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113學年度分科測驗【生物】考科試題特色

一、前言

113學年度分科測驗生物考科試題取材多元,舉凡蜜蜂覓食與搖擺舞、生長素與向光性、刑事現場DNA分析、染色體核型圖、破傷風桿菌諾貝爾獎研究、島嶼地理多樣性、粒線體毒素邦克列酸等素材入題,不僅評量學生不同面向的學科概念,也兼顧科學相關的整合運用能力,符合108課綱之理念。

此外,試卷中亦有探究類型試題,引導學生從圖表數據擷取資訊及進行歸納分析,例如由孢粉壁微化石探究該地區過去的歷史演變。另有引用靈長類尾巴的調控機制、犬隻體型的控制等科學研究成果入題,使學生能在相關的研究主題中結合所學。

二、試題特色

(一)試題設計涵蓋不同評量層次

本次試題設計多元,涵蓋不同評量層次:包括有評量學科概念熟稔度的基本題,讓認真學習的學生獲得相對的分數;有進一步評量學生分析能力的題型,讓靈活運用概念的學生能獲得分數;有評量圖表判讀能力的試題,讓平常熟練辨別圖表資訊的學生獲得分數;有評量閱讀理解與推理能力的試題,讓能夠耐心閱讀與推論的學生獲得分數;有評量探討活動實驗與探究能力的試題,讓專心實驗及探究的學生能獲得分數;有評量表達說明能力的試題,讓思路清楚的學生能獲得分數。

(二)注重學科概念與生活結合

本次的分科測驗生物考科中,有許多試題將課本內的知識與生活事物結合,讓學生從單純的知識,延伸到應用的層次。例如第19題粒線體毒素邦克列酸的食物中毒事件,利用課本粒線體構造與功能的相關知識與題目中給予的資訊結合,不但讓學生深入理解中毒事件在生理上的致病機轉,對相關概念也更加印象深刻。又如閱讀一,能將分子生物學中RNA的選擇性剪接與靈長類有尾無尾的實際現象結合,不僅讓學生認識生物科技的研究進展,更進一步體驗演化與基因表現的奧妙之處。

(三)重視課綱中的探討活動

108課綱生物科學習內容包含不同面向的探討活動,有需要手做實驗的規劃型探討活動,也有純探究型的探討活動,兩類型都展現在113學年度分科測驗生物考科試題中。例如:有的試題屬於實驗觀察結果(第2935題);有的試題需要結合學科概念與反應結果(第31題);有的試題需要進行探究型的分析與推論(第33-34題組),有的試題需要瞭解實驗器材的操作與原理(第3032題)。

多元的測驗方式,旨在希望學生在學習探討活動時,能全盤性的理解與進行統整,包含實驗的動機與目的、規劃及操作流程、藥品試劑的作用、實驗結果的判讀等。

(四)試題難易適中,可穩定鑑別不同學習的結果

113學年度分科測驗生物考科的五標成績中,頂標、前標及底標與過去兩年均相同,分別為頂標53級分、前標48級分及底標23分。而均標及後標跟過去兩年相比,略低一級分,分別為均標37級分、後標28級分。從五標的各自級分表現、高分組與低分組的鑑別度,或是中段學生之間的鑑別度來看,均顯示此份試卷不僅難易度適中,而且能適當且穩定區分各等級的學生。

三、回饋高中的教與學

整體而言,今年的試題著重學科基本概念的統整及其應用層面,以基本扎實的先備知識為出發點,再藉由整合運用能力,包含閱讀理解、圖形判斷、分析比較等能力,將學習本質呈現於總結性評量上。

整份試卷中試題兼顧基本概念與學習表現的各面向,強調科學理論與實作並重,故學生在未來的學習上,可強化知識概念間的融會貫通及與不同情境結合的整合運用能力。以下分別以閱讀三、第19題、第29題及第31-32題組為例,說明試題如何回饋於高中教學與學生學習。

(一)著重基本生物學認知

適當比例的基本題,讓平時認真學習課本知識的學生得到相對應的分數。進階式的試題也均以相關的學科知識為基礎加以延伸。以閱讀三為例,題目以微化石的研究為素材搭配圖表,評量學生生態及演替的相關概念,學生只要熟稔相關知識,擷取圖表中作答所需要的訊息,即可迎刃而解。

不在文本中提及的先備知識,成為解題的關鍵,這提醒了學生不可輕忽基本功,只要生物學科內容的基礎夠扎實,即能順利面對不同類型題目的挑戰。

(二)時事與學科概念結合

今年分科測驗生物考科第19題,以日前引起國人高度重視的邦克列酸中毒事件為素材,結合課本中細胞粒線體的構造與功能相關概念,帶出背後的致病機轉。雖然屬於時事題,但不僅評量學生從文章中擷取作答線索的能力,還需要與學習知識緊緊扣合,相輔相成才能精確作答。提醒學生在學習之餘,除了多關心周遭時事,更應該深入探討其可能原因,不僅能活學活用所學知識,更能加深對相關學科概念的理解。

(三)注重實驗題實作與分析

分科測驗生物考科規劃實驗題的占分為14分(第29~35題),且測驗面向相當多元,目的在配合高中教學並落實高中教學正常化。

以第29題為例,題目提供觀察細胞之示意圖,並非僅判斷何種細胞,而是更需要結合此圖的相關概念,從構造、組織分類、染色體狀態、細胞所處環境等等,都需要相當清楚,才能一一進行判斷。再以第31-32題組為例,題目結合兩個探討活動,第31題乍看為背誦實驗結果,其實卻需要結合光合色素的吸收光譜,才能精準作答;而第32題評量學生實驗操作過程作用的理解,需相當清楚該步驟下的目的才能正確回答。使學生了解實作學習時,不應僅是瞭解實驗結果,而是應仔細用心參與探討活動的實驗過程,進行全盤性的理解與分析。

四、結語

113分科測驗生物考科整體難易度適中,能穩定區分不同程度的考生,鑑別其不同能力。試卷涵蓋多元主題與不同評量層次的試題,兼顧重要學科概念及應用層面。以課堂探討活動入題,強調實驗的扎實程度及其與學科概念之間的連結,配合落實高中教學正常化。試卷中也包含評量層次較高的試題,鼓勵學生應用所學與生活情境結合,培養學生問題解決、擷取資訊、閱讀理解、分析推論、表達說明等重要能力。此外,時事題與學科概念的結合,提醒學生留意生活中的事物與議題,適切地將學習與生活連結,使學習更有價值。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