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110學年度指考非選擇題評分標準說明-歷史

110學年度指考非選擇題評分標準說明-歷史

大考中心研究員/胡雲薇 撰

壹、前言

110學年度指定科目考試歷史考科(簡稱「110指考歷史」)的非選擇題閱卷工作,賡續以往標準作業流程,於考前延聘具學科專業素養的教授擔任閱卷召集人及協同主持人。正式閱卷前,先召開評分標準訂定會議,由召集人與協同主持人逐題討論評分標準的適切性,再試閱各考區的抽樣卷,參照考生實際作答情形進行微調,以便後續製作閱卷參考手冊。手冊內容將詳列出各題的評分標準、參考答案,及滿分、部分給分、不給分的參考示例,提供閱卷委員參照。正式閱卷當日上午先召開試閱會議,由召集人向全體閱卷委員說明評分標準的訂立原則與注意事項,再由所有委員進行試閱、討論,俾利凝聚共識。

貳、各題評分標準說明

第一題

一、 以下三則資料是明代學者關於「東番」的記載:

資料甲: 陳第〈舟師客問〉云:「沈子(沈有容)嘗私募漁人,直至東番,圖(繪)其地里,乃知彭(澎)湖以東,上自魍港(布袋),下至加哩(佳里),往往有嶼可泊。」、「賊之所據誠非版圖,其突而入犯,亦非我之版圖乎?」

資料乙: 葉向高〈改建浯嶼水寨碑〉云:「浯嶼水寨,故在大擔、南太武山外,後徙於中左所之廈門所。轄地北至崇武,南至料羅。……寨成,而有事東番。東番者,海上夷也。……頃倭據其地,四出剽掠。將軍(沈有容)便宜興師,冒風濤,力戰蕩其巢。」

資料丙: 屠隆〈平東番記〉云:「東番者,彭(澎)湖外洋海島中夷也。橫亙千里,種類甚繁。……頃倭奴來據其要害,四出剽掠,飽所欲則還歸巢穴,張樂舉宴為驩(歡);東番莫敢誰何,(沈有容)滅跡銷聲避之。」

1. 三則資料中的「東番」是指今天的哪裡?(2分)

2. 根據三則資料,在明人觀念裡「東番」是否屬於明朝版圖?從三則資料中找出一項證據。 2分,未舉出證據者,本小題不給分)

3. 根據這三則資料判斷,沈有容平「東番」的動機為何?(2分)

()參考答案

1. 臺灣

2. 不是明朝版圖,證據:賊之所據誠非版圖 陳第(葉向高或與屠隆)都把東番視為海上的「夷」 沈有容必須私下派人去繪其地理情況

3. 海盜據「東番」經常騷擾屬於明朝版圖的澎湖、金門

()評分標準說明

本題組旨在測驗考生能否根據題文資料正確判讀明人對臺灣的認識。解答本題首先需了解明朝統治勢力僅達澎湖、金門,未及臺灣,故明代官員對東番,即臺灣的認識有限,需私募漁人繪製地圖。其次,考生也需結合課堂所學的先備知識,融入明末沿海倭寇盛行的歷史背景,以理解明朝將領沈有容何需派兵清剿海上盜賊。本大題評分標準依序為:

第一小題

完全給分:臺灣

部分給分:作答不夠精確,如寫嘉義、臺南

分:未作答或所述內容錯誤,如涉及至明朝的統治範圍

第二小題

完全給分:回答「不是」,且證據引述正確

部分給分:回答「不是」,但證據引述不完整

分:未作答或回答「是」

第三小題

完全給分:對動機的說明正確且完整

部分給分:對動機的說明不完整

分:未作答或說明錯誤

()考生作答情形

本題考生多能掌握文本的東番具體指涉臺灣,也多能正確解答第二小題明朝將領與官員對臺灣的界定及其論述依據。唯第三小題需整合歷史的先備知識,融入明中葉以來沿海一帶倭寇活躍,剽掠為生的情形,才能有效回答沈有容何以需平東番的動機,稍具難度。整體而言,明朝時期的臺灣是高中教學重點,測驗內容考生多不陌生,得分率普遍為高。至於難度稍高的第三小題,部分考生僅能寫出海盜占據東番或倭寇四處剽掠,而未能進一步納入統治範圍的概念,確切寫到因海寇侵擾明朝版圖的澎湖、金門,遂使明朝將領意圖平定東番。

第二題

二、 以下是兩則關於八、九世紀間(唐後期)長安和汴州的資料:

資料甲: 唐代白居易詩描述長安「百千家似圍棊局(棋盤),十二街如種菜畦」,城內官署、道觀、佛寺、民房、市集分區而立、格局方正,區外有坊(圍牆)環繞,坊上有門稽查出入,日出而啟,日入而閉,盜賊宵小無處藏身;坊臨街道,街道筆直通達。

資料乙: 汴州(今河南開封)地處黃河與運河之交。唐代王建詠汴州詩云:「草市迎江貨,津橋稅海商」、「水門向晚茶商鬧、橋(畔)市(集)通宵酒客行」,雖然街道紊亂、坊牆傾毀,但經濟活動熱絡。

1.  比較同時期的長安與汴州,從城市空間區劃與管理的角度看,兩則資料反映唐後期何種「城市制度」的變化?(2分)

2.  這種變化反映在兩座城市的生活景象上。參考下表,從資料乙摘出適當的文字,作為反映汴州生活景象的判斷依據,並書寫於答案卷上。(2分)

3.  汴州地勢平坦,無險可守,但五代和北宋卻都選擇作為都城。根據上述資料與你/妳的歷史知識推斷,其最主要考量為何?(2分)

()參考答案

1. 坊市制度 市坊制度

2. 水門向晚茶商鬧 橋市通宵酒客行

3. 瀕臨運河,漕運便利,易於獲得江南的物資供應

()評分標準說明

第二大題旨在測驗考生能否藉由史料閱讀,實際理解唐、宋時期城市發展的特色與變化。坊市制度是討論中國中古至近世社會變化的突出現象,也是高中教學的重點之一。解答本題組除可依循題文線索,觀察當時城市空間區劃與管理的生活情景外,也能藉由提問中的表格引導,探究長安與汴州城市景象的差異。具體的評分標準如下:

第一小題

完全給分:坊市制度 市坊制度

部分給分:對制度名稱或變化過程的描述不精準

分:未作答或敘述錯誤

第二小題

完全給分:從資料乙擷取之判斷依據正確

部分給分:證據擷取不完整

分:未作答或證據引用錯誤

第三小題

完全給分:完整提到地理及經濟因素的考量

部分給分:僅提及其中的地理或經濟因素

分:未作答或說明錯誤

()考生作答情形

坊市制度是高中教授中國城市發展的重要課題,大部分考生能正確寫出答案。少部分學生則無法準確寫出制度名稱,改以描述的方式書寫,卻將坊市分離至坊市合一的變化過程寫錯,實為可惜。第二小題的證據引述,絕大多數考生都能答出正解,顯示他們能清楚掌握文本閱讀的主要線索,進而比較唐宋之間城市景象的差異。第三小題設問宋代建都汴州的考量,關鍵在於黃河與運河之交的地理位置,及因此促成的經濟活動繁盛。唯閱卷過程中發現,考生普遍沒有「漕運」的概念,對於宋代建都考量與歷朝各代不同,捨軍事據點屈就無險可守的汴州,即取其運輸南北貨便利之經濟優勢。基於此,第三小題的得分情形相較不理想。

第三題

三、 以下是兩段有關十一世紀歐洲政教衝突的資料:

資料甲: 十一世紀時,羅馬教廷銳意推動教內改革,包括禁止神職買賣、教士娶妻;防堵世俗勢力干預教宗選舉與教士任命;強化教宗之權威等。這些改革引發諸多爭端,史稱「政教之爭」或「政教衝突」。

資料乙: 一位現代學者指出:「教會改革引發的爭論,常冠以『政教之爭』的標題,這會造成誤導。當時,許多主教和修院院長……對教廷的改革持反對態度,因為無論怎麼改革,這都會使他們受制於教宗權威。畢竟,他們已習慣於和地方貴族建立合作關係,且雙方常有親緣、利益和人情關係。他們可不願意淪為教宗的工具。……相反,許多貴族支持教會改革,至少贊同以溫和方式進行。」

1.  根據上述資料,教宗推動的改革為何引發基督教內部許多人的反彈?請舉出一個原因。(2分)

2.  這位學者認為,把這段時期教宗的改革引發的爭議單純以「政教之爭」名之,會是一種「誤導」的看法。他的理由是什麼?(2分)

()參考答案

1. 教會人士常與地方統治者、貴族密切合作 教會人士不願教宗權力過大,凌駕其上

2. 政教之爭只是凸顯政治與宗教的對立,但其實也有很多教會內部人士持反對意見 政教之爭只是凸顯政治與宗教的對立,但其實也有很多貴族支持改革

()評分標準說明

本題藉兩份資料測驗考生能否經由閱讀反思「政教之爭」、「政教衝突」的刻板印象,從而理解歷史的複雜性。過去對政教之爭的解釋,常聚焦於權力上層的統治者與教宗身上,忽略不同群體、階級、區域,乃至利益糾葛下可能產生的合作或對立。題文的資料甲首先提供政教衝突的背景說明,資料乙則藉由學者研究具體指出發生誤導的原因。解答本題關鍵在於能否掌握現代學者反駁「政教之爭」、「政教衝突」說法的根據。本題閱卷的評分標準如下:

第一小題

完全給分:能具體舉出一個基督教內部反彈的因素

部分給分:對原因的說明不精確

分:未作答或說明錯誤

第二小題

完全給分:能正確理解並說明學者反對的理由

部分給分:理由說明不完整

分:未作答或說明錯誤

()考生作答情形

本題組是今年非選擇題中最需要邏輯思考與統整表述的題目,難度較高,考生普遍得分偏低。考生作答內容包羅萬象,除理解錯誤外,主詞、受詞不明或語意不清的情形繁多,顯示其未能詳確表達自己的想法。例如較需解釋力的第二小題,有考生籠統寫出「利於教宗權威」,而未扣緊提問還原學者主張純以「政教之爭」名之,可能導致的誤解。其次,考生對題文的理解與語意把握也需加強,例如文中僅提「許多」主教和修院院長,意指群體中的部分人士,而非全體,若作答時出現教會內部「都」,就屬過度解釋了。又如將「教宗」權威寫成「宗教」權威,或主教、教宗不分,反映考生尚無法完整把握文意。

第四題

四、 1847年,史家蘭克(Leopold von Ranke)完成《宗教改革時期德意志史》一書,在〈導言〉中,蘭克暢論史家治史之道,現代史家奉之為圭臬: 「我觀察到這一時刻已經來臨:編寫近代史時,不必再倚賴(事實發生)那個時代歷史家的記錄,除非這些歷史家對發生的事實確實是親身體驗和見證,那他們的記錄就可以信賴。我們完全不必理會那些根據距原始資料甚遠的材料寫成的史書,因為它們根據的不是當事人的記述、不是原始的一手材料。就我書寫的時代而言,要徹底呈現歷史真實已不再遙不可及。我運用大量檔案文獻,它們是……我在檔案館中蒐集到的……一手史料。」 仔細閱讀這段文字,回答下列問題:

1.  蘭克把歷史材料區分為三類:(甲)「當時史家的記載」;(乙)「後來史家的撰述」;(丙)「原始的一手材料」。從蘭克的觀點,這三類資料的證據價值,從高到低的順序排列為何?請以甲、乙、丙表示。(2分)

2.  蘭克樂觀的主張:到他的時代,歷史家編寫「近代史」時,「要徹底呈現歷史真實不再遙不可及」。他樂觀的理由何在?(2分)

()參考答案

1. 丙甲乙

2. 可在檔案館蒐集到一手史料 已有檔案文獻可以運用

()評分標準說明

第四道題徵引近代德國史家蘭克的一段論述,評量考生能否從中判別歷史材料的證據位階。蘭克史學影響現代史學研究甚鉅,原文本身考生或許不熟,但對不同性質歷史材料的可信度應有基本認識,輔以題文資料,足供回答第一小題。第二小題同樣緊扣題文,詢問蘭克何以樂觀認為近代史的歷史真實能再現?本題組評分標準如下:

第一小題

完全給分:丙甲乙

分:未作答或作答錯誤

第二小題

完全給分:能正確回答蘭克樂觀的理由

部分給分:理由說明不精確

分:未作答或說明錯誤

()考生作答情形

本大題考生多能掌握史料可信度的位階,足顯近年來高中歷史教學著重歷史與證據的關係。第一小題多數考生能答對,除少數無法判斷誤答之外,也出現未留意提問之證據價值需由高至低排列,或未依指示使用甲、乙、丙之代號作答的情況。第二小題解題線索在題幹文末處,由於近代檔案館的出現,得以更完全且完整地保留一手史料。考生大多也掌握此要點,唯部分未能鎖定「檔案」作為史料的特殊性,及「檔案館」對資料蒐羅、保存的縝密性,籠統寫出如文獻保存較好、原始材料較多,其表述相對不精準。

參、結語

整體而言,本年度非選擇題的得分率較往年來得優異,考生多能注意歷史文本、證據與解釋之間的多重關係。特別是今年的題文內容與考點,多為平素高中歷史教學的重點,考生相對容易掌握設問重點。其次,考生的文字表達能力也普遍逐步提升。今年承繼去年空白卷減少的趨勢,凸顯高中學生不再畏懼作答非選擇題,有助於銜接108課綱對書寫表述的重視。最後,透過今年第三大題的作答觀察,提醒考生閱讀文本需精讀,除把握敘事要旨外,更要留意作者的遣詞用字,才能準確理解論述旨意。此外,作答非選擇題時,也應注意詞彙的正確性,若將教宗誤寫成宗教,可謂是失之毫釐,差之千里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