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111學年度分科測驗【公民與社會】考科試題特色

一、前言

108 課綱與社會領綱課程的理念與目標,在涵育學習者能以公民素養面對新世代挑戰,並有解決問題、分析、思辨、統整、評估與批判的能力。因此在第一屆分科測驗,即結合加深加廣的學科學識知能,嘗試建構貼近學習者之生活情境,透過多元議題探討、探究與實作題型,引導考生發揮高層次的整合運用能力,以服膺 108 課綱的素養導向教育精神。

111 學年度分科測驗公民與社會考科的考後數據顯示,本次試題的整體得分率為 63.05%,屬中間偏易難度,其中偏難試題為 1 題,相較於 110109 年指考減少,與 108 年指考持平,整體分布也與 108 年指考相近;整體鑑別度表現,則為 0.34,屬於中鑑別度水準,但高鑑別度題目數量在整體題目中的占比則高於 110109 年指考,與 108 年指考相近。

題型方面,本卷總題數共有 44 題,且首次加入選擇題與非選擇題組合而成的「混合題組」。統計各類題型的題數與占比為:單選題 28 題(56%)、多選題 4 題(8%);另有 4 題組,共 12 小題的混合題,其中單選有 8 題(16%),非選擇題則有 4 題(20%),且非選擇題總配分符合考試說明中所指 20-30% 的範圍。

題組設計方面,注重考題情境的生活化,且未有複雜難懂的概念。但考生仍須面對富含探究精神的題目與提問,以及多元的文本資訊,屬於強化評量考生閱讀理解、資料統整、分析推論等能力的試題。

二、試題特色

公民與社會學科包含社會、政治、法律與經濟四大學門,但 108 課綱強調整合運用的能力,因此主題是根據對社會議題的不同面向作區分,所包含的條目數量也各有不同。今年試題中,課綱必修範圍有 27 題、選修則有 17 題;若以主題分類,題數最多的主題為「主題 B.社會生活的組織及制度」,共 15 題,其次為「主題 C.社會的運作、治理及參與實踐」,有 9 題,皆為必修範圍。雖較其他主題的題數多,但因 BC 主題在必修範圍中即有較多條目,故整體比例仍屬均衡。其他試題特色如下:

(一)取材多元議題 蘊含人文素養

整體試題取材議題多元,除融合國內外社會趨勢,也提及各種處境不利群體容易面臨的社會困境,例如:移工團體的媒體話語權(第 1 題)、家庭處境不利者之階級複製困境(第 2 題)、非裔身心障礙者來自社會結構的雙重壓迫(第 5 題)、國際貧童就學問題(第 22 題)、原住民身分認同爭議(第 31 題)與傳統領域的諮商同意權益(第 38 題)等,充滿對整體社會的人文關懷,透過多元議題情境,引領應試者與各界重視對處境不利者的關懷與協助。其中第 5 題亦試圖凸顯各議題中較受社會忽視的爭議點,值得分析。

5 題答對率為 83%,鑑別度為 0.27,屬於一道偏易、中鑑別度試題。本題在解答上並不困難,考生只需善用閱讀理解能力,便可了解該學者所主張的不平等並非來自其他族群的污名化,而是社會處境不利族群在擺脫污名化時,卻可能忽視族群內部已有的不平等問題,致使族群中的弱勢者受到雙重的不平等對待。原本非裔族群的種族不平等為常見題材,然而本題的設計可引領考生在答題時,一併思考族群與身心差異等因素如何交織影響非裔身心障礙者,及理解處境不利者所承受的社會壓力,進而有價值澄清、學習反思的機會。

(二)探究與實作入題 活化議題思考並兼顧跨領域

公民與社會科探究與實作強調透過「發現問題、蒐集資料、分析詮釋與總結反思」的探究步驟,透過議題引導考生學習社會科學的思考方法,使其具備界定問題、推理思考、分析思辨的能力。本卷試題中符合前述精神的題目,則可以第 2 題、第 44 題作為代表。

2 題答對率為 35%,鑑別度為 0.37,屬於一道偏難、中鑑別度的題目。本題以階級複製為測驗範圍,要求考生以小文的角度選出足以質疑小嘉立場的佐證資料。考生須先理解階級複製的概念,接著分析、判斷哪一選項可作為證明「階級複製難以翻轉」的佐證。但本題透過選項分析圖可以發現,多數低分組以及部分高分組卻在判斷那些現象足以作為推論佐證上有所誤判,造成本題答對率較低,凸顯現在考生在分析、理解、運用佐證的能力上仍有進步空間。

而第 44 題則屬於 41-44 題之題組,該題組透過學者討論,指出女性在參政與就業上的平等困境。考生面對此題組時,首先須跨領域理解、運用平等原則(法律領域)、選舉制度(政治領域)、社會規範(社會、法律領域)、勞動參與率與失業率(社會、經濟領域)等學科知識作答。而第 44 題提及「若甲學者想以統計數據支持自己的論點,下列哪兩張統計圖最適合作為佐證?」,考生在換位思考的同時,需同時運用學科知識以及對統計圖佐證的適當性判斷來答題,也屬於具備社會科學思考方式的題目。此題組除可引導考生活化思考、論證推理外,並能測驗考生對資料的實作能力。

(三)情境生活化

本卷試題多以考生生活周遭常出現的爭議狀況為情境命題,如:社群媒體互動(第 9 題)、打工勞檢(第 10 題)、實境節目內容爭議(第 24-25 題組)等。此外,試題亦結合考生課堂中常見的學習與探究情境,如:課堂報告(第 6 題)、違反校規(第 12 題)、線上教學與分組探究(第 21-23 題組)也成為答題情境,並有比較國內外生活水準的漫畫情境題(第 17 題)、勞工運動口述史料題(第 4 題),皆能體會出命題者透過貼近考生的日常生活與課室之情境,引領考生運用公民素養、思考社會問題之用心。

試題文長適中,部分題目選項文字較多,此類考題多為測驗考生就題文或題幹中的答題情境與線索,推理分析出最適當的解釋或原因,因此引導探究式的提問方式亦出現在整份試卷中,如:「依…推論,下列何者最可能(最相關)…?」(第 134572437 題)、「…何者最適合作為立論基礎?」(第 6 題)、「…哪項政策最可能改變這位民眾的選擇?」(第 15 題)、「…最足以支持哪項推論?」(第 21 題)、「以下何項論述最能反駁乙學者?」(第 41 題)等。情境生活化且引導提問式的題型非常符合 108 課綱所著重的學科素養與生活連結。學生應學習如何理解社會生活現象,以涵養獨立思考、價值判斷之素養,而非記憶背誦零碎的概念,因此考生須透過文本資料閱讀與統整,以瞭解題目及選項,並運用學科知識作答,屬於對考生整合運用能力的高層次評量。

三、回饋高中的教與學

(一)學科知識至議題情境的遷移

從題型與情境來分析,本卷試題仍有基本題與素養題,而情境多取材自社會議題與時事,可知素養教學期待學生能學習基礎學科知識,並能將所學遷移至社會情境運用。因此教師或可於課程設計時,嘗試將課程概念與社會議題相連結,增加學生對社會議題的熟悉度,並更習於關注社會脈動;亦可參考課綱中的「延伸探究」內容,帶領學生探討學習內容的多個面向。教學亦或可多利用問答訓練學生獨立思考能力,以提高對社會議題爭議的敏銳度,同時可設計提問以辨別不同社會觀點差異,使學生接觸社會科學的思辨探究和思考方法。

(二)探究精神融入教學

本卷有多個試題採探究式提問,考生須理清問題脈絡,並依知識邏輯進行推理才能解題,因此除了熟稔學科知識、掌握閱讀理解能力外,學科思考方式的學習亦成為關鍵。故於教學現場,探究實作精神可施行於探究與實作課程實施時,亦可廣泛應用於課堂討論。在實作課程中也可多引導學生發想問題,讓學生藉由梳理文章邏輯尋找問題,並實際蒐集資料,以學習區辨資料的可用度與有效性,再統整資料後進行分析與詮釋,以做出總結與反思,過程中可適時提供學生發表機會,使其習於整理思緒、統整分析及表達自身想法,並同時活用資料作為觀點之佐證,或可有助於提升學生對於探究型試題、非選擇題的掌握度。

四、結語

綜上所述,111 分科測驗公民與社會考科整體而言試題難易度適中,鑑別度表現亦佳。試題須對先備知識、閱讀理解能力等綜合素養能力加以活用;尤其情境式設計與探究式提問,答題角度以學習者為主體,測驗考生除閱讀理解,亦須分析、思辨、批判與應用,考驗其問題解決的綜合整體能力,藉以回應各界對 108 課綱的適性揚才、終身學習之期待。

未來教學現場及考生,或可嘗試活用課堂所學於社會議題、學校生活情境中,強化閱讀理解、推論分析、跨主題/跨領域整合等方面的能力,並嘗試以口語、文字等方式論述、表達其所思所得。另一或可與前述教學同時進行的事項是,在學生閱讀理解、推論分析議題情境資訊,以及論述、表達所思所想時,能強調「佐證」部分,鼓勵學生針對不同觀點尋找相應證據,或對自己的論述表達提出對應佐證,進而培養社會科學思考方式、合理有據形成論點的能力,使學生得以具備應對未來社會議題的公民素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