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107學年度指定科目考試 國文考科試題分析

大考中心國文科研究員/曾佩芬 撰
107學年度指定科目考試國文考科仍依據101課綱命題,但作為招考變革方案中程的第一年,指考國文不再有非選擇題,全卷均為選擇題,以較多的題量、較長的題組篇幅、較豐富的素材內容,集中評量考生的語文、文學、文化相關能力。
本卷試題涵蓋三大測驗目標:語文理解與應用能力、文學知識與鑑賞能力、文化知識與體悟能力。在試題配置上,明顯著重於閱讀理解能力的評核,並以較具文學性及學術性的素材,評量考生是否具備國文學科的專業能力。
綜合來說,今年指考國文試題,具有以下三項特色:
一、以累積至高三的課程學習向外輻射,強化閱讀理解
為評量考生高中國文課程學習成效,本卷直接取材自各版共同教材的試題為:第3、6、7、9、36、37題;第1題選項(C)所評量的「修葺」出自〈項脊軒志〉;第35題選項(B)所評量的「蹞步千里」出自〈勸學〉、選項(E)與各版共同作者現代詩人洛夫密切相關。此外,第4題引連橫《雅堂文集‧詩薈餘墨》談「學詩須讀書以立根基」,選項評量考生對從課內所學之「經史」、「唐人名家全集」的分辨能力;第8-9題引法國漢學家余蓮《淡之頌》,評量考生對中國古代文人儒道思想的認識;第16-19題引學者鄭毓瑜教授有關〈蘭亭序〉的學術論文,評量考生對教材重要選文的理解;第28-32題引《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及王安石〈子貢論〉,評量中華文化基本教材中的重要概念「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第39題引《韓非子.主道》,評量考生對課內所介紹法家思想的瞭解;第40題引有關「被動句」的語法分析資料,例句涉及課內選文〈漁父〉、〈赤壁賦〉、〈晚遊六橋待月記〉、〈鴻門宴〉等,評量考生對文言被動用法的辨識能力。以上合計與教材高度相關的試題,至少占25.3分。課內取材多屬A類選文,只有第6題與第9題共3個選項出自B類選文(〈一剪梅〉、〈詠史〉、〈書憤〉),符合本中心所公布的教材選文命題取材比例原則。
在文白比例方面,本卷的文言文試題占45分、語體文試題占55分,文白比例相當,符合課綱所規範高中國文教材的文白比例。
二、取材豐富多元,內容雅正
未來12年國教新課綱強調課程以素養為導向,因此亦希望試題能貼近真實情境,強調對於所學知識的活用能力。由於文學作品無一不是來自作者在生活中的所思所感,故而國文考科的試題素材一定結合歷史、文化情境,甚至是現代生活語境,而純論述性的文本,則屬於學術情境。本年度的指考試題,也能彰顯國文考科以評量素養為導向的特色。
另外,本卷試題偏重文學性與學術性,素材兼具廣度與深度。舉例而言,第10-12題取材於2017年高雄舉辦的「第四屆移民工文學獎」,除了節錄得獎的優選作品,也將投稿件數與得獎名單分製圖表,評量考生閱讀資訊與推論圖表的綜合能力;第13-15題介紹近年流行的「共享經濟」,結合古代有關租賃的文獻材料,評量考生理解與比較兩者異同的能力;第20-22題引用楊牧〈懷念連載時代〉一文的部分文字,透過與「連載小說」的對照,考生同時亦能理解「一般小說」的特徵,並體會作者在文中所傳達的心情;第23-25題綜合古今材料,還原「螟蛉有子,蜾蠃負之」的真實生態現象,考生可在閱讀評量中增進生物學認知。
三、首見多選題題組,彰顯指考題型特色
在試題研發與考科規劃的構想中,107年起指考國文與學測國文選擇題試卷,可在題型上有所差異——指考的多選題可包含題組,以提高試卷難度,作為與學測試卷的區隔之一。本卷第41-42題即為多選題題組,可彰顯指考題型特色。試題素材為組合文本,甲文介紹古代「鬥草」活動,詳細說明起源、鬥草方式、唐宋相關詩句、《紅樓夢》鬥草片段等;乙文則出自《鏡花緣》的原文。透過縱述古今的素材,考生可對古人的鬥草活動有所認識,而鬥草本身可能也是多數現代人都有的童年經驗,故本題組同時兼具趣味與教育學習功能
今年指考國文應試考生人數共47,811人,較去年略增,而今年的五標成績,相較於去年,頂標、前標分別提高10分與8分,均標提高6分,後標與底標則分別提高2分與1分,顯示考生成績分布較為分散,試卷有較高的鑑別度。此一表現,除了歸因於題型調整外,也與個別試題的鑑別度提升有關:本卷42題選擇題,歸類於中與高鑑別度的試題共有37題,比例約為88%。
個別試題鑑別度的影響因素頗多,命題理念與試題設計的用心關係甚密。國文考科的測驗目標強調「評量考生經由學校教育、生活經驗等陶冶涵融後,具備之基本語文、文學及文化素養」,本卷期望考生能將所習得的語文知識與能力,整合運用於日常生活或學術探究等不同情境中,故試題在指考所訴求的學科專業性外,也能彰顯語文能力的實用性,發揮鑑別功能。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