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招生委員會聯合會/撰
面對全球化高度競爭,美國前教育部長Richard Riley主張:「未來最迫切需要的工作,是尚未出現於現今的;我們現在做的努力,是協助學生準備好投入未來產業、使用還未發明的科技,以解決尚未察知的問題」[i];臺灣十二年國教即以「核心素養」為主軸,落實高中「適性揚才」及大學「適性選才」的教育理念,進而培育出能互動合作及自主學習,並適應變動及開創未來的新世代人才。
【高中至大學─育才與選才,迎接必然的轉型】
依據教育部於民國103年公布的「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核心素養是指一個人為適應現在生活及未來挑戰,所應具備的知識、能力與態度:在學習上,強調不宜以學科知識及技能為限,而應關注學習與生活的結合,透過實踐力行彰顯學習者的全人發展。由新課綱所揭示的精神以及隨之可見的高中教學現場轉變,我們可以預見未來高中教育內容將不再固定、僵化,而是會回應學生個別化與差異化的學習需求,學生將成為學習的主導者,而非被動的知識接收者。面對高中育才方式的轉變,大學考招制度亦被期待因應調整,選才走向更多面向的綜合考量:注重學生的學習歷程、生長背景的差異、強調終身學習的素養、問題解決能力以及團隊合作態度等。
因此,大學考招制度歷經長期討論及意見徵詢後,為達成多元價值體系之下,落實適性發展理念的願景,以促進「大學選才多元及高中教學活化、學習完整及社會流動」的目標,研議過程秉持「現況微調精進」及「分階段銜接」原則通過定案:
一、經教育部核定的111學年度大學多元入學方案,實施對象為首屆適用新課綱的高一生(預定108學年度入學高中,目前106學年度的國二生),在他們高三報考大學111學年度入學考試及招生時適用。
二、107至110各學年度的大學多元入學方案漸進銜接措施,實施對象按學生入大學之招生學年度計算,則分別對應到106至109學年度應屆畢業的高三生(如適用108學年度方案的考生,為目前106學年度的高二生)。
【108新課綱架構下,新考招方案調整方向】
111學年度大學多元入學方案(可參閱完整電子版或3分鐘看懂大學考試招生新方案),以三大面向彙整其調整方向包括:(一)多元入學管道、多資料參採;(二)招生管道以申請入學為主,重視學習歷程,希望激勵學生適性發展、落實高中課程學習的完整性;(三)考招時程關注高中教學及學生多元學習。
※多元入學管道,鼓勵適性發展
與現行制度相同,可促進社會流動並確保大學選才彈性及校園學習環境多元化。
「繁星推薦」著重於平衡區域、城鄉就學機會,並能回應十二年國教高中均質化的目標;「申請入學」強調更重視學生學習歷程,因而具備適才適所、拔尖扶弱的特性;「分發入學」為多樣態招生型式之一,以大學入學測驗成績為分發依據,供不同特性或學習情形的考生選擇。此外,尚有104起開始試辦、107納入正式管道的「特殊選才」,針對其他三管道難以鑑別的少數對象,著重其特殊學習資歷進行招生。
※多資料參採,申請入學管道更重視學生學習歷程
引領改變單以成績分數為標竿的社會氛圍改變。可將大學入學招生參採資料分為兩大類:
(1)大學入學測驗,以基本核心能力為主的學科能力測驗、著重關鍵學科能力的分科測驗(相當於現行指定科目考試),另有術科及英聽等測驗。
(2)綜合學習表現,其實就是現行個人申請第二階段甄試項目大學參採的內容:由兩部分組成,一為學生高中時期的學習歷程資料;二為大學校系自行辦理之面試、筆試或實作表現等。涵蓋學生的學習歷程、成果表現,或是發展潛能,可用為大學發掘學生、學生展現實力的多面向參採資料。
教育部「高級中等學校學生學習歷程資料庫」(可參閱教育部發佈「學習歷程檔案面面觀」懶人包)將於108學年度正式啟用,蒐集資料方式系統化並強調重質不重量,有助大學招生審查專業發展;未來逐年定期收錄學生在學時期的多元學習資料,除了使往後申請入學提交的資料更具公信力,亦有助於學生平時累積歷程時探索自我志趣。
※落實高中課程學習的完整性
考招制度設計關注高中教學及學生多元學習,以期適度減緩考生應試壓力、促進高中教學活化,提升學生學習意願或自主性。
除了集中申請入學招生作業日程並延後至高三下學期課程結束後進行,以改善現制不利於學習穩定性的問題外,也鬆綁考招制度,降低大學招生參採考試科目數;另一方面,大學入學考試亦將逐漸強化精進跨領域綜整的命題方向,此皆有利於新課綱素養導向、加深加廣及多元選修等課程設計的落實。
【漸進調整,穩健銜接】
●自107學年度起,學科能力測驗:國文、英文兩科新增測驗範圍至第五學期必修,國語文寫作能力在學測日程上的分節施測。
●自107學年度起,指定科目測驗:國文改為全卷選擇題。
●自107學年度起,繁星推薦及個人申請招生作業時程逐年微幅延後,以利111學年度分別調整到四月、五月後辦理。
●107學年度,個人申請22個資訊類學系共46個招生名額,試辦第一階段以大學程式設計先修檢測(APCS)成績作為檢定或篩選的學習歷程項目;並陸續檢討試辦情形,以規劃更適宜之學習歷程參採方式。
●自108學年度起繁星推薦及個人申請,大學調降參採學測科目數至多4科,且不得使用5科總級分
●大考中心因而配合調整考試制度,108學年度起學測從5科考科必考,改為5科考科自由選考,學生自行擇定報考科目及科目數。
●推動111學年度大學校系第二階段甄選總成績之計算,學生學習歷程應佔相當比例;並於109年5月後公布111學年度大學招生參採學習歷程方式。
因應國家育才需求,大學考招制度調整因應而生,經過不同面向評估及考量後定案,改變並非一蹴可幾,招聯會亦將加強分眾說明、持續推廣宣導,使各方深入了解考招制度整體設計及其理念,在改善臺灣教育環境的道路上協力同行。
[i] “The top 10 in-demand jobs in the future don’t exist today. We are currently preparing students for jobs that don’t yet exist, using technologies that haven’t been invented, in order to solve problems we don’t even know are problems yet.”(The Jobs Revolution; Changing How America Works,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