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臺灣國民教育三波課程改革與課綱的關係

國立清華大學 師資培育中心/呂秀蓮 撰
歷年來臺灣國民教育經歷三波的課程改革(李淳臻,2016)。第一波課程改革是起於1968年的九年國教。當時國家正由農業轉型為工業社會,需要國民能閱讀機器的基本操作手冊,以及軍人能閱讀高科技的軍事設備操作手冊(騰邑文化編輯部,2013) ,因此,第一波課程以教科書為課程,教師訴諸於最低認知層級的教學方式--也就是灌輸的模式,促成基本讀算技能的快速習得;這波課程的另一目的是升學,齊頭式教學法成為理所當然,雖然結果確實達成大多數國民快速習得基本讀算技能,創造出亞洲四小龍之一的世界經濟奇蹟,然而因教學現場忽視個別學生需求,卻也同時導致諸多學生成為教室的客人,未必習得知識。
第二波課程改革是1995年的九年一貫國民教育。面對社會與國際進化需求、國家經濟發展的迫切性(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2008),純粹灌輸的教育方式已無法幫助學生解決未來生活的問題。所以,九年一貫課程以基本能力為目標,期望幫助學生獲得基本生活能力。此波改革仍採用教科書,雖然有教師開始使用補充教材,也有教師嘗試以學生為中心進行教學活動,或嘗試使用多元評量和多元教學法,但因受限於教科書與考試限制,成效有限。然而,同時有教師採取積極的作為,進入另一極端的教學模式 – 以活動為導向。活動取向的教學模式因忽視基礎知識與理解的獲致,根底不深,造成學習像參加廟會一樣,可能是趣味的活動,卻導致學習空洞化。另外,此波教育仍是升學引導著教學的方向,這正是提供諸多教師回到第一波教學方式的理由。
第一波和第二波課程的共同點是使用教科書和升學,教科書的使用具有絕對合法的權威性,造成教育實務與國民教育的藍圖「課綱」完全脫鉤。事實上,國民基本教育應該建構在教育藍圖上面,就如建築大樓應該根據建築藍圖一樣。教師使用教育藍圖,將促使課程紮根在課綱所發展出來的核心概念上,教學和評量策略的採用,將聚焦在促使學習建構在知識、理解、應用、分析、綜合和評鑑的累進認知層級上(Bloom, 1956),最終導致系統性知識、技能和正確態度的習得。身為生命工程師的教師,其任務應該比建築師更形重要。然而,在職前和在職的養成過程中,以及教學實務的操作上,教育藍圖--亦即課綱,卻未成為教師教學專業的焦點與引導。國民教育實務經年忽視課綱的事實,已在國民基礎素養的養成上,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恐怕也是引發我國現狀諸多問題的重要原因。
第三波課程改革是於2014年啟動的十二年國教,以培養具備三面九項的未來國民核心素養為課程目標(國教院,2015)。為適應二十一世紀新形態的科技生活,核心素養的課程理想必須落實在成功的教學歷程,包括知識、技能、意義的理解、遷移的能力(Wiggins & McTighe, 2011)和正確的態度與價值觀上(OECD, 2016)。
欲落實成功的教學歷程,教師必須具備課程設計能力,因為課程設計為評量與教學設計之母(Ornstein & Hunkins, 2009)。唯有教師具備課程設計能力,以「學習重點」為中心、進行課綱解構與內涵的開發,根據學生的需求,重建預期的學習成果,進而發展出平衡有效的評量策略,並設計合乎認知發展的教學步驟與策略,才能展現教師具備系統性知識、技能和專業態度的素養。教師的專業素養,反映在有能力根據課綱提供各種實質有效的學習經驗,幫助學生習得關鍵知識與技能、深入理解的義理。除此之外,教師能將學習經驗架構在現實生活的事件中,促使學生考慮人事時地物的不同和需求,透過實作的經驗解決問題,進而養成正確的態度和價值觀以及面對未來生活問題的能力。教師顧及學生需求、透過專業設計的有效教學過程,同時能有效提供大學端選才的客觀學力證據,將能促使第三波課程核心素養教育目標的達成。
由此可知,第三波素養導向的課程是課綱導向,也是教師應該採用的一種新的課程模式。課程模式的改變,代表教師專業行為、技能和認知系統(信仰) 的全盤改變(Fullan, 2001)。這將是國民教育改革裡最具挑戰性的一環,因為需要師資培育端和教師一起參與課程改革,方能畢其功。這也會是最令人興奮和充滿期望的一種改革契機,因為隨著教師選擇新課程模式的挑戰,十年、二十年後,具備素養的臺灣新世代及優質社會將逐步實現。
參考文獻
李淳臻 (2016)。國文單元課程設計,分享於呂秀蓮帶領的偏鄉課程發展與設計教師研習年終發表會,臺灣新竹:峨眉國中。
國教院 (2015) 。 十二年國教總綱。 臺灣: 教育部。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2008)。課程綱要。臺灣:國民教育社群網。
騰邑文化編輯部 (2013)。 臺灣教育世紀回顧 – 民國時期。臺灣:零極限。
Bloom, B. S. (1956).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the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al goals, handbook 1: Cognitive domain. New York: David McKay Company, Inc.
Fullan, M. (2001). The new meaning of educational change. (Third ed.). New York and London: Teacher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OECD. (2016). 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Retrieved from http://www.oecd.org/.
Ornstein, A. C., & Hunkins, F. P. (2009). Curriculum foundations, principles, and issues (5 ed.). United States: Pearson.
Wiggins, G. and J. McTighe (2011). The Understanding by Design Guide to Creating High-Quality Units. Alexandria, Virginia USA, ASCD.
TOP