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107學年度指考非選擇題評分標準說明-地理

大考中心地理科研究員/廖淑雯 撰
地理科之評分標準,每小題均列有給分答案(2分、4分)與不給分答案(0分)兩類。第一大題的第3小題以及第二大題的第3小題,視實際答題內容全部給分、部分給分或不給分。而給分原則又分為題號及文字表達兩部分,題號若標明清楚,答題內容正確,或未標示題號或標示錯誤,但答題內容仍可辨識為正確者,亦予以給分。文字表達是:關鍵詞寫錯別字不給分,關鍵詞如用俗體字、簡體字,以臺灣常用簡體字(俗體字)為限,錯別字亦不給分。以下針對「地理科螢幕閱卷工作流程」及「試題解析及評分」兩部分加以說明。
一、地理科螢幕閱卷工作流程說明
本次閱卷共聘任1位召集人、5位協同主持人及38位閱卷委員。在電腦輔助閱卷系統下,依序進行「評分標準訂定會議」、「試閱會議」及「正式閱卷」閱卷工作。
「評分標準訂定會議」為初擬評分標準,先抽樣1120份答案卷在試閱系統進行瀏覽試閱,以了解考生各種可能的作答反應,據以修改評分標準初稿。前述試閱過程篩選出116份樣卷,逐一討論以選取具特殊性、爭議性及最佳最達範例等答案或各種書寫模式等供「試閱會議」所使用,本次共挑選的12份標準卷及8份試閱卷。
「試閱會議」時召集人先將12份標準卷投影至大螢幕向全體委員說明評分狀況。透過共同討論,及將各種可能的答案都提出討論,最後徵取全體委員共識以訂定評分標準。接著閱卷委員開始在試閱系統中進行樣卷評閱,各協同主持人隨時透過閱卷行政管理系統,了解試閱概況,待充分討論溝通後,即展開「正式閱卷」工作。
二、試題解析及評分說明
第一題
一、2018年3月2日布吉納法索首都中的法國使館和該國軍事總部遇襲,造成數十人死傷,這兩起攻擊可能意圖報復於日前召開的非洲五國地區反恐會議。然而,2017年5月,五國已簽署備忘錄,共同部署地區聯合安全部隊來加強「新月形沙丘反恐行動」,維護三個重點地區的安全:一是位於茅利塔尼亞和馬利邊境的西區;二是尼日和查德邊境地帶的東區;三則是馬利、尼日與布吉納法索接壤的中區。請問:
1. 文中五國集團因主要位於撒哈拉沙漠南緣,所以此區被稱為什麼?(2分)
2. 參與「新月形沙丘反恐行動」所部署的三個重點地區,哪個地區距離紅海最近?(2分)
3. 聯合國目前採取「綠色長城」措施:「減少農牧開發」、「大量種植耐旱植物」,此二項措施可以分別減緩此區長期面臨的什麼環境困境?(4分)
( 一 ) 滿分參考答案
         1. 撒赫爾
         2.(尼日與查德邊境地帶)東區
         3. 土地退化、沙漠化
 ( 二 ) 評分說明及考生作答情形
本大題以布吉納法索首都恐攻的時事為命題素材,考生須具有擷取訊息的能力,以及了解撒赫爾分布位置與沙漠化防治對策等主要概念才能正確作答。
第1小題旨在評量考生對於撒赫爾分布區的位置。本題要考生能根據題幹「撒哈拉沙漠南緣」聯想到該地特殊的自然景觀帶分布,以「撒赫爾」為正確答案。若考生回答「薩赫爾地區」、「Sahel」皆為2分之給分答案。但有部分考生回答「黑暗大陸」、「南錐共同市場」皆為不給分答案。前者是描述19世紀以前的非洲,因氣候與地理環境等因素,歐洲人對其所知很少而稱之。後者是由「南美洲」的阿根廷、巴西、巴拉圭、烏拉圭、委內瑞拉及玻利維亞六個國家簽署的區域經濟合作組織。此外,由於「撒赫爾」是99課綱主要概念的詞彙,故視為專有名詞或標準音譯詞。但仍有相當多的考生將關鍵字「撒」誤寫成「撤」、「爾」誤寫成「耳」,或誤寫成「赫撒爾」、「赤赫爾地區」,基於評分原則「關鍵詞寫錯別字不給分」,故該答案不予計分。
第2小題旨在評量考生是否具備擷取訊息的能力。考生須由總題幹「完整」擷取「尼日與查德邊境地帶的東區」或「東區」等文字,才為正確答案;亦有部分考生根據題幹回答「二」、「第二區」、「尼日與查德邊境地帶」,皆為2分給分答案。但考生若寫「尼日與查德地帶」,因「新月形沙丘反恐行動」所部署的三個重點地區是在尼日與查德的「邊境」,並非該兩國的全境,故為不給分答案。
第3小題旨在評量考生是否瞭解乾旱區沙漠化的防治對策。考生根據題幹「減少農牧開發」、「大量種植耐旱植物」的措施「分別」寫出該區可能面臨的環境困境,故「土地退化、沙漠化」為正確答案。部分考生回答「鹽鹼化、沙漠化」或「鹽鹼化、地力退化」,皆為4分給分答案。但有些考生回答「土地退化、鹽鹼化」,為2分給分答案。因大量種植耐旱植物「不一定」會減低鹽鹼化的問題,且減低鹽鹼化亦非大量種植耐旱植物,構築綠色長城的目的。若學生僅寫一個答案:「沙漠化」,為2分給分答案。有部分學生僅寫「沙塵暴」,但題幹中此兩項措施的施行效益並不是直接減緩「沙塵暴」問題的發生,故為不給分答案。此外,若考生答案多於兩種以上時,為考量公平性,以評閱「前兩項作答答案」為原則。本題答案多元,視實際答題內容全部給分、部分給分或不給分。
第二題
( 一 ) 滿分參考答案
         1. 地形雨
         2. 對流雨
         3. 地震、降水【原則:寫出地震與降水兩種誘發機制】
( 二 ) 評分說明及考生作答情形
本大題以NASA整理2000年亞洲部分地區崩塌災害分布圖為命題素材,考生須具備南亞及赤道地區降雨分布型態,以及臺灣崩塌地誘發機制等主要概念,才能正確作答。
第1小題旨在測驗考生能否了解甲區的位置,並能分析造成該區崩塌因素中季風伴隨的降雨類型。考生由圖中得知甲位於南亞地區,當地崩塌因素中的強降雨,主要是西南季風受喜馬拉雅山的阻擋,形成迎風坡多雨的情況,屬於「地形雨」的降雨類型,故以「地形雨」為正確答案。部分考生回答「鋒面雨」、「大豪雨」,前者的降雨成因與題幹不符,後者不屬於降雨類型的專有名詞,皆為不給分答案。
第2小題旨在測驗考生能否指出丙區所在位置,並能了解引發丙區崩塌的主要降雨類型。由於丙區位於赤道,考生應連結赤道地區降水類型與當地強烈的熱對流有關,故以「對流雨」為正確答案。部分考生回答「熱帶氣旋」、「颱風」,皆不屬於「對流雨」的降雨類型,故為不給分答案。
第3小題旨在評量考生是否認識臺灣崩塌地形的主要誘發因素。本題評分原則是考生需同時寫出「地震」與「降水」兩種誘發機制,故以「地震、降水」為正確答案。部分考生回答「大地震、豪大雨」、「地震頻繁、颱風」、「地震多、雨量集中」,皆為4分給分答案。此外,由於試題所問的是崩塌「誘發因素」,故部分考生寫出僅描述位置的「板塊交界帶」不給分。而「坡陡」是一直存在的地形特徵,崩塌都發生於相對較陡的斜坡,但本題要問的是,陡坡要發生崩塌所需的「誘發」因素為何,故「坡陡」不給分。本題答案多元,視實際答題內容全部給分、部分給分或不給分。
第三題

( 一 ) 滿分參考答案
         1. 溫帶海洋性氣候
         2. 夏季,降水量接近蒸發散量
         3. 125毫米
 ( 二 ) 評分說明及考生作答情形
本大題是以溫帶海洋性氣候與溫帶地中海型氣候1-12月份的氣溫、平均降水量以及平均蒸發散量資料作為試題取材,考生須結合溫帶氣候、水平衡以及水循環的概念分析表格數據,才能正確作答。
第1小題旨在評量考生能否根據表3中甲地的氣溫及降水量資料,判斷該地屬於何種氣候類型。考生觀察甲地的1-12月氣溫數據,可發現該地有明顯的季節變化,最暖月月均溫是18℃,最冷月月均溫是9℃,據此推知該地最可能屬於溫帶氣候區的分類條件(四季分明、最暖月月均溫>10℃、最冷月月均溫介於-3℃~18℃之間)。此外,甲地年雨量是1018毫米,顯示該地屬於濕潤氣候區,並從每月降水量幾乎皆大於50毫米,顯示該地全年有雨,故本題以溫帶海洋性氣候為正確答案。部分考生回答「溫帶海洋」、「溫帶海洋型」,皆為2分給分答案。
第2小題旨在評量考生應用水平衡概念。本題考生需根據表3找出乾旱可能發生的現象,由表3中發現1、2月的降水量「等於」蒸發散量,且1、2月由氣溫可知是「夏季」。故本題的第一項評閱原則為:考生若寫出「夏季」,降水「接近」、「等於」蒸發散量,即為4分給分答案。部分考生回答「夏季,因降水量不大於蒸發散量」,亦為4分給分答案。第二項評閱原則為:「夏季」與「判斷乾旱可能發生的理由」分別計分,部分考生回答「1、2月,蒸發散量高,降水量少」,為2分給分答案,前者「1、2月」是月份不是季節,故不給分。
第3小題旨在評量考生應用水循環概念。考生需先以水循環的概念,由表3中乙地12月的降水量與蒸發散量分別是150毫米與25毫米,相減為125(毫米),即為正確答案。部分考生答案為「125公釐」、「125公厘」、「12.5公分」,皆為2分給分答案。部分考生回答「553」,為不給分答案。
整體而言,今年考生們作答情形踴躍,鮮少有空白、未作答的情形,然考生「地理名詞」錯別字的比例仍相當高。基於評分原則中「關鍵詞寫錯別字即不給分」,即使可猜出考生想表達的詞意,仍為不給分答案,實為可惜。此外,今年較以往不同的是,今年在題號標示上,考生若未寫題號或標示錯誤,但仍可辨識答案者,視實際答題內容給分。雖如此,考生仍宜標示題號,以免因未標示題號且答案無法辨識而無法得分。其次,部分考生未能充分掌握題意、書寫判斷理由的邏輯有誤或正確答案外書寫相關錯誤內容(例如第三大題第3小題:算式錯但答案對),以致於得分不盡理想。上述情形或可作為未來高中地理科教學之參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