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改變錯誤,寫作就能進步

臺大中文系教授 國語文寫作能力測驗試題研發計畫主持人/何寄澎 撰

我自民國81年參與國文科試題與閱卷改進之研發,一直到民國97年,16年間這樣的因緣幾乎沒有斷過,對我個人而言,這是彌足珍貴的經驗,也讓自己更真切而深入地了解中學生國文學習與語文表達能力變化的狀況。

改變的起點

「前學測時代」的國文略有以下三點不好的現象:1. 測驗題的正確選項,完全抄錄課文文字,久而久之,造成學生死背死記,無形中排擠了體會、思考、感受文字內涵情境義理的可能;2. 題目的選材完全取自課文,這種亦步亦趨不敢或易一字一句的設題法,其流弊與前項同,也更限制了學生聯想、活用、融會等能力的養成;3. 寫作率為單一命題作文,且試題的書寫面向頗為固定,考生難以有多元的開展。爰上,「學測時代」的國文試題力求矯正這些弊端,希望藉由改變,帶動老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活化;換言之,知識的汲取之外,務求其能融合、轉化、運用,終則成為終身受用的素養與能力——而要能融合、轉化、運用,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本身很自然的就被促使要揣摩、要思考、要想像、要體會、要分辨、要取捨。因之,學測國文試題的選材絕不限於教材,但其所評量的知識與能力,又絕然在所學教材的範圍內,符應教學、教材所希望達到的教育目的。

學生寫作現況觀察

十多年過去了,身為一個曾經深度參與其中的研發者,回顧往昔步步矜慎的履跡,俯察當下學測評量的實況,真是百感交集。以語文表達占分最多的作文而言,初始的前幾年,每年受測學生都有令人驚艷的表現,而最有意義的是,它不限於都會區、不限於明星高中。迄今難忘的是88年,命題老師令考生就〈餐桌上的魚〉與〈水族箱中的魚〉擇一作文,其中動人的卷子不少出自偏鄉考生。而後漸漸的、漸漸的,內容單薄、千篇一律的卷子愈來愈多,欲求令人眼睛一亮者愈來愈少,即連眾人心目中名校學生亦然。近幾年我未再參與閱卷,情況如何,不得而知。但從我台大學生及公職考試應考人寫作的表現來看,情況並無改變,甚且江河日下,殆可斷言。這樣的現象反映(現在到處都寫成「反應」,連文字工作者都往往不能分辨「反映」與「反應」使用之不同)的是:絕大多數人平日的閱讀量太少、多元的知識太貧乏,又於所見所聞不能細體深思;或者即便閱讀,其所閱讀者,無論內容、見解、文字,均非佳品。如此腹笥既窮,興感體悟能力又弱,對精緻、雅馴、準確的語言復無知無覺,甚或排斥,則欲求寫出形質俱美、有思想、富感情的文字,便無異緣木求魚、癡人說夢了。

長年以來,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的是:為什麼要補習作文?寫作能力怎麼可能速成?補習班只能教制式的寫作方式,它的結構、內容都是僵化的套式——一招半式走天下,又怎麼可能得到好的成績?君不見,今年學測閱卷老師已明白說:「很多學生硬將歪腰郵筒套進蘇東坡、陶淵明遭貶謫的經歷,我們要呼籲國文教學,不是每一個題目都可以用『套』的,還是要扣緊題旨」;事實上,多年前這種現象已不時可見,早為閱卷老師所洞察;如此書寫的考生也從來得不到高分。

寫作訓練心法—累積與用心

我常跟中學的師生說:文章要寫得好,必須「四有」:肚裏有材料、心裏有感覺、腦中有想法、筆下有文采;唯這「四有」又須賴「三多」:多讀、多感、多思。無論「四有」或「三多」,都不能速成,唯靠平日的累積以及自我的用心——此中所謂「用心」,指用心閱讀、用心感覺、用心思考,若漫不經心,必全然無功。我也常跟他們說:要想作文得高分,說易也易、說難也難。如果日常養成上述習慣,則任何寫作都駕輕就熟,如水到渠成,豈非不費吹灰之力?則何嘗不易!但如果日常沒有上述習慣,則任憑再怎麼補習加強、臨陣磨槍,終歸枉然,則又何嘗不是難如登天?緣於時下學生課業負擔沉重,我不奢彈高調,總勸他們「用心」研讀課本中的範文——用心地了解作者說了什麼;他如何說;又為什麼這麼說。用心貼近作者的思想和感情;用心咀嚼作者的文字;並且細讀熟記。如此,則高中三年至少精誦近百篇名作,腹笥既不窮,又能自自然然地強化善感深思的能力,若說如此還寫不出可賞的作品,我是不相信的。

可嘆的是,多年以來,以我上文所揭態度面對國文課程學習的學生極為罕見,大多數是不用心讀課文,只埋首測驗卷,捨本逐末的結果可想而知。我願再次強調:聰明的學子們,想要增進自己的寫作能力,請從改變這「本末倒置」的錯誤開始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