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集體協商中心執行長/林清松 撰
臺灣的大學入學在1954年以前是由各大學單獨招生,1954年起則為各大學聯合招生考試。2002年起更實施多元入學方案,一改大學聯考時代的「一試定終身」,秉持「考招分離」、「招生自主」和「多元選才」原則,此後大學入學管道,除考試分發入學外,陸續發展至今有繁星推薦、個人申請、特殊選才及各校個別選才計畫等。
初期的多元入學方案中所謂多元選才,似乎係指「管道多元」。不同管道有不同的選才依據,考試分發依據指定科目考試成績,其他選才多數仍以學科能力測驗成績為主,即使甄選入學第二階段,學校的書面審查或面試、筆試,仍多著重傳統科目的考試成績,選才的標準,似未能擴及學生的各種智能表現。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UNESCO)在1996年學習報告書《學習:內在的寶藏》(Learning: The treasure within)中提出學習與人相處(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學習追求知識(learning to know)、學習做事(learning to do)、學習自我實現(learning to be)等「四大學習支柱」。2003年增加了學習改變(learning to change)。
培養「關鍵能力」的思潮,也不斷地被提出來討論。2013年教育部人才培育白皮書中即提出:「未來十年的人才所應具備的關鍵能力,更是競爭中致勝的要件,方能成就自己、他人、國家及世界的全贏。」這 6 項關鍵能力是,(1)具語文能力、國際與多元文化視野及經營世界膽識之「全球移動力」;(2)具學以致用、即可就業及解決問題之「就業力」;(3)具獨特、原創、可開發新領域及新機會之「創新力」;(4)具跨專業、多重領域的溝通、分析及綜合評斷之「跨域力」;(5)具使用資訊工具、掌握資訊及行動學習之「資訊力」;以及(6)具自我負責、尊重差異、主動參與社會及增進公眾利益之「公民力」。並認為這 6 項能力是未來國家人才缺一不可的關鍵力。
Howard Gardner(霍華德.加德納)於1980年代提出多元智能(Multiple Intelligences)理論,反駁「IQ測驗」以紙筆測驗定終身智力的觀點。他認為每個人的智能組成光譜不同,任何人都可以透過自己的優勢智能,去學習其他面向的智能。加德納長久以來反對標準測驗,他認為多元智能理論對於教育界最大的影響,就是尊重學習的個別化和多元化,科技尤其更使得個別和多元變得可能。語文、邏輯數學或空間智能等天賦能力在 21 世紀依舊重要,但若只是透過背誦知識來發展這些智能,是沒有意義的。Howard Gardner在2015年又強調在 21 世紀,年輕人最重要的關鍵能力是:解決重要問題、問出好問題、創造有趣的作品,以及可以和同儕相互合作的能力。
由以上可知,人才智能的光譜是多元的,我們的教育也應該能發掘、強化每個人的不同智能。在臺灣升學主義盛行,長久以來以大型傳統升學考試作為選才依據,使考試領導教學積習難移,高中的課程規劃、教學大多以因應大學選才方式為主。而大學入學考試又屬紙筆測驗,考試科目較為固著,師生的教學大多以記憶、背誦為主,偏於學習認知,以至於學習與人相處、學習追求知識、學習做事、學習自我實現、學習改變,乃至於各類關鍵能力不易開展。
由於課程規劃的固著僵化,不少學生在學習中得不到優勢智能的發掘、開展,更得不到成就感,因此,日本東京大學教育學研究科教授佐藤學所提,所謂的孩子失去學習動機、不知為何而學、「從學習逃走」的問題,就不難理解。
我們的高中課程教學、大學招生選才應有多元智能的考量,高中應有多元智能課程的開設,讓孩子探索、開展多面向的能力,以提昇或創造個人及社會的競爭力,讓智能傾向、發展速度不同的孩子都能在多元的課程中試探,找到自己的優勢,得到讚賞與信心,開發人生。大學入學除管道多元外,也需意識各學系培養未來人才的特質與能力,設計可篩選出適合該學系學生的選才方式,不宜僅靠紙筆測驗或高中校園修課成績。各大學學系應發展適合其學系的學生特質、能力的選才衡量項目及標準,這樣的多元觀念,需要我們的社會形成共識,以造就國家社會的多元人才,否則,任何的教育改革都不可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