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破解情境題只需要閱讀能力嗎?

從小到大,身經各種考試的我們,提及「閱讀測驗」,常就直接聯想到國文或英文,確實這兩科常出現閱讀測驗題;但若是在做其他考科試題時冒出「這根本是在考閱讀測驗!」的念頭,通常是「批評」考題不必調動學科的先備知識,只從文本內容即可作答,和考國文沒兩樣。我們可能理所當然地認為考察閱讀能力主要是語文科的責任,而其他學科應該考察閱讀能力以外的其他知能。

這個習以為常的二分法,乍聽似乎蠻合理的,但仔細想想,難道非語文學科就不必強調閱讀能力嗎?它們就沒有自身解讀文本(也包括非連續文本,如圖、表等)的不同閱讀策略嗎?以歷史科為例,在解讀文本時,歷史科教師會教導學生比較觀點的異同、分析作者的動機,乃至將史事置於所屬之時代脈絡等等。[1]當學生進行比較、分析時,正是透過不同的文本閱讀策略,來掌握與轉化所接收的訊息。

換句話說,閱讀是一個需要運用策略來建構意義的歷程,不同學科領域有其不同的學習目標與思維習慣。學者指出,閱讀素養除了包括一般性的閱讀素養之外,由於學生因其個人的閱讀興趣以及後來所接觸的學科領域,也會產生愈來愈歧異的閱讀能力,此即稱為「學科領域閱讀素養」(disciplinary literacy)。[2]

舉例來說,國文或英文考科為例,其主要是評量語文能力,題文若引用了人文社會、自然科普等文本,雖然學生從未讀過,但可透過閱讀策略直接從材料來掌握訊息,其考察的測驗重點,主要是以一般性的閱讀理解能力為主,不需調動社會或自然領域的先備知識。

而另一方面,在108課綱強調「活學活用」的理念之下,其他學科也相應地強化在情境中整合運用先備知識以解決問題的學習與評量。舉凡生活應用、時事新知、科普文章、研究論文、歷史文獻、影像圖片乃至數據表格等生活或學術探究情境,經過命題者的適切轉化,都有機會成為情境題的題文。

所以,當我們在解讀情境題的題文(含非連續文本)時,一方面要有一般性的閱讀素養,另一方面也有賴學科領域的閱讀素養,同時,還需具備學科先備知識(prior knowledge),才能有效地擷取訊息、統整解釋、分析歸納、反思評價。簡單地說,情境題的設計,不但要調動學生腦海中的學科先備知識,同時,也需要具備一定的閱讀理解能力。

我們以109指考生物考科為例,也許有助說明生物科文本閱讀題的設計理念,即除了需理解文本之外,更需結合生物學科的先備知識方能正確作答。

18題,題文將生物體的動作電位傳遞方式,以烽火台上的烽火傳遞來比喻。學生可以由題文了解烽火台的運作方式,但若沒有生物神經元細胞構造相關的概念,即無法了解烽火台的位置是在比喻軸突上的郎氏結(蘭氏結),即選項(C)

19題,題文雖然有提到動作電位的傳遞特性(電光火石般快閃與快滅),但學生仍需搭配先備知識,得知去極化(綠色區域)、再極化(粉紅區域)等專有名詞的意思,以及何種離子流動才能造成這樣的結果,而選出正確選項(A)

再以110試辦考試社會考科第39-40題為例。

作答本題組,需要考生一方面透過閱讀題文,理解清朝賦予「熟番」守隘的任務,另一方面亦需結合番界設置的先備知識,理解熟番守隘的隘寮多在山地和平原交界處,即河川流出山地谷口。根據圖 7 可看出該地後方有兩座高山,而聚落位於圖面山川谷口的前方;而清領時期的聚落分布,多傍水而居,綜合上述條件,推知應以沖積扇地形為圖 7 聚落所在地,故以(B)河川流出山地谷口為最佳答案。同樣的,第 40 題亦需結合先備知識,方能進一步判斷出族群三層空間分布,即是「熟番」居中,漢人在番界之內,「生番」處番界之外。

研究文獻指出,科學素養與閱讀素養有高度正向相關,特別是閱讀理解的展現需要分析推論能力,而進入大學後的學習,涉及專業學門,更需要學生能打下良好的閱讀基礎。所以,無論是回應 108 課綱強調知識的應用,或是為銜接大學高等教育,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都是不可或缺的。108 課綱《總綱》「實施要點」有規定,各領域課程設計應適切融入像是性別平等、人權、環境、海洋、法治、科技、資訊、能源、多元文化等等議題。所以,提醒再提醒,同學們,好好培養閱讀能力,多聽多看多討論,再加上學科知識的支持,那麼,在既深且廣的探究學習中,或是眼前的應試準備,相信可以兵來將擋,水來土淹。

好了,話說回來,多情境鋪陳的素養導向試題,會不會是閱讀測驗題?對國文、英文來說,閱讀測驗本來就是考察的重點;但對於自然領域或社會領域而言,除了具備一定的閱讀理解能力之外,掌握重要的學科先備知識,更是答題的關鍵喔!


[1] Sam Wineburg, Daisy Martin and Chauncey Monte-Sano, 宋家復譯,《像史家一般閱讀在課堂裡教歷史閱讀素養》(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6)。

[2] 唐淑華,〈培養閱讀素養,何必捨近求遠?從設計一本「以學生為主體」的中學課本開始〉,《教科書研究》,第10卷第2期,頁8-1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