的「網格」資料儲存模式的先備知識解析資料,找出主要稜線的分布位置。

在試閱會議中,全體閱卷委員考量本次試辦考試的考生,是第一次接觸卷卡合一進行作答的高一學生,為增加學生學習社會領域學科的熱情,全體委員投票達成共識,認為本題答案的劃記方式,若能讓閱卷委員清楚辨識,即可視作答內容完全給分(2分)、部分給分(1分)或不給分(0分)。

四、學生作答情形:

學生多能依示例方式標示網格,部份學生能理解稜線是指山的最高點所連接的線,故從圖6DTM網格資料中判讀高度,找出最高點的網格並依示例將網格塗黑標出(如),可得 2分。部分學生雖未依作答示例方式標示,改以其他方式選出與滿分參考答案相同的網格(如),仍可得2分。

部份學生網格標示與滿分參考答案有1格不相同,推測其可能未能掌握稜線的定義,即可得1分;若學生網格標示與滿分參考答案有2格以上不相同或未作答,推測學生未能了解稜線儲存在網格中呈現的方式,故不給分。

建議學生在正式考試時,作答需仔細看清楚題幹中是否出現須依「作答示例」方式作答等字句,以免因劃記方式不符題幹規定而未能得分,實為可惜。

第40題

一、滿分參考答案:

雨區範圍

      1100    1500     平方公里

估算過程或理由

迎風山區不計算稜線,雨區範圍為11格網格,乘以每個網格面積是100平方公里,得知答案為1100平方公里。

迎風山區計算稜線網格的1/2,共15格,乘以每個網格面積是100平方公里,得知答案為1500平方公里。

二、評分原則:

()原則1:「雨區範圍」與「估算過程或理由」分別給分。

()原則2

  等級2(完全給分)

「雨區範圍」數字正確並且「估算過程或理由」說明合理。

  等級1(部分給分)

1.「雨區範圍」數字錯誤或空白但「估算過程或理由」說明合理。

2.「雨區範圍」數字正確但「估算過程或理由」不合理或空白。

  等級0(不給分)

「雨區範圍」數字不正確且「估算過程或理由」不合理。

三、評分原則說明:

本題組以東亞某地區數值地形模型(DTM)網格資料作為試題情境,旨在以生活中的真實資料,評量學生能否結合「網格」資料的先備知識解析資料,以找出資料中主要稜線的分布位置進而解決問題。學生須根據題幹「該地區吹起暖濕的西風,導致此地區1500公尺以上迎風山區皆壟罩在雨區之中」,找出1500公尺以上的網格,再根據高度判斷出迎風面。由於本題「雨區範圍面積」與「估算過程或理由」分別給分,前者包含有1100(迎風山區不計算稜線的方式)、1900(迎風山區包含稜線的方式)以及1500(迎風山區包含稜線,但稜線因跨越迎風面與背風面,故以1/2計算的方式),皆為2分;後者需能說明知道西風的概念,或能清楚說明計算的概念,知道描述的區域是在稜線的西邊。

四、學生作答情形:

部份學生寫到:「1900,從西邊開始看,過1500的要算,但如果西邊的山高於東邊的山的話,則被擋住的東邊就不用算。」、「1100,稜線的左側因吹西風故為迎風坡,因此稜線左側高於1500公尺的地方都需算,共11格。」,上述雨區範圍面積數字正確且合理說明理由,故可得4分。

另外,有部份學生僅有「雨區範圍」數字正確,或僅「估算過程或理由」說明合理,如:「1600,因為是迎風側而且要高於15百公尺以上,且迎風側必須右邊比左邊高。」,則可得2分。但有部分學生答案中的「雨區範圍」數字不正確且「估算過程或理由」不合理,如:「約2400,因已求出稜線,再配合表中的高度資料即可判斷出大概的雨區面積」,後者未能看出關鍵西風的概念,不符合理由說明的原則,故無法得分。建議學生作答時,可先思考本題可能可結合哪項地理概念,在說明時融入所學的地理知識,而非以概述的方式說明其判斷理由,避免實能掌握欲評量概念但未能獲得分數。

第45題

一、滿分參考答案:

 二、評分原則:

  等級2(完全給分)

一條凹折線或凹弧線,且有累加趨勢。

  等級1(部分給分)

線的型態對,但沒有累加的趨勢。

  等級0(不給分)

線的型態不對,且沒有累加的趨勢。

三、評分原則說明:

本題模擬社會領域課程進行的問題探究,以中南美洲與非洲咖啡生產國常見的都市現象(首要都市人口規模龐大)做為試題情境,旨在評量學生能否根據提供的資料項目,整理評估資料間關聯以繪製統計圖,進而呈現出首要都市人口規模龐大的現象。中南美洲與非洲國家首要都市人口規模龐大,代表了國內多數的都市人口聚集於都市規模最大的都市。因此在統計圖的繪製上,須繪製一條凹折線或凹弧線,且有累加趨勢,可獲得4分。但若繪製一條凹折線或凹弧線,未出現累加趨勢,為部分給分答案。

四、學生作答情形:

許多學生繪製一條凹折線或凹弧線,且有累加趨勢,如,可得4分。部分學生雖繪製一條凹折線或凹弧線,但未呈現累加趨勢,僅能部份給分。另外,有部分學生誤答成符合都市等級大小法則的斜直線,或繪製成以「人口數」為縱軸的首要型都市圖形,如,則皆不給分。

建議學生作答統計圖表題時,一定要特別注意橫軸、縱軸的項目及單位,避免實能掌握概念但因忽略坐標軸項目或單位而製圖錯誤,殊為可惜。

第49題

一、滿分參考答案:

二、評分原則:

  等級2(完全給分)

正確勾選「大國競爭下引發的種族主義現象」,且同時回答AB兩項:

A.中國崛起引發不安(或仇外情緒常與政治和經濟之對峙相關)。

B.對疫情恐懼放大對中國的敵視。

  等級1(部分給分)

1-1勾選正確,同時寫出AB但不完整(3分)。

1-2勾選正確,僅寫出AB其中一項(2分)。

1-3勾選正確,但未摘要題文或摘要錯誤(1分)。

  等級(0不給分)

0-1勾選不正確(題文摘述即不列入評分)。

0-2未勾選。

三、評分原則說明:

題文中美國媒體對於「為何疾病恐懼伴隨出現歧視」之分析為:「中國崛起為全球經濟和軍事強國,引發亞洲鄰國以及西方大國人民的不安,而對疫情的恐懼,則更加放大了人們對中國的潛在敵視。」這段文字指出仇外情緒與歧視的深層心理,源自中國崛起,與西方大國在經濟或軍事等領域日漸產生競爭,進而引發後者人民的不安,隨著疫情的恐懼與未知,加深其對於不同種族的敵視與歧視現象;因此該分析所凸顯的全球議題應勾選「大國競爭下引發的種族主義現象」。該段美國媒體的分析中,並無疾病致死率、媒體再現,媒體的推波助瀾等內容,因此其他3個選項並不正確。

右欄「佐證題文之摘述」,重點則是找出(擷取)上述引文中的關鍵訊息,包括「中國崛起引發不安」以及「對疫情恐懼放大對中國的敵視」,二者皆寫出為完整答案。在勾選正確下,其它作答則視佐證摘述點出前述關鍵訊息的完整度及精確性部分給分。由於勾選議題與佐證之摘述具有連貫性,若勾選錯誤即不給分,題目亦註明未勾議題者,此題不予計分。

四、學生作答情形:

在勾選凸顯議題方面,相當多學生勾選「疾病致死率升高導致的排華現象」,這可能來自題文「隨著疾病擴散迅速……現排華心理以及相關衝突事件」的敘述或一般報章媒體所得的認識,卻流於表面的觀察,而忽略提問中美國媒體對於「為何疾病恐懼伴隨出現歧視」現象之深層因素分析。建議學生仔細理解題目,對題文關鍵內容做歸納整合,以找出意涵最完整或全面的答案,而不是找看似直接明顯相關,但卻只是侷限在某個面向的片面答案。此外,題目既要求摘述題文做為佐證,則可盡量利用該段題文中的關鍵字句書寫勾選答案的理由。

第50題

一、滿分參考答案:

二、評分原則:

  等級2(完全給分)

圖形同時具備AB兩項:

A.由原點或原點以上的縱軸出發。

B.表現出社會成本線為正斜率且明顯高於個人成本線。

  等級1(部分給分)

社會成本線在個人成本線上方,但不滿足AB2分)。

  等級0(不給分)

0-1整條社會成本線畫在橫軸或縱軸。

0-2整條社會成本線為垂直。

0-3社會成本線與個人成本線(明顯部分)重合。

0-4社會成本線在個人成本線下方。

0-5社會成本線與個人成本線相交。

0-6未作答。

三、評分原則說明:

若某甲自疫區入境卻違反檢疫規定逕自外出,可能會使疫情擴散,提高他人感染的風險,加上警察與防疫單位追查尋人的成本及可能引發的社區恐慌,使得其外出行為產生外部成本。經濟學試題的圖形背後均有代表的經濟學概念,本題第一個重要概念是社會成本為個人成本加上外部成本,因此「社會成本線必須高於個人成本線」(等級2B要件),而不能落在個人成本線下方(這會表示外部成本為負值,不合理),也不應與個人成本線相交甚至重疊(這表示沒有產生外部成本,也違背題意)。

第二個要點是畫出的社會成本線應該「由原點或原點以上的縱軸出發」(等級2A要件),這是因為若沒有由原點或原點以上的縱軸出發,而從縱軸右側(外出時間不為0)的位置畫起,則表示沒有回答外出時間接近0時的社會成本為何,回答不完整;若從低於原點出發,則表示社會成本為負值(不合理),也違反「社會成本線不能落在個人成本線下方」的原則。出發點若畫至縱軸左側,則表示外出時間為負值,也不合邏輯。

另一個重要考慮點則是,橫軸為外出時間,若某甲外出時間越長,因活動範圍應該會愈大,接觸的人群愈多,因此外部成本隨外出時間增加較為合理,在圖形上的意義,即是「社會成本線為正斜率」(B要件的第一部分)。

四、學生作答情形:

由本題評分原則不給分的項目,即可看出許多學生作答此題常出現的問題樣態。例如「整條社會成本線畫在橫軸」表示社會成本為0,「整條社會成本線為垂直(或畫在縱軸)」便看不出社會成本為個人成本加上外部成本的概念。建議學生於學習時,需多了解圖形背後所代表的經濟學概念,避免死記。此外,有些學生所畫社會成本線與個人成本線的距離過近、幾乎貼合,會使閱卷委員無法判斷學生是否確實掌握概念,在給分上帶來影響。

建議學生未來作答類似題型時亦需留意:(1)作答時保持劃線的清晰,避免塗改後造成作答結果不易判讀;(2)仔細閱讀試題並依照試題指示作答,例如本題要求繪出社會成本線,將作答出的線段標示為外部成本反而錯誤。

第52題

一、滿分參考答案:

二、評分原則:

  等級2(完全給分)

實射線起點位於北京,方向往南(含東南、西南),範圍需在兩條虛射線(含)之間(示例如下圖)。

  等級1(部分給分)

實射線起點位於北京,方向往南(含東南、西南),範圍不在兩條虛射線(含)之間(示例如下圖)。

  等級0(不給分)

1.實射線起點不在北京。

2.實射線方向往北(含東北、西北)及往東或西。

3.繪製的為無箭頭的線段或雙箭頭的直線。

三、評分原則說明:

本題以清帝國眼中臺灣的地理位置做為試題情境,旨在評量學生能否透過史料的閱讀,連結歷史脈絡,找出史料描述臺灣地理位置的視角。子題幹敘述提及「從大清帝國的首都」往外畫上箭頭,故箭頭應從北京出發。且題幹提及在當時臺灣地方乃江蘇、浙江、福建、廣東之左護,說明了以北京的視角,臺灣相對位於中國東南四省的左方。

四、學生作答情形:

部份學生標示的射線符合「完全給分」的評分原則,但在圖上標示「左、右」兩字,符合「若答案正確,多寫內容正確不扣分」的評閱原則,故可得2分;另外,有許多學生標示兩條以上的射線,若其中一條不在評分原則中兩條虛射線範圍之間,只能得1分。

另有許多學生實射線的起點位於北京,但未能理解「從大清首都看臺灣與這四個省分的相對位置」的文意,而誤繪製成方向偏北的射線或繪製起點不在北京的向東實射線,則無法得分。

建議學生作答時,需看清楚題幹的關鍵字句及作圖示例,避免能有擷取題幹資訊轉化為圖像作答的能力,但因忽略關鍵字句而未能得分,實為可惜。

第53題

一、 滿分參考答案:

二、評分原則:

  等級2(完全給分)

勾選日治;能清楚說明臺灣民主國成立於馬關條約簽訂之後,法理上已屬於日本統治,應歸在日治時期。

  等級1(部分給分)

勾選日治;能掌握說明,但文字敘述不夠精準或缺乏條理。

  等級0(不給分)

勾選清領或理由說明錯誤,或未作答。

三、評分原則說明:

本題於提問中指示須從法理的角度思考臺灣民主國的歷史分期,可知得分關鍵在於法理性有無的陳述。就歷史事實而言,1895417日馬關條約簽訂後,臺灣割讓予日本,523日臺灣民主國才成立,就國際法而言,當時臺灣已屬於日本。此外,若從歷史發展來看,臺灣民主國雖恭奉清廷正朔,背後也有朝臣張之洞等人的協助,但其仿效的西方民主建制概念,卻非源自中國傳統,而是當時知識分子挪用西方觀念的表現。因此,從歷史分期角度而言,在馬關條約簽訂後,臺灣主權已正式移交日本,故臺灣民主國屬於日治時期。根據上述解說,本題評分原則區分為:完全給分、部分給分與不給分三種。完全給分的條件需符合:勾選日治及能清楚說明法理或主權的歸屬轉移;部分給分為:勾選日治,但理由的說明不夠精確;不給分則如勾選到清領,或內容說明錯誤或未作答。

四、學生作答情形:

大體而言,學生多能勾選日治時期,但對理由的陳述相對分歧。本題評分重點在於馬關條約的簽訂,以及臺灣主權的轉移兩個部分。部分學生雖能根據題幹或既有的歷史知識,理解臺灣民主國的成立背景,也知曉轉折點為馬關條約,卻容易忽略提問要求「從法理的角度思考」,使得理由論述偏離提問,較難取得滿分。比方理由只寫「清廷雖棄我」或「被日本接收」,所以屬於日治時期;又或者根據題幹「永遠讓與日本」,認為臺灣民主國應歸屬日治時期,皆未回答到情勢轉變的法理依據。另外也有從時間發展先後,主張清先割讓,臺灣遂淪為日本統治,僅單就現象敘述,而未提及轉折的原因。由此觀之,多數學生似乎仍從題幹敘述中揀選相關字句,如「清廷雖棄我」、「永遠讓與日本」等作為佐證,卻未能進一步思考促使轉變的因素。尤其忽略了提問引導的「從法理的角度思考」,幾乎是所有誤答學生的通病。

第56題

一、滿分參考答案:

證據

理由

此地原為平埔族人的守隘屯耕區。

藉由守隘,讓平埔族人有土地可耕種。

                                                                                                                   或

證據

理由

訴訟結果判該地只准「社番」自行墾耕。

根據判決與碑文,官府認定土地為平埔族人所有。

二、評分原則:

  等級2(完全給分)

證據和理由至少有一例,且能對應說明。

  等級1(部分給分)

證據和理由無法充分對應,或語意說明不夠完整。

  等級0(不給分)

答非所問或未作答。

三、評分原則說明:

本題旨在藉由清代古令埔的土地糾紛,測驗學生考察歷史資料並分析其作為證據的適切性。古令埔原為守隘平埔族人的屯耕區,當閩人楊茂申請開墾時,遭粵籍鍾麟江等人抗議,最後官府具判而立碑公告,此地除社番自墾外,禁止漢人侵佔開墾。由此可知清官府對「熟番」地權的保護,具體表現的證據可分為兩個方面:一是從政府維持既有之平埔族人守隘屯耕的統治策略;二是清廷藉由判決與碑文再次宣示立場。至於理由的部分,則需根據所舉之證據,解釋政府為何如此判決,可從官方立場或平埔族人的角度來論述。根據上述解說,本題評分原則區分為:完全給分、部分給分與不給分三種。完全給分的條件需符合:至少舉一例且能正確對應說明的證據及理由;部分給分為:證據與理由無法充分或說明不夠完整;不給分則如答非所問或未作答。

四、學生作答情形:

關於本題土地糾紛的判決經過與結果,是多數學生能掌握之明顯證據及據以立論的理由。唯題文裡:「古令埔原為守隘平埔族人的屯耕區」的描述多被忽略,顯示學生閱讀尚未充分掌握題文的整體敘述,忽視首段給予的歷史前提,故難以串連平埔族人原在此處發展的圖像。因此,就作答結果來看,學生大多未能觀察到第一層平埔族守隘屯耕的前後變化。其次,若舉判決內容為證據者,其理由多未能區辨證據與理由的差別,閱卷者難藉其描述,得知學生何以挑選此證據的邏輯思維。此類的「理由」,往往複述提問之「清朝對『熟番』地權的保護」,較難聯繫其與前述證據間的關係,無法具體指出清廷保護態度下的實際作為。另外,也有部分學生跳出題文框架,未扣緊題文另發言論,如寫「為拉攏原住民」、「避免族群鬥爭」等,都屬答非所問。

第61題

一、滿分參考答案:

可探究的課題

可作為證據的理由

例:臺人的壽命探討

例:可從戶主或妻「生年月日」和「事由」中死亡日期計算得知。

總督府眼中的臺人陋習

從欄位中「阿片吸食」的註記,可知當時臺人有吸食鴉片的風俗。

從欄位中「纏足」的註記,可知當時臺人有纏足的風俗。

臺灣人的籍貫(祖籍)分布

臺灣人的族群分布(組成)

臺灣人的人口組成

臺灣人的原鄉分布(統計)

「種族」欄中有「福」的註記,可知該戶主和妻子的祖籍為福建。

二、評分原則:

  等級2(完全給分)

探究課題和證據理由都能具體且完整地寫出。

  等級1(部分給分)

探究課題和證據理由缺乏清楚說明。

  等級0(不給分)

答非所問或未作答

三、評分原則說明:

本題使用日治時期的戶籍資料,希望學生結合既有的知識基礎,進一步考察當中蘊含的歷史訊息。為協助同學作答,本題分為「可探究的課題」與「可作為證據的理由」兩類,舉例示範引導學生正確作答。問題一的可探究課題為「總督府眼中的臺人陋習」,若參考範例的作法,可知其對應的證據是戶籍註記中的「纏足」與「阿片吸食」。問題二則要求學生回推思考,使用「種族」欄的註記可進行哪些探究的課題。從其證據理由的示例,可知「福」代表祖籍福建,從而可推,探究的課題應為「臺灣人的族群分布或組成」、「臺人原鄉的分布或統計」等之方向。根據上述解說,本題評分原則區分為:完全給分、部分給分與不給分三種。完全給分的條件需符合:具體且完整地陳述探究課題和證據理由;部分給分為:未能清楚說明探究課題和證據理由;不給分則如答非所問或未作答。

四、學生作答情形:

本題因已於題幹示範作答的方式,學生多能掌握要點,取得一定的分數,至於未得滿分者,問題多出於書寫上的不足。例如問題一「可作為證據的理由」,學生能理解需要舉證,但多當成簡答題,填上「阿片吸食」、「纏足」的單詞,而未能模仿示例,用更完整的句子來陳述。其次,也有不少誤用標點符號者,如使用引號應為專有名詞,文字便不能隨意更換,像是「阿片吸食」便不同於「吸食鴉片」。反之,若不加引號,阿片吸食可為吸食阿片、吸食鴉片或鴉片吸食的同義詞;纏足也可等同於裹小腳。第二部分「可探究的課題」,同樣有類似的錯誤,例如只寫祖籍或種族,並未仿效示例作答。就寫作方法而言,好的命題應具畫龍點睛之用,既能涵蓋討論的內容,又能凸顯文章的精髓。因此,回答本題的最低限度,是要能帶出研究對象與探究主題,像是臺灣人的原鄉分布,即屬探究對象、主題都相當清楚的寫法。

第62題

一、滿分參考答案:

二、評分原則:

  等級2(3-4分

() 4分:

2-1正確勾選「尊重隱私」的選項,並同時回答AB兩項的重點:

A.讓涉案之兒童少年避免受到歧視。

B.讓涉案之兒童少年得以復歸社會。

() 3分:

2-2正確勾選「尊重隱私」的選項,但僅回答AB兩項的任一項重點。

  等級1(1-2分

1-1勾選「尊重隱私」的選項,「對兒童及少年保護的意義」未回答AB,然回答仍與隱私權概念的解釋相關。

1-2勾選「公正審理」或「程序正義」的選項,「對兒童及少年保護的意義」之回答能符合「避免未來因被歧視而受不公平審判」的概念。

  等級0(不給分)

0-1未勾選任一選項。

0-2勾選任一選項,但「對兒童及少年保護的意義」未作答。

0-3勾選任一選項,但「對兒童及少年保護的意義」作答內容與所勾選之選項無關或僅重述題文。

三、評分原則說明:

本題旨在測驗學生依據「兒童權利公約第10號一般性意見」的精神,回答課綱「公Bk-V-1為什麼少年的刑事司法程序與成年人不同?」。根據該一般性意見,保護涉案少年資訊的最主要目的是「尊重隱私」,若學生能同時點出「避免歧視」進而「得以復歸社會」之精神,即為包含現在與未來保護意義的完整答案。部分給分的原則方面,若勾選「尊重隱私」,但右欄「對兒童及少年保護的意義」未回答上述二面向,然回答仍與隱私權概念的解釋相關,或者雖勾選「公正審理」或「程序正義」,但右欄之回答能符合「避免未來因被歧視而受不公平審判」的概念,則因答案雖不甚精確但尚能成理,可得部分分數。

由於題目註明左欄和右欄須同時作答始計分,因此只要左欄未勾選或右欄未作答均不給分。另一種常見的不給分情況,則是因為學生的右欄作答內容與所勾選之選項無關或僅重述題文。

四、學生作答情形:

部分學生「對兒童及少年保護的意義」僅摘述題文內容,如「保護涉案少年的個人資料(隱私)」、「媒體在報導少年案件時,不得讓社會大眾得知涉案少年是誰」,這樣僅描述了少年刑事案件與一般刑事案件有所差別的「現象」,而未觸及此種差別背後的「意義」,沒有真正回答到提問所要求的核心;因此除非題目要求摘述題文,學生應避免僅重覆題文已有訊息。此外,學生作答應注意回答內容的連貫與一致性,例如左欄勾選「程序正義」,但右欄完全未針對此作說明,即使寫出「讓少年避免受到歧視」,仍無法看出兩者關聯為何而無法得分。

第63題

一、滿分參考答案:

二、評分原則:

  等級2(3-4分)

() 4分:

正確勾選「我國採行民主共和的制度,國家的建立與運作並非以統治者為依歸」的選項,並精確寫出A,且加上B1B2任一項的重點:

A.因民主共和體制是建立在「主權在民」(人民是國家的主人)的基礎上;

B1.統治者由人民選舉產生,應向人民負責,且應服從人民的意志。

B2.統治者不是國家主權的擁有者,只是國家的管理者或代表(象徵)。

() 3分:

1.正確勾選「我國採行民主共和的制度,國家的建立與運作並非以統治者為依歸」的選項,並模糊寫出A,且加上B1B2任一項的重點。

2.正確勾選「我國採行民主共和的制度,國家的建立與運作並非以統治者為依歸」的選項,並精確寫出A,但沒有寫出B1B2任一項的重點。

  等級1(1-2分

正確勾選「我國採行民主共和的制度,國家的建立與運作並非以統治者為依歸」的選項,且符合以下兩項之一:

1-1僅寫出模糊的A,但沒有寫出B1B2

1-2未寫出A,僅清楚寫出B1B2項之重點。

  等級0(不給分)

0-1未正確勾選(勾錯、都沒勾選、兩個都勾選)「我國採行民主共和的制度,國家的建立與運作並非以統治者為依歸」的選項(無論「判斷的理由」是否正確)。

0-2正確勾選「我國採行民主共和的制度,國家的建立與運作並非以統治者為依歸」的選項,但「判斷的理由」未作答或理由錯誤。

0-3 未作答。

三、評分原則說明:

我國憲法第1條規定,「中華民國基於三民主義,為民有民治民享之民主共和國」;第2條「中華民國之主權屬於國民全體。」顯示我國為民主共和國家,基於國民主權原則,國家主權擁有者為全體國民,而統治者的權力源自於國民全體,由人民直接選舉產生,授予其統治的正當性。綜上所述,「為什麼我國公民的效忠對象應該是國家而非統治者」之最合理的理由,不是因為統治者常因選舉而更迭,而是因為我國採行民主共和的制度,國家的建立與運作以憲法為依歸,而非以統治者為依歸。

依前述憲法規定,我國民主共和體制是建立在「主權在民」(人民是國家的主人)的基礎上,此為等級2答案之核心要點,若能進一步點出統治者由人民選舉產生,不是國家主權的擁有者,並且應服從人民的意志,為最完整的答案。若上述重點僅模糊點出,則視情況部分給分。本題重視左欄與右欄答案的連貫與一致性,且題目註明「最合理的回答」和「判斷的理由」須同時作答始計分,因此若勾選或判斷理由錯誤,或其中之一未作答則不給分。

四、學生作答情形:

本題學生作答常見的問題主要是「判斷的理由」模糊不清或未切合提問,例如僅將選項重複說一次,而未見學生思考推論所得的理由和原因,但後者正是非選擇題的評量重點。另外,「判斷的理由」應正面論述勾選該「最合理的回答」選項的原因,但不是去說明「選項」沒有做到的後果(例如答若以統治者為依歸容易造成獨裁,仍不足以支持該選項何以為最合理的回答),也要避免文不對題。

參、結語

藉由本次109年試辦考試社會考科非選擇題各題評分原則的發布及其說明,希望有助於學生們準備未來111學年度後的非選擇題題型,把握作答重點,以期在正式考試時,能充分地發揮個人實力。

建議學生於學習過程中,對於所接觸學科知識,能進一步了解其應用於真實或學術情境時的背後脈絡或因果關係,培養清楚表達與說明的能力,及嘗試資料整理、作圖製表等學科技能的實作。在面對測驗試題時,最重要的是看清設問所要求,例如,是要擷取題文訊息證據抑或以自身先備知識作答;另外也要留意並掌握試題所提示的答題方向,或仔細觀察題文提供的作答示例,以清楚且完整的論述完成答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